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12213085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9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教材(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 展 规 划二一一年四月目 录前 言9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10(一)发展背景10(二)基础条件15二、总体思路与战略目标17(一)指导思想17(二)战略定位18(三)基本原则19(四)目标预期21三、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24(一)布局原则24(二)开发架构24(三)功能分区26(四)岸线利用31四、“十二五”开发建设重点32(一)规划控制区32(二)重点规划区33(三)“十二五”开发建设区34五、产业选择与发展导向37(一)选择原则与思路37(二)产业发展导向39(三)产业准入要求45六、城镇建设与城乡统筹47(一)新型城市化发展指引47(二)城镇布局优化48

2、(三)城镇建设导向49七、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50(一)综合交通网建设50(二)能源供应网建设51(三)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网建设51(四)防灾减灾网建设52(五)社会公共设施网建设54八、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55(一)树立生态文明理念55(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56(三)加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56(四)保护重要生态区域60九、资源要素保障62(一)土地资源保障62(二)用海及海岛使用保障66(三)水资源保障67(四)能源供应保障68(五)环境容量保障69(六)资金保障70十、体制机制创新72(一)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72(二)建立统筹的推进机制73(三)创新人才培育与引进机制74 前 言“十二五”时期是

3、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在2009年的经济工作会议和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进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在三大产业带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谋划和构筑一批产业集聚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纳入省级战略层面,统筹规划、合理开发、重点培育。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这一重大决策和部署,加快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开发建设,推动这一地区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保税港区带动发展能力,促进与舟山六横等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特编制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宁波梅山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以下简称梅山集聚区)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和编制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规划重

4、点明确梅山集聚区建设的总体思路、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开发时序、产业导向、基础设施、生态保护、要素保障和体制机制等。规划范围包括规划控制区、重点规划区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等三个层次。规划控制区包括宁波象山港区域北部以及北仑区东南部的梅山乡、春晓镇和白峰镇的郭巨、上阳片区;重点规划区以规划新的发展空间和产业功能区为主,规划面积为68.15平方公里;“十二五”开发建设区是指“十二五”期间可以提供梅山集聚区开发需要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块,规划面积为28.19平方公里。规划依据: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浙政发201045号)、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

5、见(浙委办201074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产业集聚区规划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明电201039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编制导则(浙发改地区2010260号)、浙江省产业集聚区产业准入指导意见(浙发改地区20101049号)等,并与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产业带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等相衔接。规划期限为10年(20112020年),以“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为重点。一、发展背景与现实基础(一)发展背景1、区域发展背景长三角地区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

6、地区区域规划,长三角地区定位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要求围绕培育区域性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金融、物流、信息、研发等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建设一批主体功能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长三角地区地位的提升和对现代服务业发展重视程度的加大,为梅山集聚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快。上海致力于建立金融、航运两大国际中心,必将推进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在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发展,为长三角城市全面提升发展水平提供了重大机遇。由“一体两翼”组成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7、一方面对长三角城市群各港口间的定位和分工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利于克服过去各港口间普遍存在的重复投资、过度竞争现象,有助于形成各港口间良性的竞争合作关系,对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长三角城市群国际竞争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配套建成的便捷、畅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以及物流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对推进长三角城市群交通、物流、信息的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长三角南翼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梅山集聚区的建设是进一步发挥宁波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主要组成部分作用的内在要求。省内港口联盟正在全线启动。近年来省内港口联盟和“无水港”建设取得了突破,宁波港收购或参股建设乍浦港、台州港,与温州港

8、的龙湾港区和灵昆港区进行了深入的合作。尤其是宁波舟山港加大港口内部合作开发力度,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集装箱和大宗散货运输。港口规模效应明显,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集装箱运输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梅山港区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主要港区和宁波舟山港集装箱运输核心港区之一,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宁波现代国际港口城市地位更加凸显。作为长三角南翼的重要经济中心和港口城市,宁波以打造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竞争力为核心,明确提出区域、产业、港口、国际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提升举措。进一步拓展经济腹地,促进陆域经

9、济与海洋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加快建设梅山集聚区,既是建设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宁波城市国际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必然选择。周边地区接受保税港区辐射的需求日益增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将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作为海洋经济发展重中之重、舟山积极打造海洋产业集聚区的背景下,舟山海洋、海岛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六横岛已被规划为重化工业、修造船等临港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海岛之一。同时,六横港区作为大型深水港区,未来发展潜力不断提升。而随着宁波舟山港六

