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222530 上传时间:2023-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1. 方案设计1.1掌握建筑物的体形特征:如建筑物高度、层数、体形系数、有无大空间、有 无明显的内区等;1.2 了解建筑物的用途、使用特点、各种功能的使用时间段及建设地区的能源种 类;1.3分析建筑物的负荷特点、根据业主对建设标准的定位与现行国家规范,制定 相应的暖通空调方案。包括采暖空调方式、空气处理方法、系统划分、冷热 源的类型选择与主机台数的估算。2. 初步设计2.1当建筑方案或建筑(部分或整体)用途与方案有较大出入时,须重新进行上 述分析,并修订相关部分的暖通空调方案。2.2复核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使之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2.3空调设计2.3.1确定空调

2、设计参数:室内冬夏季温度,湿度,新风量,人员密度,噪声标 准等;2.3.2计算空调负荷,确定空调方式,按区域绘制焓湿图,计算各末端设备的技 术参数等;2.3.3确定冷热源参数,空调水系统形式和控制要求;2.3.4初选空调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2.3.5注意控制:水系统设置及冷热源的选择是否合理;内区及过渡季的空调设 计原则及空气处理过程是否正确;AHU及PAU的过滤器的选型;消声隔振 措施是否正确;自控设置是否合理;节能措施是否到位;机房与管井的设置 是否合理,有无遗漏等。2.4采暖设计2.4.1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2.4.2计算采暖负荷;2.4.3确定采暖热媒及其设计参数,系统形式及调节

3、与计量方法;2.4.4计算确定换热设备及末端设备的技术参数;2.4.5初选采暖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要特别注意各类散热器的承压能力;2.4.6注意控制:负荷计算的正确性;比摩阻的选择是否恰当;系统划分及散热 器的选型是否合理。2.5通风设计2.5.1制定通风方案;2.5.2确定房间换气次数、计算风量,或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消除房间余热所需 风量;通过风量平衡计算确定维持房间正(或负)压所需送、排风量,同时 拟定通风设备的控制要求等;2.5.3初选通风设备及管材;2.5.4注意控制:进、排风口位置;风量平衡及不同房间空气压差的确定,净化 与无菌房间的气流流向是否正确;消声措施;废气排放是否符合当

4、地环保要 求;事故排风系统的设置是否准确。2.6防、排烟设计2.6.1根据相关部分的建筑设计资料制定防、排烟方案,确定采用自然还是机械 防、排烟方式;2.6.2确定需设置自然或机械防、排烟系统的区域,合理划分系统,计算各系统 风量,并确定其控制要求;2.6.3初选防、排烟设备包括特需的阀件与风口;2.6.4注意控制: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风量计算、压差的设定是否正确 与可靠;各类防火阀的使用是否正确;补风系统的风量、风口设置是否正确; 建筑竖井是否单独设置;排烟及正压(屋面除外)是否设置了专用机房等。3.施工图设计3.1当建筑方案或建筑(部分或整体)用途与初步设计有较大出入时,须重新进 行

5、分析,并修订相关部分的暖通空调方案。3.2空调设计3.2.1确定空调设计参数:室内冬夏季温度,湿度,新风量,用电量及设备发热量,人员密度,噪声标准等;3.2.2计算空调负荷,按系统绘制焓湿图,确定各末端设备的技术参数,合理选 择并布置送、回、排风口;3.2.3确定冷热源参数、空调水系统形式与系统划分,拟定各种工况下的控制参 数及控制的开关点与模拟点的数量,在设计规定的时间内向强电提供设备联 锁要求,在BAS招标前提供各系统控制原理图;3.2.4选择空调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3.2.5注意控制:内区及过渡季的设计,各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及室内气流组织设 计是否正确;消声隔振隔声措施是否完善;空调设

6、备选型参数的正确性、完 整性;设备基础及其就位预留通道和安装预留孔、管道穿楼板、屋顶、剪力 墙的留洞与埋件、管道固定支架(大管径水管的结构配合)等资料是否完整 与正确;机房排水设施、系统水处理是否正确,有无遗漏;原理图是否正确 并与平剖面是否一致,水管管径的标注、管道固定支架与补偿器有无遗漏; 过变形缝处软管的设置与保护措施是否得当;主要设备表是否符合院定格式 等。3.3采暖设计3.3.1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3.3.2计算采暖负荷,须控制K值与各项附加热损失的计算;3.3.3确定采暖热媒及其设计参数,确定系统形式和系统调节与计量装置的设置;3.3.4确定采暖设备及末端设备的技术参数;3.3.

7、5选择采暖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须控制散热器的承压与系统工作压力 的设定、散热器安装位置及其室温调节;系统防腐措施;3.3.6注意控制循环水泵、换热器的计算选型;管道固定支架及补偿器的设置位 置、管道过变形缝的处理;幼托防烫、楼梯防冻;管内流速与系统放气;换 热站与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3.4通风设计3.4.1分区制定通风方案。须控制配合空调系统全新风工况的设置情况,内区房 间的通风降温措施,气流组织;3.4.2确定设计参数,换气次数,计算风量,确定各种工况下通风系统的控制参数及系统开关点、模拟点的数量;设计中向强电提供通风设备联锁要求,在BAS招标前提供各系统控制原理图;3.4.3选择通风设

8、备,对必须在吊顶中设置的风机是否加消声箱、是否按要求选 用防爆防腐风机;3.4.4注意控制进、排风口位置,风量平衡及不同房间空气压差的确定,消声隔 振隔声措施,厨房除油,污水处理空气的除臭及排放方法,事故通风设备的 电气资料及设置,通风系统中的止回阀、防火阀的设置是否正确。3.5防、排烟设计3.5.1修定防、排烟设计方案;3.5.2确定需设置自然或机械防、排烟系统的区域,合理划分系统,计算风量, 向强电提供风机、防火阀、风口的联锁要求,并在消防控制招标前提供各系 统控制原理图及相关控制参数;3.5.3选择防、排烟设备,包括特需的阀件与风口;3.5.4注意控制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风量计算、

9、泄压及恒压装置的设置、 各类防火阀的使用,不可漏缺。空调通风系统力求不跨防火分区;同时须控 制防、排烟系统跨越防火分区设置时风管的耐火等级与防火阀设置;建筑排 烟竖井的设置及其井壁耐火等级的设置;正压送风与排烟口的距离与高低位 置;排烟风口与排烟补风口的设置是否规范;超高层须特别注意避难层兼设 备层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消防要求;加压系统的留洞与埋件的提资等。四、暖通设计系统形式1. 风系统形式定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低温送风系统、地板送风系统、座椅送风系统、 置换通风系统、分层空调系统、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通风系统2. 水系统形式一次泵系统、二次泵系统、大温差系统、变频变流量水系统、分区水系统、 四管制系统3. 冷热源系统形式水冷式机组、风冷式机组、直燃型吸收式机组、蒸汽型吸收式机组、电动机组与吸收式机组混合配置、水蓄冷系统、冰蓄冷系统、VRV系统等直接蒸发式 系统、地源热泵系统、水环热泵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