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讯稿范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216879 上传时间:2024-02-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通讯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企业通讯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企业通讯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企业通讯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企业通讯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通讯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通讯稿范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通讯稿范文 “卧龙”何以腾飞化工部第二胶片厂 成功之路探秘本报记者 夏桂廉 通讯员 恭永梅“伏牛”出山,“卧龙”腾飞。70年代建在河南省伏牛山深处的化工部第二胶片厂,今天神奇般屹立在南阳市的卧龙岗下,成为中国印刷感光器材生产的基地、河南省利税百强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她们越战越强的秘诀是什么?企业要有一个精神记者在这个厂采访时,干部职员介绍了她们怎样适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怎样狠抓产品质量促销售;怎样狠抓科技进步但更令人振奋的是,职员们高昂的精神面貌和她们经常提到的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团结进取。70年代早期,二胶厂的建设者们开进了伏牛山。她们住的是简易房,吃的是红薯面窝头,在

2、人迹罕至的深山,万名建设者忍着冬天的奇冷,冒着夏天的酷热,硬是在4年中建起了一座座现代化厂房。二胶厂的很多职员经历了那段日月,创业的艰苦磨炼了她们,艰苦奋斗、努力进取的企业精神也像刀刻石雕般印在了这一代建设者的心中。进入80年代,电影胶片市场趋于饱和。二胶厂的领导们审时度势,决定转产工业用印刷胶片。新的生产线怎样建起来,是完全靠国家贷款引进国外设备,还是关键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技术改造?二胶厂选择了后一条路。几年来,她们对关键设备拉幅机前后进行了4次大的改造,使其能生产0175毫米厚的涤纶薄膜,填补了中国空白。对涂面机进行了多项改造,实现了微机控制、双机计量等,使生产的车速由18米分提升到28米分

3、,控制精度由百分之一提升到千分之零点五。对国外的优异设备二胶厂并不排斥,适于厂情的或技术改造中的关键设备也要买。她们分别从美英日引进了三条生产线和关键设备,这么技术改造的结果,产品质量上去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同时还锻炼出一批技术过硬能打硬仗的队伍。1991年,该厂被列为三线企机关“八五”调整计划方案之中,开始了由山谷到南阳的搬迁工作,除山区暂设分厂外,关键生产机构全部搬出。在搬迁中,该厂只用了6000万元,还比原计划的40天提前了5天。拉幅机搬迁后一次试车成功,工大家精细地拆装,忘我地工作,为国家节省了大量资金,被国务院三线办评为搬迁的经典。转入市场经济后,很多工厂的供销人员成了先富起来的人。

4、然而二胶厂的供销企业仍然有一支不计名利、朴实能干的队伍。企业经理是个血气方刚的中年汉子,在二胶厂已工作20多年。她很为她的同事自豪。她说:“我们这80多人终年奔波在祖国各地,只要一说有任务,买张车票就走,出门在外吃住全不讲究,小旅店、小饭馆即可。当然,看到有的单位供销人员拿高奖金,花钱大手大脚,我们也有想法,但我们这支队伍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一直没有丢。”在二胶厂,一线工人勤恳耐劳,她们很为自己的工厂自豪。迁入南阳后电源不足,对生产有影响,今年春节,工厂决定避开用电高峰照常上班,大家没有怨言,高愉快兴完成了任务。企业精神从何而来二胶厂的成功,和职员们的精神面貌有关键关系,她们的企业精神从何而来?

5、二胶厂的多数职员全部有一段在艰苦环境下创业的历史,她们对工厂有很深的感情,这是很关键的一条。但从干部职员的谈话中,她们十分信赖自己的企业领导,对她们充满信心,也是一条关键原因。以“全国优异化工企业领导人”李相权为带头人的领导班子,在工厂中深孚众望。李相权专业知识功底扎实,从企业基层干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二胶厂一起成长,又决定了她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干大事业的气魄。在二胶厂参观,厂房是新的,高水平的设备让行家们眼热,但厂领导的办公室则很通常,她们只是借用了厂科研楼的两层。为工人和科研人员创造最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自己则决不讲排场。春节,工大家加班,李相权和其它领导大年初一的早晨也来到

6、车间,和大家一起工作。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企业领导人正确的决议是十分关键的。李相权对行业情况、发展趋势、竞争对手的情况全部了解甚深,所以有很强的市场驾驭能力。二胶厂的产品转向、技术改造、狠抓质量、开拓市场全部渗透着她和领导班子的心血。一个能率领职员沿着正确的航向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拼搏的厂长,自然会得到群众的信赖。当职员看到企业美好前景,个人生活不停得到改善时谁还会不努力工作呢?(4)概貌通讯概貌通讯又称风貌通讯。它是以反应社会生活、风土人情、自然风光和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为主的报道。尤其是改革、开放、搞活所带来的改变,又为这类通讯增加了新的内容。概貌通讯和事件通讯不一样,它不是围绕一

7、个人物或一个中心事件来写,也不要求写一件事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而是围绕专题集中各方面的风貌和特色。在表示方法上,往往利用点上具体事例来叙述和描写一个地域、一条战线、一个单位、一个点、一个方面的风貌改变,展现时代的步伐和人的思想境界的改变。通常采取“巡礼”、“纪行”、“散记”、“侧记”等形式,向读者介绍。实例“太旧精神”耀三晋杜五安山西,曾被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称作“表里山河”,它内凹外凸,四面被群山环抱,自古多以栈隘和域外相通。“八五”期间,国家关键建设项目、全封闭、全立交的太旧高速公路的兴趣,不但揭开了山西公路建设乃至山西经济建设史上的崭新一页,同时,工程建设者们在实践中,也为世人创造了一笔宝

