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216092 上传时间:2022-08-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二章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2)(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1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概念和意义保持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 ty)是一个国际性备受重视的问题。由于生态平 衡的破坏,大量物种正在逐渐丧失或毁灭。人工选择及良种的推广,品种构成逐渐 单一化,致使许多潜在有益的珍贵种质资源被丢失,而种质资源是植物育种工作的 基础,因此,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有原生境保存(in situ conserva tion)和非原生境 保存(ex situ conservation),后者包括移地保存(种质圃或植物园保存)、种质库 (种子)保存、离体(试管)保存等。原生境保存和移地保存固然有其

2、明显的重要性, 但要保存大量种质,则需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土地,在实际上很难实施,而且 易受自然灾害、虫害和病害的侵袭,造成植物种质资源的丧失。这两种方式保存的 种质也不利于种质资源的交流。而种子保存又存在以下限制因素:种子生活力随 贮存期的延长会逐渐丧失;无性繁殖的植物(如香蕉)难于采用种子保存;采用 无性繁殖来保持其优良性状的植物(如许多果树),用种子繁殖后代会发生变异; 顽拗型种子(根据干燥对种子生命力的影响可将热带种子分为两大类:即顽拗型种 子与正统型种子。顽拗型种子不能进行干燥处理,在日常温、湿度条件下干燥也会 很快丧失生命力,其种子的含水量通常不能降低到 12以下,否则种子将死亡

3、。 这类种子也不能在低温下贮藏。生长在热带的藤黄科、山榄科、龙脑香科、番荔枝 科、无患子科、马钱科等植物都是这类种子)植物不宜用种子保存或保存难度很 大;易遭自然灾害袭击而丢失。基于上述原因,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利用细胞和组织培养再生植株 的技术,进行了离体保存种质的研究。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germplasm conservation in vitro)是指对离体培养的小植株、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 等材料,采用限制、延缓或停止其生长的处理使之保存,在需要时可重新恢复其生 长,并再生植株的方法。在超低温保存中,也经常直接采用植物茎尖或分生组织、 胚、花粉等材料作为保存材料。离体种

4、质保存有以下优点:所占空间少,节省大 量的人力、物力和土地;便于种质资源的交流利用;需要时,可以用离体培养 方法很快大量繁殖;避免自然灾害引起的种质丢失。当然,离体种质保存也有一 些值得注意的不足之处:对于限制或延缓生长的处理,需定期转移,连续继代培 养;易受微生物污染或发生人为差错;多次继代培养有可能造成遗传性变异及 材料的分化和再生能力的逐渐丧失。70年代以来,人们把冷冻生物学 (cryobiology)和植物离体微繁结合起来,发展了离体种质资源冷冻保存(freezing conservation in vitro)或超低温保存(cryopreservation)的技术。随着离体种质 保存

5、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已经或正在建立离体种质保存库。2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2.1限制生长保存限制生长保存利用限制离体培养物的生长速度来保存种质的方法,是离体种 质保存的一种常用策略。限制离体培养物生长速度的方法很多,如低温、提高渗透 压、加生长延缓剂(或抑制剂)、干燥、降低氧分压、矿物油覆盖等。这些方法的基 本原理类似,即严格控制某种或某几种培养条件,限制培养物(保存材料)的生长, 只允许其以极慢的速度生长。这样,转移继代的间隔时间可延长。但应用这些方法 时必须注意:为了降低培养基水分的蒸发速度,要注意贮存容器的类型和密闭方 式。有较大的变异可能性,必须定期对保存材料进行细胞学、遗传学和

6、生产性状 的鉴定。2.1.1低温保存法低温保存(low tempera ture conserva tion)是限制生长应用最广的方法。一 般是在l9C(一些热带、亚热带植物在1020C)下培养,并经常同时提高培养 基的渗透压。在这种条件下,培养物的生长受到限制,继代培养时间间隔数个月至 1年以上。这对中、短期种质的贮存是非常合适的。一旦要利用这些种质,只要把 培养物转移到常温(正常)下培养,即可迅速恢复生长。2.1.2 高渗透压保存法高渗透压保存法就是通过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达到抑制培养物生长速度的 保存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影响离体培养物的吸收作用而减缓培养物的生长。 一般来说,离体培养

