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1497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模拟试卷(理科)(新课标I)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A=x|x2,则AB=()A1,2B0,2C(1,2D1,0)【考点】交集及其运算【分析】求出B中x的范围确定出B,找出A与B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B中y=,得到,即x1,B=(1,+),A=(,2,AB=(1,2,故选:C2“m=1”是“复数z=m2+mi1为纯虚数”的()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分析】复数z=m2+mi1为

2、纯虚数,m为实数,解得m即可判断出结论【解答】解:复数z=m2+mi1为纯虚数,m为实数,解得m=1“m=1”是“复数z=m2+mi1为纯虚数”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3已知函数f(x)=sinx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后得到函数g(x)的图象,h(x)=cos(x+),g(x)与h(x)图象的零点重合,则m不可能的值为()ABCD【考点】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分析】由条件利用函数y=Asin(x+)的图象变换规律,诱导公式,求得m,可得结论【解答】解:函数f(x)=sinx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后得到g(x)=sin(xm)=cos(x+m)=cos(xm)的图象又h(x)=co

3、s(x+)的图象,g(x)与h(x)图象的零点重合,故g(x)=cos(xm)和h(x)=cos(x+)的图象相差半个周期,=km,即 m=k,kZ,故m的值不会是,故选:B4为防止部分学生考试时用搜题软件作弊,命题组指派5名教师对数学卷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这3种题型进行改编,则每种题型至少指派一名教师的不同分派方法种数为()A150B180C200D280【考点】计数原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人数分配上有两种方式即1,2,2与1,1,3,分别计算两种情况下的情况数目,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人数分配上有两种方式即1,2,2与1,1,3若是1,1,3,则有C53A33=60种,若

4、是1,2,2,则有A33=90种所以共有150种不同的方法故选:A5已知函数g(x)是定义在区间3m,m2m上的偶函数(m0),且f(x)=,则fA1B2C9D10【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分析】根据函数奇偶性的定义域的对称性求出m,利用函数的周期性进行转化求解即可【解答】解:函数g(x)是定义在区间3m,m2m上的偶函数(m0),3m+m2m=0,即m22m3=0,得m=3或m=1,m0,m=3,则当x0时,f(x)=f(x3),则f=f(0)=f(3)=(3)2+1=9+1=10,故选:D6如图为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求该几何体的内切球的表面积为()AB3C4D【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

5、析】球心到棱锥各表面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求出棱锥的各面面积,使用体积法求出内切球半径【解答】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四棱锥,作出直观图如图所示:其中SA底面ABCD,底面ABCD是边长为3的正方形,SA=4SB=SD=5,SSAB=SSAD=,SSBC=SSCD=S底面=32=9V棱锥=12S表面积=62+7.52+9=36设内切球半径为r,则球心到棱锥各面的距离均为rS表面积r=V棱锥r=1内切球的表面积为4r2=4故选C7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不等式(x)2+y2表示的区域为,向区域均匀随机撒360颗芝麻,则落在区域中芝麻数约为()A114B10C150D50【考点】几何概型;简单线性规划

6、【分析】作出两平面区域,计算两区域的公共面积,得出芝麻落在区域内的概率【解答】解:作出平面区域如图:则区域的面积为SABC=区域表示以D()为圆心,以为半径的圆,则区域和的公共面积为S=+=芝麻落入区域的概率为=落在区域中芝麻数约为360=30+20114故选A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出的S值为4,则条件框内应填写()Ai3?Bi5?Ci4?Di4?【考点】程序框图【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根据流程图所示的顺序,可知:该程序的作用是计算并输出S的值,条件框内的语句是决定是否结束循环,模拟执行程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i=1,S=10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

7、第1次执行循环体,s=1021=8,i=2,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第2次执行循环体,s=822=4,i=3,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第3次执行循环体,s=423=4,i=4,此时,应该不满足判断框内的条件,退出循环,输出的S值为4,则条件框内应填写:i4,故选:D9已知直线:y=kxk+1与曲线C:x2+2y2=m有公共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Am3Bm3Cm3Dm3【考点】曲线与方程【分析】直线:y=kxk+1恒过定点(1,1),利用直线:y=kxk+1与曲线C:x2+2y2=m有公共点,定点在圆内或圆上,即可得出m的取值范围【解答】解:直线:y=kxk+1恒过定点(1,1),直线:y=kxk+1

