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15244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研究分析及干预对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分析及 干预对策作者:日期: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分析及干预 对策【各位读友,本文仅供参考,望各位读 者知悉,如若喜欢或者需要本文,可点 击下载下载本文,谢谢!】祝大家工作顺利】用爱心浇灌孤独的花朵 留守儿童心理现状、成因分析及干 预对策 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已成为当前中小 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关注并 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 问题,是每一个中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 责任。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2008年2月25日,太湖县天台联合小学校园里非常热闹,同学们都领到了 崭新的课本。当天下午三点多钟,12岁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男孩章杨宇跟其他同学都一起放学回

2、 家。不过章杨宇却显得有点异样,他回 家时书包空空的,所有新书都放在教室 座位的抽屉中。爷爷,我可以亲你一下么? ”放学 后的章杨宇回到家里,看见爷爷正围坐 在桌前打麻将,就上前对爷爷轻声说道。 爷爷听到这句话心里还直乐,可他不知 道这竟是自己与孙子见的最后一面。当天晚上,姑父曾与章杨宇约好了 要孩子到他家里去住。可等了好久没等 到章杨宇,姑父赶紧给他家里打了个电 话,得知也不在家里。又去电学校询问, 被告知学校已经放学了,章杨宇也不在 学校里。大家顿时慌了。家人发动邻居在屋前屋 后展开了大搜索,最后在人迹罕至的祠 堂后面发现了他。被发现时,他吊在祠 堂后一间小屋子伸出来的横梁上,已经 没了气

3、息。章杨宇的尸体被发现后,人们在他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裤子右边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封遗书,一 位知情人告诉记者,遗书写在当天发下 来的社会实践活动材料封皮的背面。 遗书的内容大概是:敬爱的爸爸妈妈你 们好,请你们原谅我,我不能再爱你们 了。我还欠丽丽姐20元钱,请你们替我 还给她。你们每次离开我都很伤心,这 也是我自杀的原因。落款日期是正月 19 日。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就以这样的方式凋 谢了,每一个有爱心、有良心的人都会 在灵魂深处拷问:谁应该对小杨宇的死 负责?还会发生多少小杨宇这样的悲剧 呢?一、留守儿童心理现状分析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 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他们虽然有

4、父 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 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 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安徽心理学会、安徽医科大学先后对安 徽纵阳、肥西等地的近千名留守儿童心 理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揪心:七 成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很多留守儿 童有抑郁、焦虑、孤独心理,甚至少数 有自杀观念。农村留守儿童是一群情感饥饿”的孩子。情感的缺失容易使他们的心理出现 扭曲和变形。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 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69.14%,且父母打 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认知水平主要还处 于形象思维发展阶

5、段,其成长需要也还 主要停留在生理的物质需求和心理上的 依恋需求上,而对于外出务工的父母来 说,对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一般是能够很 好地满足的,而对于依恋的情感心理需 求却基本上不能满足。所以,处于小学 阶段的留守儿童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及依 恋情感的不能满足导致很多心理问题出 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一是自卑心理障碍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 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 有过被遗弃的感觉。儿童大都具有攀比 心理和喜欢具有自豪感,留守儿童由于 自己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 强的保护,因此,与父母全在身边的儿 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

6、心理障碍,有 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降 低要求,上进心不强。尤其是小学阶段 的女生。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 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 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 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 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 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 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 卑心理问题越明显。二是孤僻心理与人际交往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 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 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 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络特征。 留守儿童由

7、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 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 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 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 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周宗奎 等人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 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 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 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 最大的心理问题。三是寂寞无聊心理父母外出打工,孩子大都感到家庭空落, 心理觉得寂寞无聊,进而产生心理躁动 和抑郁问题。如一位初三女生在日记里 这样写道:妈妈,你知不知道,自从你和 爸爸、妹妹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有多 么寂寞,有多么伤心,从你们走后,我 几乎从来没有笑过,天天我一个人在家

8、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里哭,回想着以前咱们在一起的快乐时 光”。四是盲目反抗或逆反心理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 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 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 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 为,常表现为 不听话“、不礼貌”、不 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 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 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 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 逆反心。五是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少数孩子认为家里穷,父母无能耐,才 会出去打工挣钱,对父母打工不理解, 由此而产生怨恨情绪。有的孩子在父母 回

