骨科专科护理指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226603 上传时间:2023-10-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专科护理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专科护理指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骨科专科护理指引第一章节骨科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引一、骨科健康教育的护理指引目的:健康教 育在临床护理中开展后,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在术 前、术后及康复锻炼方面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践反应临床护理中患者自我护理 能力的提高使护理人员自身价值得到体现。结论健康教育在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的 护理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术前健康教育护士运用通俗易通的语言帮助患者尽 快熟悉环境,减轻紧张恐惧心理,利用宣传资源宣传骨科疾病知识及自我护理方 法。邀请患者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急诊患者护士应 配合医生抢救并做好术前准备。对意外伤害要给予安慰和照顾。保持稳定的情绪, 积

2、极配合治疗,达到理想的康复目标。(二)术后健康教育1.牵引病人请家属协助 给患者做预防褥疮护理。保护牵引完好。颈椎牵引病人嘱头部不要前屈、后伸、左 右侧屈、旋转,有事用笔写在纸上。喂饭、喂水应从口角一侧缓慢喂入,防止呛 咳、窒息造成生命危险。定期按摩骨隆突及受压部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2.石膏 固定病人搬运、翻身或改变体位时防止折断。保持石膏固定位置。按摩受压部位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现渗血应沿血迹边界划圈,注明时间,观察血量 是否增加。肢端是否有5“P”征。3骨折内固定病人体能活动、完全负重和承载 是造成植入物早期松动、折弯甚至断裂的原因。嘱患者决不能用患肢正常负重或承 载。植入物

3、去除后要充分保护患肢防止再骨折。4、骨折外固定病人外固定针需经 过皮肤肌肉组织,患者有恐惧感。讲解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除恐惧心理。定期 更换敷料。外固定器占有一定空间,暴露患肢要注意保暖。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肌 肉萎缩。5、断肢指再植病人意外中丧失肢(指)体。精神上、肉体上受到伤害还面 临残废。面对残废及再植成功与否的疑问,心理、精神上要给予患者关心、安慰和 照顾。介绍成功经验,增加患者信心。术后室温保持在24?以上。术后一周内用60100度烤灯照射再植肢体,距离33-50cm,局部保温以促进血液循环。(三)康 复锻炼骨折早期:骨折上、下关节不活动,其他肌肉、关节均需锻炼。促进患肢血 液循环,

4、减轻肿胀,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骨折中期:患肢肿胀、疼痛消退, 骨折端已纤维连接逐渐形成骨痂,患肢上、下关节可以活动,避免继发骨折。骨折 后期:加强患肢关节主动活动锻炼。促进恢复正常活动范围,骨折后行走活动时:患 者不能用伤肢负重。采用“三点步态”防止骨折处再损害。二、预防足下垂护理指 引概述:足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能力的高低。1、护理目标预防或 减轻足下垂的发生2、护理措施1)能够准确评估发生足下垂高风险患者:截瘫、腓 总神经损伤、牵引、下肢石膏固定患者。2)截瘫、腓总神经损伤、足部不能背伸的 病人卧床休息保持足背伸900中立位,在足部放置一个软枕,避免足跟悬空。3) 教会病人

5、及家属正确使用抗足下垂的辅助用具。4)指导、督促牵引、下肢石膏固定 患者主动踝泵运动,每日4次,每次5-10分钟。5)指导截瘫、腓总神经损伤、 足部不能背伸的病人被动做从足踝关节到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每日4次, 每次15-20分钟。6)及时准确的记录护理过程3、护理评价能有效预防或减轻足 下垂的出现。三、正确摆放骨科病人肢体体位护理指引概述:骨科病人的体位摆放 是否恰当关系到病人的治疗效果、舒适、康复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不可忽视的重 要意义。1、护理目标1)骨科病人的体位摆放必须符合病人病情需要,利于骨病康 复。2)病人感觉舒适,骨突处有合适衬垫,避免局部压疮发生。避免或减少关节僵 硬及肌

6、肉萎缩。2、护理措施1)外固定病人肢体建议功能位摆放:肩关节保持外展 45度,前屈30度,内旋15度,肘关节保持屈曲90度;腕关节保持20-30度;尺倾5-10度;髋关节保持前屈 15-20度,外展10-20度,外旋5-10度;膝关节保持屈曲5-15度;踝关节保持 背屈90度2)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或骨折未行外固定的病人摆放的体位建议取休 息位:上肢-曲肩90度,屈肘90度,前臂旋前30度;下肢-曲髋屈膝15-20 度。髋外展15度。目的是使韧带及肌肉处于放松状态。3)颈椎骨折:屈曲型颈部 后仰过伸位,伸直型保持颈部中立位避免肩关节外展大于90度。4)胸腰椎骨折: 保持躯干成一直线,避免屈髋大于

