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22532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语文语文模拟题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模拟题6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分) 1 先秦时期的语录体的散文集是(A ) A、论语 B、庄子 C、左传 D、战国策2国殇选自( B)A、九章 B、九歌C、天问D、招魂3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B )A、欧阳修B、韩愈 C、柳宗元 D、苏轼4兵车行是一首(C ) A、律诗 B、绝句 C、新题乐府诗 D、四言诗5在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作者借种树以喻居官所采用的方法是(B ) A、比喻 B、类比 C、对比 D、比拟6报刘一丈书的作者是(B ) A、侯方域 B、宗臣 C、王安石 D、司马光7风波选自(A ) A、呐喊 B、彷徨 C、朝花夕拾 D、坟8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文学社团 文学研究会的

2、发起人是(D ) A、鲁迅、茅盾、叶圣陶 B、茅盾、冰心、朱自清 C、鲁迅、老舍、曹禺 D、茅盾、叶圣陶、郑振铎二、多选题(每题1分,共6分)1上邪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ABC)A、直抒胸臆 B、构思奇特C、大胆夸张 D、含蓄委婉 E、化用典故2下列诗人中,诗风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诗人有(ABC )A、屈原B、李白 C、岑参D、杜甫E、陶渊明3下列作家常被后人并称的有( ABCE)A、老子 庄子 B、韩愈 柳宗元C、李白 杜甫D、王安石 苏轼E、元稹 白居易4李清照声声慢中的黄花具有以下意义的有(ABCDE )A、实写菊花 B、以花自喻 C、寄托身世之感D、象征自己晚年的孤苦无依E、抒发盛衰之感5

3、王实甫长亭送别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有( ABDE)A、对偶B、比喻C、重复D、排比E、叠字6下列作品属鲁迅所写的小说有(ACD )A、狂人日记B、灯下漫笔 C、祝福 D、伤逝E、纪念刘和珍君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 1杜甫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 烟柳断肠处 。4叙述的主要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 平叙等几种。四、词语解释(每小题1分,共10分) 1既来之,则安之。来:通徕,招徕,归顺。2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3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度:估计4石崇与

4、王恺争豪。争豪:比赛富有5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驳斥,抨击6矢著其上砖半箭。著:射进、射入。7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废卷:放下画卷8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消:经受9华林部过马伶曰:子,天下之善技也。过: 往访10因为宇宙大化,刻刻流转。宇宙大化:即大自然,客观世界。五、翻译题(每句1分,共5分)1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呢?2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A、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B、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A、难道是因为得天下困难、失天下容易的缘故吗?B、还是认真推究

5、他成败的原委,其实都是由于人为的呢?3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A、使木寿且孳也: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解答:A、使树木活得时间长而且生长茂盛。B、能够顺着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的本性获得充分发展罢了。六、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2题每题2分,3-4题每题1分,共6分)1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哪两个字运用了双关语?其含义是什么?解答:一个字是丝,既是春蚕吐丝之丝 ,又是相思之思,表白诗人相思之情如春蚕吐丝绵绵不尽。另一个字是泪,明是蜡泪,暗指情人泪,表明爱情之深如蜡炬燃尽,奉献一切。2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在叙事时采用了虚实两条线索,其实线是什么?虚

6、线又是什么?解答:实线:德拉卖掉一头美发为丈夫买表链的过程。虚线:杰姆卖掉金表为妻子买发梳的过程。3李斯的谏逐客书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解答:驱逐客卿是错误的4宗臣的报刘一丈书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解答:本文揭露了明朝官场的腐败风气,从权要者、干谒者、看门者和闻者的不同角度,反映了这种腐败,揭示出所谓上下相孚的真相。 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1-3题每题5分,4题6分,共21分)1阅读孟轲寡人之于国也文中的一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

7、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回答:A、这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B、孟子提出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是什么?C、本段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A、阐述了孟子王道思想的根本措施,充分体现了他的王道思想。B、根本措施有四条:划分宅基,发展家畜,分配田地,加强教育。C、排比。2阅读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文中的一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8、请回答:A、作者反驳司马光责难的立论原则是什么?B、这段议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C、司马光对新法的责难有哪些?解答:A、立论原则:名实必须相符。B、批驳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的种种诬蔑。C、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天下怨谤。3阅读朱自清背影文中的一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

9、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请回答:A、这里刻画父亲形象用的是什么样的描述方法?B、这里什么地方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C、描写父亲过铁道时,作者用了一系列动词描写有什么好处?解答:A、白描手法。B、写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流泪,又赶紧去搀他,这用的是侧面烘托手法,用儿子的被感动来烘托父亲爱子的深挚感情。C、这些词语准确、生动、富有动态感,将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艰难动作如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4阅读白居易杜陵叟的前一部分: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典桑

10、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请回答:A、这首诗先写灾情的严重程度作铺垫,然后转入揭露和控诉,这样写对表现伤农夫之困的创作主旨有什么作用?B、本诗在叙述角度上有何转化,其作用如何?C、从本段可以看出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解答:A、其作用有三点:一是用灾情严重的程度来铺垫,下文官吏急征暴敛的行径更让人无法容忍,把作者痛感暴虐统治之弊甚于天灾的批判态度突出出来;二是揭露官吏们盘剥农民的目的是为了求考课,从而把农夫之困的原因深化;三是以此突出农民切盼的皇帝免租福音只是一纸空文,百姓既要承受生活的痛苦,还要感恩戴德,加深了悲剧意味。B、诗的前面是第三人称叙述,到剥我身上帛四句,转为杜陵叟第一人称直接控诉。其作用是情感强烈,表达了对官吏的无比憎恨,加强了批判力度。C、通俗易懂,如诉家常,感染力强。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