8、与曲线C:x2+2y2=m有公共点,12+212m,m3故选:A10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是正三角形,三棱往的高为,若P是A1B1C1中心,且三棱柱的体积为,则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大小是()ABCD【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分析】由题意设底面正ABC的边长为a,过P作PO平面ABC,垂足为O,则点O为底面ABC的中心,故PAO即为PA与平面ABC所成角,由此能求出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解答】解:由题意设底面正ABC的边长为a,过P作PO平面ABC,垂足为O,则点O为底面ABC的中心,故PAO即为PA与平面ABC所成角,|OA|=,|OP|=,又直三

9、棱柱ABCA1B1C1中体积为,由直棱柱体积公式得V=,解得a=,tanPAO=,PA与平面ABC所成的角为故选:C11如图,已知F1、F2为双曲线C:(a0,b0)的左、右焦点,点P在第一象限,且满足=,()=0,线段PF2与双曲线C交于点Q,若=5,则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Ay=By=Cy=Dy=【考点】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分析】由题意,|PF1|=|F1F2|2c,|QF1|=a,|QF2|=a,由余弦定理可得=,确定a,b的关系,即可求出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解答】解:由题意,()=0,|PF1|=|F1F2|=2c,|QF1|=a,|QF2|=a,由余弦定理可得=,c=a,b=a,

10、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x故选:B12已知函数f(x)=x2axalnx(aR),g(x)=x3+x2+2x6,g(x)在1,4上的最大值为b,当x1,+)时,f(x)b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Aa2Ba1Ca1Da0【考点】利用导数求闭区间上函数的最值;函数的最值及其几何意义【分析】利用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关系判断g(x)的单调性求出g(x)在1,4上的最大值b,对a进行讨论判断f(x)在1,+)上的单调性,令fmin(x)b解出a的范围【解答】解:g(x)=3x2+5x+2,令g(x)=0得x=2或x=当1x2时,g(x)0,当2x4时,g(x)0,g(x)在1,2)上单调递增,在(2,

11、4上单调递减,b=g(2)=0f(x)0在1,+)上恒成立,f(x)=2xa=,令h(x)=2x2axa,=a2+8a(1)若=a2+8a0,即8a0,则h(x)0恒成立,f(x)0恒成立,f(x)在1,+)上是增函数,fmin(x)=f(1)=1a0,解得a1,8a0(2)若=a2+8a0,即a8或a0令f(x)=0得h(x)=0,解得x=(舍)或x=若a8,则0,则h(x)0在1,+)上恒成立,f(x)0恒成立,f(x)在1,+)上是增函数,fmin(x)=f(1)=1a0,解得a1,a8若01,即0a1,则h(x)0在1,+)上恒成立,f(x)0恒成立,f(x)在1,+)上是增函数,fm

12、in(x)=f(1)=1a0,解得a1,0a1若1,即a1时,则1x时,h(x)0,当x时,h(x)01x时,f(x)0,当x时,f(x)0f(x)在1,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此时fmin(x)f(1)=1a0,不符合题意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设某总体是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是10【考点】简单随机抽样【分析】根据随机数表,依次进行选择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从

13、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中小于20的编号依次为08,02,14,07,02,10,其中第二个和第四个都是02,重复可知对应的数值为08,02,14,07,10,则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10故答案为:1014在四边形ABCD中,ABCD,=0,AB=2BC=2CD=2,则在上的投影为【考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分析】先建立坐标系,根据坐标的运算和向量的投影即可求出【解答】解:ABCD,=0,AB=2BC=2CD=2,以B为坐标原点,以BA为x轴,BC为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A(2,0),C(0,1),D(1,1),=(1,1),=(2,1),=1(2)+11=3,|=,在上的投影为=,故答案为:15已知数列an,bn满足a1=,an+bn=1,bn+1=,nN*,则b2016=【考点】数列递推式【分析】数列an,bn满足a1=,an+bn=1,bn+1=,nN*,可得b1=1a1=,bn+1=求出b2,b3,b4,猜想:bn=,即可得出【解答】解: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