7、90度。5)锁骨骨折:患者取卧位时,注意使用 薄枕或不使用枕头,保持肩部的后伸外展,避免骨折移位。患者取坐位或站位时, 使用颈腕悬吊带固定,避免患侧负重。6)肱骨外科颈骨折:取平卧时,可适当抬高 30-45度,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在患肢侧垫一软枕,避免肢体前屈或后伸。7)肱 骨干骨折:注意保持患肢的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掌心贴腹放置。8)肱骨髁上 骨折:伸直型骨折病人,患肢屈肘90度,颈腕吊带固定于胸前;针对屈曲型骨折病 人,患肢屈肘40-60度,吊带悬吊于胸前。患者取卧位时,患者下垫软枕,注意 保持患者的屈曲位置。9)肘部骨折:平卧位时,患肢垫软枕,使患肢略抬高,帮助 静脉回流,利于肿胀消

8、退。离床时,用吊带或三角带悬吊上肢于胸前。肱骨外髁骨 折应保持屈肘90度,前臂旋后位(掌心向上);肱骨内上髁骨折和髁间骨折等应保 持屈肘90度,前臂中立位和旋前位(掌心向下)。尺骨鹰嘴和尺骨近端骨折可以固 定在屈肘60-70度,前臂中立位;复杂的挠骨折小头骨折和挠骨小头移植可固定在 屈肘120度,以稳定挠骨头。11)挠尺干骨折:在排除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前提下, 卧位时应抬高患肢,可在患肢下垫软枕,或使用床边悬吊带,促进静脉回流,利于 水肿消退。站立回坐位时,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旋转中立位,悬吊带或三角巾 固定于胸前。12 )挠骨远端骨折:患者卧位时抬高患肢,使用软枕垫高或吊带抬高上 肢,利于静

9、脉回流,促进肿胀的消退。站立回坐位时,使用吊带将上臂悬吊于胸 前。3、效果评价1)病人肢体体位摆放符合病情需要,病人感觉舒适。2)病人无因 为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压疮。3)能预防或减轻关节畸形、肌肉挛缩、关节僵硬等并 发症。四、下肢骨牵引病人护理指引概念骨牵引法用不锈钢针穿入骨骼,通过牵引 钢针直接牵引到骨骼,下肢牵引的穿刺部位胫骨结节、骨股髁上、跟骨目标病人骨 骼牵引有效、安全、减轻疼痛,能保持最佳功能位护理指引1、向病人解释牵引的 目的及配合护理的注意事项2、保持有效牵引?确保整个牵引系统完整,下肢牵引 抬高床尾,以保持有效反牵引力?确保正确有效牵引重量,避免秤砣接触地面几随 意加减重量?确

10、保牵引绳结游离滑轮?病人足板不能接触床尾?保持牵引两边平衡?保 持持续牵引,不能随意中断3、牵引体位护理病人平卧或侧卧保持患肢与躯干成一 直线,患肢保持中立位严禁旋转4、牵引针眼护理?观察针眼情况:有无红、肿、 热、痛,渗液等异常情况?推荐用生理盐水去除针眼分泌物和焦痂?建议每天用碘伏 消毒针眼伤口后用盐水脱碘后敷予无菌纱块?保持牵引架清洁,建议每天用酒精纱 抹试?发现针眼异常分泌物报告医生,并送标本培养5、牵引专科观察?患肢末梢皮 温、颜色、感觉活动是否正常?肢体动脉搏动情况、肿胀情况,毛细血管充盈情况? 肢体与牵引排列是否成一直线?病人主诉:疼痛、麻木、肿胀感?观察有无足下垂等 腓总神经受

11、压的症状产生?需报告医生异常情况:疼痛增加、针眼渗液渗血足下垂、 严重肿胀等牵引皮肤护理?每天检查针眼周围皮肤有无拉紧,检查皮肤有无受压、 发红,檫损?防止受压,每隔4小时协助转换体位一次,高危人群每2小时翻身 一次?加强足跟皮肤护理,建议悬空足跟?冬季,牵引患肢可用开口棉腿套保暖,避 免感冒与腹泻?避免压力局部包括:腓骨外侧腓神经、足背、足跟、骶尾骨7、牵 引病人功能锻炼?鼓励病人深呼吸练习?鼓励双手握床吊架做引体向上练习及抬臀练 习?鼓励做踝泵运动?鼓励做双下肢骨四头肌舒缩锻炼?观察并发症的症状及给予合 适的有效指导五、皮肤牵引的护理指引概念:凡牵引力通过对皮肤的牵拉而使用力 量最终到达患