9、家后疏远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 埋怨父母的无情。大多数孩子在父母外 出后都表现出一些心理间题,其中年龄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越小的孩子表现越突出,尤其是在一些 重男轻女的偏远地方,女孩表现得比男 孩突出。总之,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 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内心封 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 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 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 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 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 学,甚至是长辈。心理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儿童若长期 处于慢性紧张和慢性压力下,会导致海 马细胞受损,由血液受损导致其他器官 损害,处于亚健康的

10、状态,应对压力的 能力和学习能力下降。留守儿童的心理 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健康,也是引起他 们的违法犯罪行为思想根源,由此可以 联想到马家爵事件,甚至学生的自杀、 出走等等事件。其实这些都是心理的问 题。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1、父母关爱的缺失和家庭教育存在 误 区”。在教育学中有个归零教育理论,就是“3十25=0,就是说30%的学校教育, 加20%的社会教育,如果减去缺失的 50%家庭教育,培养效果还是等于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是一种天然的、和谐 的亲子氛围。父母的关爱和抚慰是儿童爱与归属”的必要条件,亲子教育的缺 失,导致儿童对父母的抚慰、关注与爱 的渴求

11、缺失,这样易引起孩子一些不良 的心理反应。由于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 离多,亲子互动减少,因此亲子关系也 会不同程度地疏远。而留守儿童的代管 者只能对其实施温饱式的哺育,儿童从 小缺乏爱抚和亲子间的情感交流,这样 会使儿童早期社会经验出现不同程度的 缺乏。不稳定的家庭教养易引发各种儿 童品行问题与心理障碍,会对儿童健康 成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没有父母关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爱的孩子在学习、生活、品行等方面缺 乏帮助、引导和督促,也导致了一系列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出现。 还有父母由 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 感,大多采取 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补 偿,加大对孩子进行物质投资,这种投

12、 资在很大程度上只局限于单纯的消费, 这种消费极易形成儿童的功利主义价值 观和享乐主义的人生观,缺少勤俭节约 的精神。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 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 法制教育关注较少,又由于儿童和监护 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 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 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致使 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 生拜金主义”等思想。2、监护人教育不当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大致可 以分为三类。一是隔代监护型,即由祖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辈,或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方 式。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

13、时代不 合拍,不利于儿童社会化,易造成儿童 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 要求放松和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 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行为。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我 县一名学生祝某某,从在外婆家,从小 父母不在身边,有加上身体瘦弱,外公 外婆对她十分疼爱,尽管家境不是那么 富裕,还是尽量在物质上满足她,在她 犯了小错误时包庇她,后来演变成公开 和外公外婆作对,偷外公外婆的钱。二是上代监护型,即把孩子托付给亲朋 好友,如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上 代监护指由父母同辈人,一般为亲戚或 朋友来代养的方式,对孩子的监督也大 多不如父母强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 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

14、质上的满足 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一是亲友要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维持自身生计,难以全精力投入教育孩 子,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 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 是 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二是孩子 不属亲生,或过度溺爱,易使孩子养成 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和性格;或过于严厉, 易使孩子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和行为。 三是自我监护型,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 条件,或其它各种原因,监护的责任落 在孩子自己头上。这种类型的孩子无论 在生活上、安全上、学习上、思想上都 存在问题。3 学校教育的误区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 育将直接影响留

15、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 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 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 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 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 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 都较差,据调查,由于师资力量薄弱,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大多数中小学学校对于寄宿学校学生都 没有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住校生的管 理基本是由班主任负责。而班主任负担 极重很难深入细致地关心所有留守未成 年人,还有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 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 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教师在应 试教育棒棍的驱使下,只重视成绩,用 一好百好、一

16、不好百不好的观点来衡量 学生。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的幼儿园就开 始评比,也只考虑成绩。其实在许多成 绩好的背后都隐藏着令人痛心的问题, 有的学生为了考好成绩作弊,考不好了 甚至改成绩单。有位教育家说:教育是 个慢性的过程,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教育的根本就是爱与责任,教师要用爱 与责任,发掘出孩子的最精彩的一面。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留入手:1、转变观念,注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 感谢阅读 惯的培养。j好百好”的学习至上论,让许多孩子 生活在压抑、单调的环境里,他们的生 活中已经没有了梦幻般的童年,没有了 阳光,也没有了自然只剩下了学习、 学习、再学习。这样教育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