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10807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193 大小:89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_第1页
第1页 / 共193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_第2页
第2页 / 共193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_第3页
第3页 / 共193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_第4页
第4页 / 共193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_第5页
第5页 / 共1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C(1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重庆至长沙公路彭水至武隆段工程第C9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单位:重庆渝宏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监理单位:重庆育才监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二OO五年十一月十二日目 录一、编制说明1二、工程概况4三、施工准备及工作安排12四、施工方案及工艺技术方案20五、重、难点工程的操作方法及应急预案135 六、冬季、雨季和农忙的施工安排138 七、施工进度计划安排142 八、资源供应计划143九、施工组织与劳力结合144 十、工资、材料等款项的支付保障措施145十一、工期保证措施146十二、技术组织保证措施148十三、质量保证措施150十四、安全保证措施164十五、文明施工措施172 十六、环境

2、保护措施182十七、资料管理184 十八、职业健康185十九、其它事项190二十、附表及附图192在接到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分公司的中标通知书后,立即组织相应人员进驻现场,实地踏勘工地现场和深入调查内外环境,充分了解各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根据业主、监理单位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地进行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并对后期的施工进行了综合的安排和部署。我们将积极组织人力、物力、财力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配备精良的机械设备,组织精干的施工队伍,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采取可行的安全、环保措施,根据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力争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施工任务,现就本合同段的实施性施工组织

3、设计进行详细论述。一、 编制说明1 根据与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东南分公司(建设单位)签署的施工承包合同书,特对K24+820-K26+100段的路基土石方、路面垫层、桥梁及涵洞、排水、防护等土建工程项目制定本施工组织设计。2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路基工程的施工经验作为基点,以总工期28个月即2005年12月初至2008年4月底作为控制进度目标,以26个月即2005年11月初至2008年1月底为计划工期,统筹考虑全线的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3 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实际供应数量。其各项数量

4、如有出入时,以最后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预算为准。4 编制原则4.1遵循招标文件的要求,严格按招标文件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作业方案,创优良工程,立足信誉,保证质量和工期。4.2遵循设计文件、施工规范、通用及专用合同条款和验收标准,严格执行现行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选择合理、优化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达到100%优良。4.3坚持事实求是的原则。在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结合我公司的施工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的宏观控制原则,确保优质高效地完成彭武高速公路C9合同段的相关工程项目。4.4坚持施工全过程、全方位严格管理的原则。在每道工序施工过程中,加

5、大自检自查力度,严格执行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尊重业主和监理工程师,严格进行质量管理。4.5实施目标法管理。首先制定项目实施的综合目标,通过对劳务、设备、材料、资金、技术、方案、信息、时间与空间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成本、工期、质量及社会信誉的预期目标效果。4.6坚持专业化作业与综合管理的原则。在工程组织实施过程中以专业队伍作业为基本作业单位,充分发挥专业人员和设备的优势,同时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合理调配,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标。5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5.1彭武高速公路C9合同段施工承包合同书。5.2彭武高速公路C9合同段招投标文件。5.3彭武高速公路技术规范。5.4彭武高速公路

6、C9合同段设计图。5.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5.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B05-2004)。5.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5.8公路桥梁伸缩装置(JT/T327-2004)。5.9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4-2004)。5.10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JT/T513-5212004)。5.11路桥用材料标准九项(JT/T531-538539-2004)。5.12公路桥涵设计规范JTG D60-2004。5.1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5.1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

7、。5.1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5.16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 059-95)。5.17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5.18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J 058-2000)。5.19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规范(JTG F30-2003)。5.20其它相关技术规范。5.21业主、监理、总公司、地方部门下发的相关文件。6 本施工组织设计已于2005年11月8日在项目部的专门会议上通过,由项目部负责组织协调立即成立的各路基、桥涵施工队实施。该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本合同段的整体安排及全局方案,在一些具体的技术细节及操作步骤上还不够详细,待

8、各分项、分部工程开工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完善上报。7 编制目标7.1工期控制目标:28个月。根据我公司的技术,装备能力及多年施工经验,总工期力争控制在26个月内,比工期目标提前2个月完工。7.2工程质量目标:工程项目优良率100%,建造优良工程。7.3安全目标: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避免出现一般事故,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二、 工程概况1 概述彭水至武隆高速公路工程第C9合同段是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充分发挥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通道和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合同段起讫里程右线K24+820-K26+100,路线长1.280Km;左线ZK24+825Z

9、K26+130,路线长1.305Km,均为分离式。右线共设平曲线2个计907.74,占路线全长的70.92%,最小圆曲线半径2800m;纵断面无变坡点,但竖曲线伸进该合同段,最大纵坡2.3%,凹型竖曲线半径R=15000m,竖曲线长192.5m,占路线全长的15.04%。左线共设平曲线2个计826.69m,占路线全长的70.98%,最小圆曲线半径3200m。本合同段主线为分离式路基路段,行车道及左侧路缘带绕左侧硬路肩的路缘带外侧边缘旋转。超高渐变按线性变化,采用全缓和段设置超高,但横坡由2%过渡到0%(或0%过渡到2%)的超高渐变率1/330。硬路肩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土路肩在平曲线外侧时