12、处,并使其复位,固定和休息的技术称皮肤牵引,由于皮肤本身所能 够承受的力量有限,且胶布对皮肤有刺激和粘着不持久,所以临床适应范围有一定 的局限性。(一)适应证与禁忌证1、适应证:骨折需要持续牵引疗法,但又不需要 强力牵引或不适于骨骼牵引,布牵引的病例,如小儿股骨干骨折、老年股骨粗隆间 骨折等。2、禁忌证:2.1皮肤对胶布有过敏史;2.2皮肤有损伤或炎症者;2.3肢体 血循环障碍者;2.4骨折严重错位,需要重力牵引者。(三)牵引前准备准备好所需 用的牵引架及附属装置,宽胶布,绷带,扩张板,安息午酸酊,纱布或棉纸,牵引 绳,以及作好患者皮肤准备。(四)牵引方法1、按肢体粗细、长短,将胶布剪成相 应

13、的宽度和长度。2、将扩张板粘于胶布中央偏内侧23CM,中央钻孔,穿入牵引 绳,于板之内侧面打结。3、胶布两端撕成叉状,其长度为一侧胶布全长的 1/31/2.4、骨突处放置纱布,患肢贴上胶布,外侧胶布较长,扩张板处于水平位 置,距足底约两横指。5、有绷带缠绕,将胶布平整地固定于肢体上。6、将肢体置 于牵引架上。7、窝及跟腱处应衬棉垫,切勿悬空。8、牵引重量依年龄、病情而 空,一般不超过5kg.五注意事项及时注意牵引重量是否合适,有无皮炎发生,胶 布和绷带是否脱落,患肢血运,足趾(指)活动情况等。六、石膏固定术护理指引护 理目标病人石膏固定合适安全,保持最佳的解剖位置护理措施1、向病人解释石膏 固

14、定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2、打石膏前评估病人患处情况3、视需要酌情剃毛 或清洁皮肤,脱去不必要的覆盖物4、局部有伤口的,打石膏前给予合适伤口换药 5、做好病人健康教育?向病人解释石膏干前会产热?指导病人石膏不要负重,不要 按压石膏,以免石膏变形或断裂?根据病情抬高患肢至心脏水平或高于心脏水平?根 据病情指导手指/足趾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皮肤破损、 局部感染、石膏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肌肉萎缩)?向病人提供健康小册子6、 按需要或常规观察?患者皮肤和神经血管情况?石膏松紧是否适宜,是否保持完整? 患肢功能状态?病人舒适度7、观察有无并发症症状和体征,给予合适有效的指导

15、七、外固定架护理指引(一)术前准备1、心理护理:外固定支架是骨科常用的骨折 固定技术,护士应积极宣传外固定支架的优越性,消除病人恐惧心理。2、备齐各 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片等。3、手术野皮肤准备骨折部位上、下超过两个关节,并以上,下运侧延伸1020CM 为备皮范围。4、手术前做血型测定,必要时备血,按医嘱完成常元曲药物的皮肤 敏感试验,全身清洁,手术前禁食12小时。5、过床时妥善固定患肢,防止加重 损伤。6、按医嘱给术前用药。(二)术后护理1、按臂从或硬膜外麻醉常规护理。2、卧位:上肢骨折术后,用薄沈垫高患肢30度。下肢骨折术后将薄薄枕垫于胭窝 及小

16、腿处,使膝关节屈曲2030度,以俳馨秃途猜鲅夯亓鳎跚嶂渍汀:喜?苓鹏嘶蚬 桥棠哐拐骰贾乱说娓撸悦饧又、?馒毖?渍汀?邓馈?、预防钉孔感染:(1)钉孔处每 日用75乙醉点滴2次,直至拔除。(2)术后两周内每天以安尔碘和0.9)、生理 盐水清洗钉孔后无菌下敷料包扎12次,如局部渗出、结闸,形成一个保护屈,可不必去除。术后两周后,如钉孔处干洁,无感染症状以暴露为主。4、功能 锻炼:(1)肌肉锻炼:术后当日即可做肌肉的静力收缩或舒张,每日23次,每次 1530分钟。(2)关节锻炼:上肢骨折以肩关节和肘关节为重点。肩关节以外展、上 举、旋转为主,肘关节以屈、伸、旋转为为主,术后23D开始锻炼,下肢骨折主 要锻炼膝关节屈曲80度,踝关节锻炼屈曲90度。(三)健康指导1、嘱病人保持 钉孔周围皮肤干燥,每日用75酒精滴2次,隔日更换敷料一次2、每日坚持功能 锻炼。3、定期门诊复查。4、发现钉孔脓性分泌物较多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处 理。八、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指引概述: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深静脉 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护理目标1)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