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20870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说的是砚铭的共性,不是明清独有。2B,前后缺少因果关系。3C,“宋代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的推论不成立,因为文天祥的砚铭虽然用散文写成,其他砚铭用什么写成没有点出来。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 A(延:伸长。延首,伸长头颈。常形容急切盼望的样子。)5C(表现李君虚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表现李君虚恐惧。表现李君虚能够和袁粲团结一致,并主张俭约。) 6D(“李君虚不能禁止王道隆、阮佃夫掌权”错误,是不能禁止他们做奸邪贿赂之事。)7翻译(12分)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

2、(1)“假”、“ 见 ”、各1分,句子通顺1分。(2)李君虚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全其首领”、“弘”、各1分,句子通顺1分。(3)“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反复地教导老百姓,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谨”“ 申”各1分,句子通顺1分。(4)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隳” “异” 各1分,句子通顺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

3、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暮春风光。(2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分)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分)以乐景衬哀情:春色虽美,但词人远谪他乡,孑然一身,形容憔悴,哪有对酒赏花的心情?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9,双关、借代、比喻、夸张(手法2分)双关:“春去也”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2分)借代、比喻、夸张:“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 (2分)“飞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

4、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有人生失意的愁苦。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A B( A项3分, B项 2分,E项1分; C项“为三皮的叛变投敌作了铺垫”错,应为与后面四爷的感叹“仁心”相呼应,突出其“善心”;D项“不合情理”“自相矛盾”“败笔”错;E项“四爷”不起线索作用。)(2)答案:一是交代背景,为情节发展铺垫蓄势;二是借猎貂的方式和结果来塑造人物形象;三是暗示小说主题,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3)答

5、案:作者使用语言、动作、肖像、细节及环境烘托等方法来塑造人物。如“三皮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一股凉意立即从他的脸皮传到心里,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两行热泪夺眶而出。”此处作者用“把脸贴在母亲的胸膛”的动作,“便禁不住心颤了一下”的细节描写,突显了三皮的“孝”。再如“四爷把酒递给三皮说:喝了吧!能顶一阵子的。”把对三皮的赞赏之情浓缩在简短语句中,可谓言简意赅,含蕴丰富。(4)答案:参考一:三皮为小说主人公。 从篇幅看,三皮是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 从情节看,三皮的三次“猎貂”就是小说的核心情节。 从主题思想看,三皮最能表现“赞美忠孝节义,鞭挞变节辱行”这一主题思想。从手法看,紫貂着墨不多,只起到衬托三

6、皮的作用。参考二:“紫貂”是主人公。从标题看,小说以“紫貂”为题,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形象。从情节看,“紫貂”贯穿小说始终,两“救”一“掏心”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从主题看,紫貂寄予了作者的价值倾向与感情寄托,鲜明地表达了“惩恶扬善”这一主题。从手法看,三皮着墨虽多,只是为了衬托紫貂这一正面形象。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DE(选D得3分,选E得2分. A表述不准,“许多环节“应该是”每个细节“,选A得1分;B“不依赖进口”概括不当,应当是“这将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使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C“实现了碳纤维立足国内的最终目标”表述不当,应当为“我国航空航天所需的碳纤

7、维现已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 “实现了立足国内的目标”。)(2)科学研究靠的是真才实学,有实力、专心致志努力探索者才有可能取得成果。(意思符合本文实际,就给分)(3)表现了师昌绪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技术水平,不仅交待了助手和部下对导师的“尊重”与“诚服”的原因,而且为下文写他们战胜困难与挫折,终于取得研究成果张本。(4)答案要点:德高望重、淡泊名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具有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有高超的科研能力和非凡的领导水平。(每要点2分)13B(改弦易辙:比喻改变原来的方向、计划、办法等。此处不合语境;A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C拍案