10、横梅山疏港公路的规划建设,梅山与六横的联系也将日益密切。由此,梅山集聚区的建设,集疏运体系的完善,港航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促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特别是六横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海洋经济发展背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近日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重心将进一步向沿海地区转移。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明确了宁波舟山港的核心地位和梅山岛的重要作用。作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梅山集聚区开发将进入全面发展的大好时期,特别是港口物流、国际贸易、临港工业、滨海旅游等领域

11、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重要海岛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突破口。“十二五”时期,以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试点为契机,海岛将成为我省打造全球大宗商品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的重要区域,成为集装箱、原油及成品油、铁矿石、煤炭、粮食等主要货物的集散地。根据浙江省重要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的初步方案,梅山岛被定位为浙江省重要的港口物流岛,将在国际集装箱储运、中转以及相关的增值加工、国际贸易、分拨、配送等物流增值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3、现代服务业发展背景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优化产业结构与促进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核心内容,世界各发达经济体经济结构变化的突出特点是服务业在经济结

12、构中的地位迅速上升。我国在国务院7号文件中提出新时期我国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方向、目标、要求和基本思路,明确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浙江省通过加大服务业政策扶持力度和要素支持力度、优化服务业创业环境、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等措施,进一步引导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宁波梅山保税港区物流园区作为首批浙江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在财税、用地等方面享有相关扶持优惠政策,其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成为梅山集聚区的亮点和重点。港口物流地位逐渐提升。现代化港口既是货物海陆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商品储存、集散的分拨中心,集物流服务、商贸服务、信息服务和人员服务为一体。随着梅山保税

13、港区的获批和推进建设以及国家开放政策和功能的叠加,梅山集聚区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有望成为推动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我省正在积极推进“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即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集疏运网络、金融和信息支撑系统,为梅山集聚区特别是保税港区延伸港口物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带来重大机遇。(二)基础条件非常优越的战略区位。梅山集聚区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海运航线与长江黄金水道“T”字形交汇处,处于杭州湾的门户要地,航运价值十分明显。宁波舟山港濒临国际主航道,该国际航道承担着60%以上的国际货物贸易量和全球6070%的集装箱运输,航运区位条件优势明显。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

14、区“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的总体布局中,宁波舟山港是核心,梅山岛是重要的港口物流岛,战略地位优势明显。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梅山集聚区港口岸线绵长,拥有规划可用岸线56公里,其中集装箱、工业、物流等生产岸线20.8公里,居住、休闲、旅游等生活岸线35.2公里,宁波港未来可拓展的空间主要集中于此;同时,梅山集聚区土地资源丰富,近期直接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近60平方公里,其中有40平方公里左右土地不需拆迁;此外,集聚区以梅山保税港区为龙头,周边有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大榭开发区等,是长三角地区南翼开放功能最全、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对梅山集聚区具有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实力雄厚的腹

15、地支撑。梅山集聚区直接经济腹地是宁波市北仑区乃至整个浙江省,间接腹地则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主。宁波北仑区是我省经济规模较大、开发开放水平较高、海洋产业体系较完善的区域;浙江省经济发达,综合实力较强,经济总量和增速近年来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是我国外向型经济大省和民营经济最发达的省份;长三角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引擎。梅山集聚区所依托的腹地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规模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发挥梅山集聚区的各方面发展优势,加强与腹地优势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整合腹地资源,可为集聚区发展国际贸易和现代物流奠定坚实的基础。较为坚实的发展基础。梅山保税港区2008年正式启动建设,各项建设扎实迅速推进,梅山岛开发建设枢纽性基础设施工程梅山大桥已建成通车,梅山岛港区集装箱码头1号、2号泊位已具备生产条件,行政商务中心已交付使用,七姓涂围涂工程完成近3000亩;梅山大道一期等条连接大桥与港区、大桥与商务中心的道路也都已建成投用,国内第一个大型专题性港口博物馆宁波港口博物馆及东海水下考古基地已落户春晓。两年来梅山集聚区内实施了一批总投资近75亿元的基础设施重点工程,水、电、网络、通信等配套设施基本建成,基本实现了“七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