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209727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专题资料(2022-2023年收藏)广东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2-8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细则一、申报范围1、已获得市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获得设计评价或运行评价)的民用建筑(含住宅)。2、申报单位必须是所申报项目的建筑设计单位。3、中外设计单位在省内合作完成的项目,可参加评选。但必须是省内设计单位参与方案设计、双方或中方完成的初步设计项目。4、由我省设计单位承担的国外设计项目,须获得我市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或者获得国外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当地国家的权威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或者国际通用的权威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方可参加评选。5、各市级勘察设计同业协会为推荐单位,负责组织获奖项目的推荐工作,对申报单位的申报

2、材料进行复核。二、申报条件1、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及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环保的原则,实事求是,技术先进,符合工程设计标准及规范。2、设计必须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优先采用被动式设计策略,选用与当地气候、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相适宜的绿色技术与产品,技术集成性和创新性突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显著。3、设计内外空间尺度恰当,环境景观自然融合,绿色建筑技术策略与建筑艺术实现有机结合,造型新颖、美观,具有创新性。4、鼓励原创,不以工程的规模、性质论高低。5、同一单位设计的工程建设总项目和子项目不能重复参加优秀绿色建筑设计奖的评选。三、申报材料1、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一式二

3、份,单独装订。2、绿色建筑工程设计评选项目推荐表。3、 工程简介,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总体绿色设计目标、关键绿色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主要技术要求与成效,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等,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与建筑设计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比等。4、建设项目立项及城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文件复印件。5、 竣工验收交付使用一年以上,并须提交竣工验收备案表、消防验收、环保、卫生等有关主管部门的验收文件复印件。6、获得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复印件。7、申报单位法定代表人声明。8、中外合作设计项目由中方负责申报,须提交外方同意申报确认件。9、采用的绿色新技术、新工艺

4、、新设备、新材料的鉴定书或者同行专家的评审意见及设计委托单位、使用单位的意见书。10、 图纸要求:图片材料均应有较好的清晰度,以便于输出利用及网上浏览,其分辨率应不小于300dpi,图片尺寸不小于420297mm(一般相当于像素49003500)。图片格式为JPG。实物照片不可用效果图替代,照片宜为数码相机拍摄,如采用胶片、反转片拍摄,应转为数码格式,并应保证清晰度。填色图区域位置图(可为卫星地图)、环境关系图、总平面图、主要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关键绿色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总体示意图及相关分析或模拟图。填色图纸总数一般不超过30张。平、立、剖面图要注明两道尺寸线。(总尺寸和轴线尺寸;总高和层

5、高)。图面线条、尺寸标注及文字说明等应有适宜的线宽和字体高度,应保证在打印成A3尺寸的情况下足够清晰。图纸数量以能完整反映项目内容为准,不接受施工图及施工图复印件。实物照片可提供10张左右实物照片。室外照片包括鸟瞰、含有周边环境的全景、建筑全景、局部、细部等;室内照片可包括主要厅堂及典型房间的全景、局部、细部等,着重表现空间关系,以及关键绿色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绿色建筑工程设计项目申报表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公章)填报日期: 年 月 日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监制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申报表项目名称主要设计单位合作设计单位

6、绿建咨询单位工程设计起止时间竣工验收时间验收部门申报单位通讯地址单位资质证书编号申报单位联系人电话邮政编码手机电子邮箱传真申报材料目录(不限于此):1. 工程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2. 工程项目承担单位相应资质证书复印件3. 工程项目立项依据性文件复印件4. 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书复印件5. 工程项目验收文件复印件6.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复印件7. 工程项目用户意见8. 经济、社会或环境效益证明文件(可包含在“6”内)9. 无重大安全质量事故证明文件10. 其他文件(已有奖励、涉密项目处理、专项技术成果认定证明、合作建筑设计项目证明等)11. 工程项目主要技术文件(报告、图纸、影像资料)备