8、叫绝: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D一言以蔽之 蔽:遮,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14A(B残缺主语,去掉“随着”或“使”,把“才能够”放到“国家”后;C搭配不当,在“抓紧”后加“组织”;D结构混乱,去掉“是必不可少的”)15C16 (1)标题:利令视昏(法“盲”、高度近视)(1分。意思相近,能揭示主题或有讽刺意味皆可)(2)画面说明:一个医生在为一个戴着铜钱状眼镜、标着贪贿标志的人进行视力检查。视力表上写满了大大小小的“法”字。医生指着第一行最大的“法”字,受检的人表示还是看不清。17(1) 贴近百姓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引领价值导向,彰显人文关怀,视野宽阔无边,答案丰富多彩。(每点1分,其

9、它点成理亦可)(2) 这样的试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增强学生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试题能把那些真正愿意为社会服务,能够为社会服务,具有科技意识、世界视野和强烈使命感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在这些精英投身社会后,他们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推动力将是无法估量的。这样的试题也给我们的传统教育敲响了警钟,老让学生积极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教育应当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不唯书,不信神,尤其重要的是,应当给学生的思考指引正确的方向。(言之成理即可,可一点深说,亦可多点并列)18审题参考:1、可以论证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气可鼓,不可泄。2、可以论证关键时刻巧妙机智地进行鼓舞激励的重要作用。

10、3、可以论证充满信心,振奋精神,就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4、精神的力量。附【参考译文】李君虚小时候就有纯洁美好的声誉。宋元嘉末年,魏军进逼瓜步山,百姓都挑着担子站着(时刻准备逃跑)。当时他父亲李湛之任丹阳尹,让他的子弟们都穿着草鞋,在房前练习行走。有人讥笑他的父亲,李君虚当时十几岁,觉得很羞惭。李湛之有一头牛,是他非常喜爱的,无缘无故掉入厅事之前的井里,李湛之带着身边的人亲自营救,郡府之中吵吵嚷嚷,李君虚放下帘子不观看。一个门生王铁偷了李君虚的衣服,君虚碰见,对他说:“你可以秘密地藏起来,不要让人看见。”王铁惭愧离去,不敢再回来。后来他富贵了,才回来谢罪,李君虚还像当初一样对待他。李君虚娶宋文帝

11、的女儿南郡献公主为妻,官拜驸马都尉、著作佐郎,多次升迁任秘书丞。褚湛之死后,李君虚把父亲的财产都送给弟弟李澄,自己只取了几千卷书。宋明帝即位,多次升迁任吏部尚书。有人向他请求官位,秘密地在袖子里挟带一饼黄金,于是请求相见,然后拿出黄金给他看,说:“没有人知道。”李君虚说:“你自然应该得到这个官位,不必凭借这饼黄金。如果一定要给我,我不得不(向上级)报告你。”此人非常害怕,收起黄金离去了。李君虚说起这件事时,却没说出他的姓名,当时人都不知道他是谁。李君虚仪表秀美,举止优雅,待人接物总是极有风度法则。每次朝会,众位官僚和外国使者,没有不伸长脖子目送他的,当时人把他比作何平叔。曾经在袁粲家聚会,初秋

12、的夜晚极为凉爽,凉风习习,明月当空,景色甚是美丽。李君虚持琴演奏别鹄的曲子,音调和谐,韵致和美。王彧、谢庄都在袁粲家的座席上,打着节拍赞叹说:“用无牵无挂的神思,契合有节律的乐器,简直无法停止。” 当时伧地人常珍奇和薛安都叛逆,后来又请求投降,明帝授予他们高官。李君虚认为保全他们的性命,在这件事上已经很宽大,不值得格外施加特别的恩宠。明帝不听,常珍奇不久又叛乱。建安王刘休仁,人品才能都很美好,明帝和李君虚谋划诛杀他,李君虚认为不可。明帝发怒,说:“你真是痴愚,不值得和你商议事情。”李君虚惧怕,因而奉旨行事。明帝驾崩,遗诏授予李君虚中书令、护军将军的职位,与尚书令袁粲同受遗诏辅佐幼主,袁粲等人虽然也同时受托付,但明帝属意于李君虚。李君虚和袁粲同心协力处理政事,李君虚倡导俭约,因此百姓很依赖他,后来王道隆、阮佃夫掌权,奸邪贿赂之事盛行,李君虚未能禁止。李君虚性格宽和温雅,有器量,不随便行动,但是世人多在名誉节操方面讥讽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