7、物正常生长所使用的培养基蔗糖浓度为2%4%,提高蔗糖 浓度到 10左右,就可达到抑制培养物生长的目的。提高培养基的渗透压还可采用外加甘露醇、山梨醇等惰性物质(不易被培养物 吸收)来提高渗透压,这样可以使其限制离体培养物生长的作用维持更久。一般可 用 2 % 3 %蔗糖加2 % 5 %的甘露醇处理。如在马铃薯外植体的培养基上加入8 %蔗糖或 3%甘露醇,均可降低培养物生长速度,延长继代培养间隔期。但要注意 渗透压太高可能导致培养物死亡。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培养基中琼脂的用量来提 高渗透压。2.1.3 生长抑制剂(或延缓剂)保存法常规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中,通常是附加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以促进外植体

8、生长与发育。但在离体种质资源保存中,则通常采用添加外源生长抑制剂(或延缓 剂)来延缓培养物的生长。最常用的是天然生长抑制剂一ABA,具有抗赤霉素的作 用,阻碍RNA聚合酶的活性,抑制DNA合成,从而达到抑制外植体生长的目的。此 外,常用的还有青鲜素、矮壮素、二甲氨基琥珀酸酰胺(B9)、多效唑等人工合成的 植物生长抑制剂。2.1.4 降低氧分压保存法通过降低培养容器内的氧分压,改变培养环境的气体状况,能抑制离体培养 物细胞的生理活性,延缓衰老,从而达到离体保存种质的目的,其原理类似于果蔬 类的贮藏保鲜方法。如果培养容器内的氧分压太低,则会产生毒害作用。2.1.5 干燥保存法水是生命活动的基质,降

9、低培养物水分,其生命活动就能延缓,这与传统的 种子干燥贮存类似。如对胡萝卜体细胞胚、愈伤组织进行脱水处理(将离体材料放 在滤纸上,置于空气流动的无菌箱中风干47d),然后置于加生长延缓剂或限制 蔗糖的条件下保存。在不含蔗糖而其他条件正常的培养基上可以保存 2 年。利用限制生长方法进行植物无性系的离体保存,简便易行,材料恢复生长 快,适于现代化种质库的管理。值得一提的是,离体保存植物种质时,不同植物、 不同基因型或同一品种的不同材料,所采用的保存方法也大不相同。具体采用哪种 保存方法,可能与品种的特性和基因型有关。在离体种质保存的实际操作中,通常 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保存方法结合使用,更有助于延

10、长不同植物的保存年限。2.2 超低温保存2.2.1 植物超低温种质保存的概念20世纪70年代,Nay和Street首先证明植物悬浮培养细胞在液氮中保存后 能恢复生长,从而导致了种质资源超低温保存法的发展。植物超低温种质保存是指 将植物的离体材料包括茎尖(芽)、分生组织、胚胎、花粉、愈伤组织、悬浮细胞、 原生质体等,经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后在超低温(一 196C液氮)条件下进行保存的方 法。目前,采用超低温保存植物离体种质获得成功的有草莓茎尖、苹果冬眠芽、香 蕉茎尖、猕猴桃茎尖、薯蓣茎尖、马铃薯茎尖、苹果根尖、甘薯茎尖等。2.2.2 超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将要保存的离体种质经过一定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将

11、其保存在液氮中( 196C)。在液氮中几乎所有的细胞代谢活动、生长都停止了,因而排除了遗传性状 的变异,同时保存了细胞的活力和形态发生潜能。低温冰冻过程中,如果生物细胞内水分结冰,细胞结构就会遭到不可逆的破 坏,导致细胞和组织死亡。植物材料在超低温条件下之所以可以长期保存并能在离 开保存环境后正常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就是在冰冻过程中避免了细胞内水分结 冰,并且在解冻过程中防止细胞内水分的次生结冰而达到植物材料保存目的。但 是,植物细胞含水量比动物细胞高,在冷冻(freezing)过程中,会有冰晶形成和过 度脱水,在解冻(t hawing)过程中也会重新形成冰晶和遭受温度冲击(t hermal

