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225305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6.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7.1模型(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一、模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是学生学习了设计的一般方法后,从头脑的思维加工阶段发展 到动手实际成模型阶段.根据设计需要,有针对性地制作模型,以便对 产品进行试验,检验设计的产品是否达到最初的设计要求本节重点 不是模型的制作,而是认识制作模型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到模型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具有制作模型的能力,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初步 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需要制作模型和模型试验,本节是设计过程 中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设计的一种方法.学生初步具备了一些日常 生活经验,如接触过车模和船模等,这些经验是本节

2、认识模型的功 能和在设计过程在各阶段作用的必备基础。(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什么是模型和原型。2. 能列举生活中模型或原型的实例。3. 知道模型或原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 有不同的作用。(二)过程与方法:经过案例分析、讨论、制作等过程,认识模型的功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感受到学习设计的乐趣,体会模型制作在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四)教学重点和难点模型的功能及其在产品设计中的作用(五)教学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与讨论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设计基础, 体会模型的功能,和对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在教学目的.(六)教学准备

3、1教学器材:车模、船模、学生的产品,其他模型图片,榨汁机的 模型或图片。2教学场地:多媒体教室,产品展示台(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车模、船模和便携式板凳,提出问题:我们在设计的 产品,在设计过程中或批量生产前制作出实物来,这就是模型或原 型。(二)讲授新1。模型及其功能教学投影:什么是模型?什么是原型?详见教材P138思考:你接触过哪些模型?哪些是原型?(学生思考后,老师记录下学生所提出的模型案例,将其写在黑板上, 并对所提到的案例按模型和原型进行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模型 和原型的内涵。)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案例分析:投影:“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学生分析讨

4、论:(1)“神舟三号”飞船中的模拟人有什么特征?(2)为什么要进行模拟人试验?交流讨论结果投影:鸟巢模型、神舟飞船模型、浑天仪模型思考: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意义何在?学生阅读P139,了解在设计过程中模型的两个功能。案例分析:投影:“大东方号”事例说明了什么?小组讨论:导致“大东方号”首航失败的原因,之后交流体会.学生总结:(1)模型使设计具体化。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2)模型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2.模型在不同阶段的作用提出问题:如果让你设计榨汁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你会考虑制作什么模型?老师记录学生要设计的模型(1)投影:草模讨论:产品造型设计的初期阶段,草模有什么作用?(2)

5、投影:概念模型讨论:设计构思初步完成之后,概念模型有什么作用?(3) 投影:结构模型:讨论:在研究产品造型与结构关系时,结构模型有什么作用?(4) 投影:功能模型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讨论:在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时,功能模型有什么作用?(5)投影:展示模型讨论:作为样品,展示模型有什么作用?(6)综合讨论学生在前面提出的各种模型,它们在产品设计的哪一 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大概是属于哪一种模型.(三)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清楚地知道了模型的功 能及其不同阶段模型在设计中的作用。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关注 模型、利用模型.(四)作业及评价制作P141模型,写出制作此模型的功能,在产品设计中所起到的作 用?对制作的模型和所写的功能进行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