7、注:合作设计单位除了承担不同阶段设计的合作单位外,还应包括对绿色建筑设计做出贡献的景观园林设计单位、室内外装饰设计单位等。18申报单位法人代表人声明本人 (法定代表人) (身份证号码)郑重声明,本单位此次填报的申报表及附件材料的全部数据、内容是真实的。申报资料如有虚假,本单位将自动退出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评选,并愿接受主管部门根据广东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评选办法所做的处理。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名):单位公章: 年 月 日工程勘察设计项目特点项目概况(项目总体介绍、工程性质、工程投资、项目规模、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复杂程度及影响程度等,限500字)关键绿色策略与技术(项目主要绿色设计策略和技

8、术措施,介绍项目的总体绿色设计目标和策略,并分别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外环境质量、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阐述,限1500字)技术成效与深度(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技术策略整合的成效与深度;绿色策略与技术和当地气候、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适宜性、技术集成性和创新性;设计中建筑艺术与绿色策略与技术的有机结合等,对于有示范性的项目还包括达到示范性低碳、节能、环保指标的技术路线等,限1500字)综合效益(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以及示范推广价值,限500字)专业技术指标(建筑专业)建筑用途(性质)建筑规模总用地面积m2其 中代征地

9、面积 ha建设用地面积 ha总建筑面积m2其 中地上 m2地下 m2建筑基底面积m2容 积 率绿 地 面 积m2绿 化 率% 建筑高度m 建筑分类(高层建筑)一类 二类 层 数地上 层耐火等级一级 二级 地下 层主楼/裙房电梯数主楼: 台裙房: 台主要层高地上 m地下 m住宅类型(居住建筑)低层 多层 中高层 高层 住宅平均每套建筑面积(居住建筑) m2/套总居住户数(居住建筑)户 人 机动车停放数量总计 辆地 上辆 地 下辆 自行车停车数量总计: 辆地 上辆 地 下辆 周围道路宽度及性质: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居住建筑)人均居住用地指标(居住建筑

10、)m2下凹式绿地率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铺装面积比例屋顶绿化率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玻璃幕墙透明部分可开启面积比例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国家现行节能标准提高比例建筑节能率主要功能房间室内噪声级指标是 否满足标准主要功能房间构造隔声性能要求低限标准(满足标准)/高要求标准主要功能房间采光系数达标面积比例(公共建筑)卧室、起居室的窗地面积比(居住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平均自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次/h的面积比例(公共建筑)通风开口面积占房间地板面积的比例(居住建筑)设有可控遮阳部分占外窗及玻璃幕墙面积的比例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用量比例装饰性构建造价占工程总建安造价的比例可重复使用隔断(墙)比例工业化生产预制

11、构件用量比例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比例利废建材的种类利废建材占同类建材用量的比例土建工程与装修工程一体化设计是 否建筑专业设计主要特点:(不少于500字)专业技术指标(结构专业)结 构 体 系抗震设防烈度度抗震设防类别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g设计地震分组组场 地 类 别类基 础 类 型建筑形体规则性混凝土总用量 m3每平方米混凝土折算厚度 cm/m2钢材总用量钢筋: t 型钢: t每平方米钢材用量钢筋: kg/m2型钢: kg/m2抗震分析程序名称:不考 耦虑扭 联转方 向T1(s)FEK(kN)FEK/GeqUu (mm)Uu/h横 向%纵 向%考虑 耦扭 转 联振型号T(s)转角扭转系数方向F

12、EK(kN)FEK/GeqUe (mm)Ue/h1横向2纵向3地震作用最大方向:时程分析程序名称:波 名FEK(kN)FEK/GeqU/h%现浇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是 否采用预拌砂浆比例混凝土结构400Mpa级及以上受力普通钢筋比例C50混凝土用量占竖向承重结构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高耐久性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钢结构Q23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结构专业设计主要特点:(不少于600字)专业技术指标(设备专业)采 暖 方 式采暖/空调总热负荷kW空调总冷负荷kW空调通风方式空调水系统方式给水系统方式中水回收使用方式雨、污水排放方式消防给水方式供暖、空调末端装置可独立启停的主要功能房间数量比例冷、热源机组能效指标比现行国家标准提高或降低幅度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能耗降低幅度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空调用冷量和热量比例采用蓄冷蓄热系统是 否利用余热废热供给建筑蒸汽、供暖或生活热水需求是 否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和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是 否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