12、shock),保存难度大。如果直接将保存材料投放到液氮中,细胞和组织由于细胞内 水分结冰,引起组织和细胞死亡。因此,植物种质超低温保存必须采取如下措施: 选择细胞内自由水少、抗冻能力强的植物材料;采取一些预处理措施,提高植 物材料的抗冻能力;在冷冻过程中尽量减少冰晶的形成,避免组织细胞过度脱 水;在解冻过程中避免冰晶的重新形成以及温度冲击导致的渗透冲击(osmo tic st ress)等。2.2.3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超低温保存有一套比较复杂的技术程序,基本程序包括:植物材料(培养物) 的选取、材料的预处理、冷冻处理、冷冻贮存、解冻、再培养等(图12 1)。如果 操作不当,保存就会失败,因此

13、,必须掌握好整个技术程序的各个环节。图12 1植物离体材料超低温保存的基本程序2.2.3.1植物材料(培养物)选取已经研究或应用过的植物材料或培养物主要有三类: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花粉和花粉胚;茎尖、腋芽原基、胚、幼龄植株。超低温保存离体种质的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培养物的再生能力、变异性 (材料本身)和抗冻性。选择遗传稳定性好、容易再生和抗冻性强的离体培养物作为 保存材料是超低温保存离体种质成功的关键。在早期的离体种质保存研究中,主要 用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为保存材料,建立离体超低温保存的基本技术程序。实际上 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并不是理想的离体种质保存材料,因为它们存在着非常普遍的

14、遗传不稳定现象,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尚无有效的控制措施,并且有些植物的悬 浮细胞和愈伤组织经过长期保存,再生能力较差。而采用茎尖、腋芽原基、胚、幼 龄植株等有组织结构的离体材料,由于其遗传稳定性好,易于再生,且细胞体积 小、液泡小,含水量较低,细胞质较浓,比含有大液泡的愈伤组织细胞更抗冻,因 此是理想的离体保存材料。此外,选择合适生理状态和树龄的材料作为培养物,也是超低温保存应考虑 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小而细胞质浓厚的分生细胞比大而高度液泡化的细胞容易 存活。在较大的材料如茎尖、胚或试管苗中,由于高度液泡化的细胞受到严重损 伤,冷冻后只有分生细胞能够重新生长。幼小的球形胚比老龄胚存活率高。2

15、.2.3.2 材料预处理预处理的目的是使材料适应将遇到的低温条件,提高新分裂细胞的比例。因 为新分裂细胞小,胞内自由水含量少,在冷冻过程中细胞内不易有大冰晶形成,细 胞不易受害。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材料的抗寒能力,从而提高冷冻后 材料的存活率和再生能力。常采用的办法是对超低温保存的离体培养物进行低温预 处理和加入冷冻防护剂。低温预处理是将离体培养物置于一定的低温环境中,使其 接受低温锻炼,提高其抗寒能力。冷冻前或冷冻期间,由于细胞脱水,导致细胞内 可溶物的浓度在原生质体中增加,冷冻防护剂可以防止这种毒性的溶解效应。目前 常用的冷冻防护剂有甘油、二甲基亚砜(DMSO)、脯氨酸、糖

16、类、聚乙二醇、乙酰 胺、糖醇和福美氧化硫等。对植物来说,DMSO是最好的防护剂,用于培养细胞的 适宜浓度是5%8%。要提高新分裂细胞的比例,可选取具有良好生理状态和合适年龄的植物材 料,将其进行预培养,即在合适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细胞达 到旺盛的分裂生长状态。对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来说,加速继代可提高小细胞的频 率。这有助于冷冻处理后的存活。此外,将细胞脱水到适当程度,也能显著提高植物材料在冷冻和解冻后的存 活率。冷冻前材料预处理的具体方法是:先选取具有良好生理状态和合适年龄的植 物材料,将其进行预培养,即在合适的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细 胞达到旺盛的分裂生长状态。对悬浮细胞和愈伤组织来说,加速继代可提高小细胞 的频率。然后,把茎尖或细胞等培养物放在提高蔗糖浓度、添加二甲基亚砜和(或) 脯氨酸、温度接近0C的条件下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