8、贵的精神财富“太旧精神”。新春佳节前夕,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人民政府做出决定,在全省干部、群众当中,开展学习“太旧精神”活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无私奉献”。中共山西省委总结的“太旧精神”,表现出改革开放的90年代山西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反应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辉煌业绩。知难而上太旧高速公路西起太原,东止晋冀交界处的旧关,全程144公里。路虽不算长,但沿线地貌改变大,地质情况复杂,80的路段全部蜿蜒在太行山的崇山峻岭之中,为施工增加了极大的难度。工期短,要求高,投资少,速度快,质量上必须创全国一流水平。面对这么的条件,这么的要求,络绎不绝的外国投资者们虽屡经辗转、考察、概

9、算,但最终全部一个个地退缩了。她们啃不下这硬骨头,也不敢冒这天大的风险!怎么办?靠我们自己干!山西省委、省政府下了这决心,全省人民下了这决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修建太旧高速公路,不仅是一项关键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工程1993年5月动工。高速公路建设早期,碰到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还是优柔寡断、知难而退?在这重大抉择关头,胡富国同志率领省“五大班子”的领导赴太旧路现场办公,调查研究,统一了思想,坚定了自力更生、咬紧牙关、勒紧裤带、知难而进的决心。全省人民心系“太旧”,以不一样的方法大力支持太旧路的建设,踊跃捐资捐物,在很短的时间里捐资达

10、23亿元,缓解了资金困难。公路沿线群众识大致,顾大局,像革命战争年代支前一样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她们拆新房、迁祖坟、砍果园、献良田,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顾全大局征地拆迁,常常是施工前的一大难题。但太旧路工程却是一个例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隶属于3地(市)10个乡(镇)的18个村庄的成千上万个拆迁户,便拆迁完成。她们就像战争年代支援前线那样全力以赴地支援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只要筑路需要,她们拆新房不犹豫,迁祖坟不忌讳,献良田不心痛,砍果树不留恋。她们说:“太旧高速公路是咱省的经济大命脉,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小复兴服从大复兴,舍小家为大家嘛!”太旧路工程共征地139万亩,拆迁房屋1058户,

11、总面积108万平方米,砍掉果树12万株,迁坟4240座。拆迁户们谁也不现难色,谁也没有怨言,谁也不计得失,表现出了识大致、顾大局的高尚精神!无私奉献太旧路工地,就像一座大熔炉,任何人,只要一投入这太旧路工地,其灵魂就会得到铸冶,其精神就会得到升华,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会得到深刻而巨大的改变和飞跃。讲政治、讲志气、讲拚搏、讲奉献,已经成为太旧人民心中的火炬和追求的目标。工地上,时时全部有捷报频传,时时全部有感人的事迹出现。施工项目责任人庞成,为了抢时间浇筑桥桩,竟冒着大雪在工地上坚守了三天两夜。高级工程师高德生除完成监理任务外,还分外为一项设计修改图纸,节约工程费用100余万元。为了给太旧

12、高速公路作奉献,长久病体的司机开起了砼灌车,新婚燕尔的夫妇把家安在工地的窝棚里,患病的操作手一边输液一边坚持施工,已经退休的老工程师重新走上了施工第一线。即使在病榻上立即离他人世之际,她还要给工程指挥部写信表述自己的心迹:建设好太旧高速公路是我的最大心愿,不过不能自始至终地参加太旧高速公路建设又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在太旧路建设中,副总指挥刘俊谦被省委树为全省领导干部的标兵,8位党员受到省委组织部的表彰,8支突击队被评为“三项建设”优异青年突击队,100名优异干部、工人被火速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很多奋战在第一线的干部被提拔。“太旧精神”正在三晋大地发扬光大。(5)小小说(小通讯)反应现实生活中

13、的一个片断,通常表现一人一事,线索单一而有小说情节,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不能写得人物繁多,场面太大,枝节横生,不然就失去“小”的特点。实例温馨留蓝天 爱心在人间陈太菊家人向西南航 空企业致谢陈 波3月22日下午,因丢失一年血汗钱受到西航乘务员帮助的打工妹陈太菊的两位姐姐陈太凤和陈太翠,从广汉市专程赶到成全部双流机场,亲手将书有“温馨留蓝天,爱心在人间”的一面锦旗赠予给西航总经理王如岑,以表示全家人的真挚谢意。去年12月30日,在广东中山一童装厂打工一年的陈太菊从珠海机场乘机到成全部,过安检时忙乱中不填将12900元血汗钱丢失了。当她痛不欲生之际,西航乘务员带头为其捐款,从而感动了全机123位旅

14、客纷纷为其解囊相助。当晚23点过,同机旅客古和强、张其君夫妇在回家整理行李时意外发觉了陈太菊的钱盒,于是连夜驱车冒着浓雾赶到双流机场,将钱盒交给西航乘务部值班领导。元月一日,西航派人到广汉寻求到陈太菊后立刻归还了钱盒。陈太菊得到失款后,感动不已,当场将在飞机上所得的6000元捐款委托给西航的同志,请转捐给“期望工程”。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接到这笔捐款后,打破常规,速将该款划拨给朱德同志的故乡仪陇县,从而使15名失学儿童得助重返校园。“这一串串感人的真实小说,就像是导演编的,简直令人不敢相信,然而它却实实在在发生在我们自家人的身上”。陈太凤噙着泪水,满怀感慨地握着王如岑的手说:“你们培养了这么好的乘务员,我们全家人永远全部会感激”。作为全国人大代表,3天前才从北京开完人大会议归来的王如岑托着锦旗说:“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共同的大事,刚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把它放在了很关键的位置。陈太菊把款转捐给期望工程的举动,做得很好,它对我们继续抓好安全服务工作,也是一个激励。”据悉,陈太菊已于3月13日重返广东求职打工去了陈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