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2207832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榆山联办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评价在教育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既有甄别、导向功能,也有反响、调节、鼓励功能,因而评价对教育的实践与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正确的实施评价,对有效的进展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开展十分重要。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是新课改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评教方法。一、评价内容评价内容涉及8大学习领域17个科目。贯穿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不但涉及在校期间、课堂中学习过程,还涉及校外的表现,如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方面。不但正确评价课程根基知识和 基本技能,还要重视学生能力的评价和情感价值观的评价。评价要素如下:1.道德品质:热爱祖国;

2、是非观;亲社会;老实守信。2.公民素养:社会责任;遵纪守法;文明习惯;维护民族团结。3.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意识。4.交流与合作:表达能力;倾听习惯;合作能力。5.运动与安康:生活方式;体能;情绪;意志。6.审美与表现:感受美;表达美二、评价标准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包括两个局部:综合性评语和评定等级。综合性评语主要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评价,重点突出学生的特点和潜质。评定等级指每个根基性开展目标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分为优秀、合格、尚待改进三个等级,其他四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1.道德品质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合格

3、。到达合格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优秀:(1)获校级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2)在关心集体、保护环境、民族团结、积极参加公益活动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校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评为尚待改进。(1)严重违反校纪、受到学校处分且无悔改表现;(2)触犯法律法规、受到司法机关处理。2.公民素养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合格。到达合格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优秀。(1)有见义勇为等行为并得到有关部门表彰;(2)在保护国家与集体财产等方面有突出表现并得到校级以上有关部门嘉奖的;(3)其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评为尚待改进。(1

4、)参与非法团伙组织;(2)参与打架斗殴、骗取或抢劫他人财物、破坏公共设施等恶劣行为。3.学习能力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到达B等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在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等领域所有模块考试成绩优秀;(2)研究性学习成果在省、市级以上组织的评审中获奖;(3)创新大赛及小创造、小创造、小论文等在省、市级及以上组织的评审中获奖;(4)其他。明显达不到?细目表?C级要求者评为D。4.交流与合作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到达B等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在学校

5、组织或认可的集体活动中起主要组织作用;(2)积极参与学校组织或认可的辩论、演讲等活动并有突出表现;(3)学校组织或认可的活动中有与他人合作的突出表现;(4)在学校社团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5)其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评为D。(1)长期不参加班级等集体活动;(2)经常与他人发生无谓冲突,或有意挑起事端。5.运动与安康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到达B等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体育与安康所有模块考察成绩优秀;(2)国家三级及以上运发动;(3)参加省、市级的体育竞赛活动获单项前六名或集体比赛前六名主力队员;(4) 地州、市、师组织的体育竞

6、赛活动单项前四名或集体比赛前四名主力队员;(5)在生活、学习中表现出优秀的心理素质,在同学中产生积极影响并得到师生公认;(6) 其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评为D。(1)非身体伤残原因经常不参加“两操等体育活动;(2)非身体伤残原因达不到?学生体质安康标准?C等要求;(3)有吸毒、抽烟、酗酒、上网成瘾等不良嗜好且屡教不改;(4)心理有严重障碍且屡次产生自虐、攻击他人等不良行为。身体伤残学生的评价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必要说明并在实证材料中予以记录。6.审美与表现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B, 基本符合?细目表?相应要求者可评为C。到达B等要求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评为A。(1)艺术领域课程所有

7、模块考察成绩优秀;(2)有艺术特长并得到地区师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专业机构认证;(3)在省、市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奖;(4)在地区师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音乐、美术等比赛中获得一、二等奖;(5)在县团级以上的文艺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并得到奖励;(6)其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评为D。(1)长期拒绝参加学校、班级文艺类活动;(2)经常传看含有色情、暴力等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以上六个方面除“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外,其他四个方面被评为B的学生数必须控制在被评学生数的50-70%以内。将学生某一根基性开展目标评价为尚待改进或D应非常慎重;评为优秀或A要严格对照条件,这两方面的实

8、证材料要经学校专门审核后填写在学年评价表的相应栏中。三、评价方法1综合素质评价应采用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全班或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自评主要应用于形成性评价中,其结果供教师参考;学生互评和教师评价作为终结性评价的主要依据。2综合素质评价中,每一个根基性开展目标各评价要素的评价结果中假设同一个等级的个数到达半数及半数以上,那么该根基性开展目标的最终评价结果以该等级呈现,假设两个不同等级的个数各占半数,那么最终以高等级的评价结果为准。四、评价过程班级开展评价的 基本程序是-召开班会,学生展示实证材料并自我陈述一一学生自评一一学生互评一一教师评价一一合成评价等级数据一一填写综合性评语。评