10、向外侧设4%横坡;在平曲线内侧时,当行车道超高4%时设4%的横坡,当行车道超高4%时采用与行车道相同的横坡,横坡过渡段同行车道。本合同段桥梁桥墩高度小于50m采用圆形或矫形实体墩,大于50m采用矩形空心墩,同一座桥桥墩的柱径变化不太多,柱式墩墩高20米以内柱间无横系梁。对于坡度大于2.5%,墩高大于50m的先简支后连续的上部结构,采用墩梁固结的构造形式。对于坡度大于2.5%,墩高为3050m的先简支后连续的上部结构,采用双固定支座。本合同工程设主线大桥2座(下塘口大桥、偏岩嘴大桥),匝道桥4座(A匝道1号桥、A匝道2号桥、B匝道桥、D匝道桥)、涵洞16道。K25+030下塘口大桥。下塘口大桥位

11、于彭水县下塘口村,横跨一沟槽,上跨316国道,下塘口大桥左右分修,桥位相距23m。下塘口大桥右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坡为2.5%的下坡,起讫里程桩号YK24+823-YK25+313,桥全长490m,孔跨布置为8-50m+2-40m,设计为两台9墩10跨,最大桥高约88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U型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下塘口大桥左桥平面位于直线上,纵坡为2.3%的下坡,起讫里程ZK24+840-ZK25+330,桥全长490m,孔跨布置为3-40m+4-50m+4-40m,设计为两台9墩10跨,最大桥高88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地简支T

12、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桥台为U型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该桥桥址位于乌江右岸,属低山峡谷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地面高程220-420m,有一小河流过,沟槽较宽阔,于桥位左侧约400m处汇入乌江,沟槽内有较厚第四系土层覆盖,两岸自然坡度20-35,局部呈陡坎,基岩多裸露,坡面覆土薄,厚0-2m,沟槽及缓坡地带多为耕地,公路附近房屋较为密集。桥位处出露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弃填土层(Q4m1)、冲洪积层(Q4a1+p1)、崩坡积层(Q4d1+c)、坡残积层(Q4d1+e1)、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1)。桥址位于普子向斜东翼,向斜轴部于线路交于YK25+376、YK25+380,交角约84,

13、岩层倾角变化较大,为280-30017-68,节理较发育,有4567、33060、21575三组,间距大为0.4-1m,呈微张状态,局部呈张开状,延伸较远。桥位处319国道蜿蜒而过,交通条件好。桥位区地表水、地下水均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上部构造施工采用先预制后架桥机架设方式,下部构造按桩径桩长采用钻孔桩或挖孔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施工,预制场地分别设置在重庆端,并考虑临时便道与国道319线连接。K25+681偏岩嘴大桥。偏岩嘴大桥平面图位于一直线上,纵坡为2.2%的下坡,右线起讫里程YK25+536.3-YK25+826.3,左线起讫里程YK25+536-YK25+826,桥长均为290m,桥孔跨

14、径布置7-40m,设计为两台6墩7跨。其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桥墩,桩基础或明挖基础,桥台为U型重力式桥台,明挖扩大基础,采用GPZ()盆式系列支座。桥址范围内属乌江低山谷地貌,地形起伏大,地面高程240-320m,沟槽狭窄,沟槽内一常年流水沟,于桥位左侧约300多米汇入乌江,沟槽及大里程岩坡有较厚第四系土层覆盖,小里程岸坡自然坡度20-35,基岩零星出露,覆土厚0-4m,沟槽内及缓坡地带多为旱地,319国道在桥位左侧约90m处通过,沿公路两侧沟槽两侧零星有农舍分布。桥位处出露地层为第四系崩坡积层(Q4co+d1)、坡残积层(Q4co+e1)、三迭系中统雷口坡组(T

15、21)。桥梁桩基底需嵌入弱风化层中不小一直在3倍桩径,基岩极限抗压强度不低于6Mpa。U型桥台为群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施工。预制场地设置在长沙端,并考虑临时便道与国道319线连接。下塘口互通位于重庆市彭水县高谷镇下塘二号隧道之间的斜坡地带,下塘口互通范围内属低山谷地貌,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北高南低,地面高程180-360m,自然坡度10-30,斜坡基岩裸露,沟槽及缓坡地带覆土较厚,多为耕地。319国道从施工区穿过,交通方便,下塘口村分布在测区南面。该段内不良地质主要为(K25+675-850)的崩坡积岩堆群,互通的B、D、E匝道均在岩堆上经过,物质成分为块石土、低液限粘土,总厚度3-18m,其地貌上从沟底到上部平台处为一面坡,沟底坡面段薄,约2-6m,平台段较厚,约5-18m,根据钻探资料分析揭示,主轴断面上土石分界面平缓甚至倒倾,未见明显软弱夹层,说明该岩堆目前是稳定的。互通施工可能导致局部坍塌,需加强支护。本地段地表水、地下水均对混凝土无腐蚀性。上部构造施工采用先预制后架桥机架设方式,下部构造按桩径桩长采用钻孔或挖孔桩,桥台基础采用明挖施工。预制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