9、价时应注意对实证资料的分析与概括,防止以偏概全。评价时,如果评价小组成员之间存在重大分歧,应提交学校进展审定。综合性评语由班主任收集各方评价结果、与相关教师(不少于三人)共同研究写出。1、学习能力过程评价:1对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展适时评价。每月以定量形式向学生公布一次评定结论,主要是等级制形式。活动过程中做好评价,每次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进展评价,活动完毕宣布评定完毕。2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进展评价,尤其是自主性作业、开放性作业。3对出勤情况进展评价。4模块完毕对学习过程表现由任课教师进展打分,由班主任、年级部进展审核并向学生公示,最后上报教务处存档2、笔试仍是文化课程评价的重要方式。但

10、不只以最后的模块笔试成绩作为评定结果。五、评价结果的管理学期初教务处统一发放学习过程记录表,任课教师随时做好平时表现的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平时测验。每学期至少公布两次。1、模块完毕对学习过程表现由任课教师进展打分,由班主任、年级部进展审核并向学生公示,最后上报教务处存档。2、模块考试完毕按学分认定方法进展学分认定并公示,最后记入成长记录袋,由教务处统一管理。3、每学期期中考试完毕后,由班主任填写学校统一印制学生成绩及表现汇报单寄发给学生家长。4、学校统一组织的军训、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及其他活动完毕后及时评价,记入成长记录袋。5、学期完毕进展总评。包括任课教师评学生、

11、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班主任总评、家长评价,学生将一学期以来自己认为好的作品、作业、荣誉证书等一并装入成长记录袋。上交教务处统一保存。每学期均按以上六个步骤整理直到初中学习完毕。六、结果应用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是学生各级评优先进的必备条件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合格是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之一。3、普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学业修习汇总表将作为中招依据之一。普通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细目表根基性开展目标评价要素主要行为表现主 要 观 测 点表中所列内容仅供参考,学校可以根据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进展适当的增删。道德品质热爱祖国拥有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尊敬国旗、国徽,热爱国歌关心国家、家乡的建设1.以祖国

12、为荣,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2.没有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3.有为报效祖国而学习的远大理想4.了解国旗、国徽的含义,会唱国歌,不做有辱国旗、国徽的事情是非观崇尚科学,信仰真理明辨善恶,有正义感对事物或事件做出符合社会价值取向的合理判断1.不参加迷信活动,反对邪教2.以适宜方式报告他人的违法行为3.不盲从他人观点,能够独立思考,形成符合社会开展需要、适合自身特点的努力方向亲社会乐于帮助他人或集体,富有爱心尊重交往对象,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能服从集体决定不妒忌他人的成绩,能与他人共同分享1.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捐助的表现2.在帮助他人或集体时,可以不考虑奖励3.不侮辱、戏弄他人,不以他人的缺陷为取笑内容4.能

13、服从集体决定5.不妒忌他人的成绩老实守信没有欺骗他人的言行勇于践行自己的诺言负责任地完成所承担的任务1.无考试舞弊、抄袭作业等现象2.主要行为表现中的内容可以同时作为观测点公民素养社会责任关心时政自觉维护公共利益对个人行为负责对他人的违法行为能够做到及时报告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能够以适宜的方式予以劝阻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1.明了国家大事2.具有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3.遵守交通秩序,不闯红灯4.对他人的违法行为能够做到及时报告5.对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能够以适宜的方式予以劝阻6.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和表现记录遵纪守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遵守校规校纪1.上课出勤率2.无违纪记录3.不传播不良信息4.

14、不违反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文明习惯礼貌待人,语言、行为文明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设施无不良嗜好1.不讲脏话、粗话2.仪表整洁3.不破坏公共财物4.讲秩序,在公共活动中,不起哄、滋扰5.文明上网维护民族团结尊重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能与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1.积极参加民族团结活动2.能主动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尊重其习俗和生活习惯3.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4.能和身边的各民族同学友好相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自觉主动学习学习勤奋,努力抑制困难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注,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1.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2.学习勤奋程度3.学习不需要别人的催促学习兴趣能在学习中寻找快乐求知欲强,爱提问主动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并丰富自己的学科兴趣1.无厌学情绪2.经常并善于交流学习信息3.主要行为表现中的内容可以同时作为观测点学习习惯讲究学习策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善于反思与自我调整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善于收集和使用学习资料1.懂得使用工具书、参考书2.主要行为表现中的内容可以同时作为观测点创新意识善于观察,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能大胆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喜欢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2.对各种新鲜事物保持好奇心,并积极探究3.主要行为表现中的内容可以同时作为观测点交流与合作表达能力能运用普通话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运用普通话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