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产品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203566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乎产品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知乎产品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知乎产品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知乎产品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知乎产品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乎产品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乎产品分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品分析报告知乎目录前言2一、产品目标21.需求从哪里来22.目标用户是谁33.需求是否紧迫34.用户的痛是什么35.场景是什么36.需求解决了数据有何表现4二、产品定位41.目标市场上的定位42.营销中的利润如何43.竞争策略中优势如何4三、用户角度61.痛点是否解决62.功能是否完善6四、产品运营71.线上运营72.线下运营7五、未来趋势71.扩大知识范围82.知识属性划分不明83.用户自主运营84.减少领袖味,增加客观性85.看段子用户转化成写段子用户86.增加应景的话题9前言文档开头,我必须说明我对知乎的喜爱程度相当高,真正加入知乎答题后,又一次感受到知识带给人类的喜悦,不求回报帮助他

2、人的幸福感。以前一直在百度知道答题,没有在知乎答题的原因很简单,对某一个领域没有丝毫经验,不敢贸然的在知乎上不负责任的回答,而现在对广电行业的两年认知,让我有信心在这一个领域里帮助他人,从这一点就能看出百度知道和知乎产品定位方向的不同。我的观点是产品都是为用户服务的,一切的产品需求和运营也是围绕用户来展开的,所以我的产品认识一直都是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用户就是人,不在产品初期将产品对人的需求定位搞清楚,对产品日后的迭代会造成需求不清或者运营方向不明的问题。写到这突然觉得狗粮是怎么升级的,不能和狗交流,我怎么知道它喜欢吃的东西就是它最钟爱的?一、 产品目标知乎产品目标是用专业的知识做为连接陌

3、生人的纽带,用单向关注去获取领域大牛的深刻见解,以问题做为讨论的引子,挖掘出更高价值的答案。 1. 需求从哪里来知乎的需求来自哪里,来自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对知识的渴求欲、他人对自己的肯定等等,对应马斯洛需求理论就是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安全的需要是人类群居的一个重要表现,对于知乎的定位来说,人对知识的掌握是稳定社会地位的一个重要手段,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才有更强的安全感。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在知乎上答题,得到别人的感谢和赞同,无疑就是他人对自己的肯定,人最后的生活目标就是得到他人的肯定。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

4、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当一个人积累的多了,也就成为了行业的大牛,也就完成了自我实现。而抓住核心需求,对产品的运营以及建立产品壁垒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下会进行分析。2. 目标用户是谁本质的需求找到了,不难发现哪些人符合以上的要求l 社会地位较高l 对某一个领域有着深刻的见解l 希望实现自我价值l 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这些人也就是知乎的种子用户,即大牛们;而想成为以上这样的人,或者说由大牛们的魅力而吸引的用户,就是传播用户(发展中的用户)。3. 需求是否紧迫需求的重要性会随着人类的进步以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今天人们的重点渴求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求,而大部分的人更多的是精神文化的

5、需要,网络这一工具,更让人们具备了和自己领域中的高人们对话的机会。我需要精神文化的指点、我需要某个领域里高人的建议、我需要在我的领域里实现价值以上正是对应知乎的产品特点,而在相关竞品中,还没有针对这样的需求为核心的产品。问答类的产品好做,但是根据不同需求层次,对应出来的产品是截然不同的。4. 用户的痛是什么知乎的用户分为两类:一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大牛,二是为了成为大牛的小白们。大牛的痛在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平台去完成自我实现,在自我领域里没有追随者,无法将自己的思想传播开。小白们的痛是没有一个平台去得到大牛们的指点,即使得到别人的帮助但是答案可能是低质量的,对于自己的提升没有一个准确的目标。5.

6、 场景是什么产品使用前是什么样的用户场景。当你有问题,你有两种方式去找到答案,一是百度知道、问问等提出问题得到别人的回答,但是你无法确认你得到的是高质量的答案,或者一些领域方向类问题也不能得到权威类的解答,原因是百度知道的产品定位不同。二是在一些专业的论坛,论坛的特点在于垂直化,你可以得到精准的答案,但是由于垂直化,你无法熟悉其他领域的问题,或者只能得到该领域大牛的指导,得不到其他领域大牛们的想法,无法触类旁通。知乎使用后,通过用户的认证你可以得到高质量具有权威性的答案,而大牛们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自我价值的重视,回答的问题也不会不走心的随口一说。你的问题是开放的,可以得到其他人的看法,比如你

7、提出对电视4K的问题,一个精通玻璃面板的人给你了答案,4K+面板不就是小米电视吗?6. 需求解决了数据有何表现如何衡量是否解决了用户需求,这个问题比较离散化。比如活跃用户数量的提升、点赞答谢数量的提升、优质回答数量的提升、线下与领域牛人们的交流活动、用户第一时间对产品的选择、用户依赖程度等等。二、 产品定位1. 目标市场上的定位市场上问答式的产品比较多,通过对比可以找到知乎在市场上的定位。知乎和百度知道的区别。知乎百度知道探讨性精准式问答直接性发散式问答提问者:想得到权威性的回答答题者:得到他人的尊重提问者:想得到经验性的回答答题者:奉献、提高账号等级领域中高手答题,互动性强任何人都能答题,互

8、动性弱问题只是话题,针对话题来讨论问题的目的就是得到直接性的答案社区型百科型简单来说,知乎就是百度知道+论坛。2. 营销中的利润如何知乎未来可以投送广告、流量入口(和豆瓣一样,直接链接到你想购买图书的亚马逊,当当等)、和猎头合作、或者募捐(这个需要研究,国情还是不一样的)。不过现在知乎也出书了,这也是一种盈利方式,但是相比以上的方式显得要慢要传统许多。3. 竞争策略中优势如何在我看来,知乎的竞争来自问答平台和问答社区。通过以上比较,可以得出一个很有趣的结论,问答平台和问答社区的优劣势是相互对应的,这个也是平台和社区特点导致的。 知乎是兼顾了平台和社区的优势而建立的,所以它的竞争点就在二者优势的

9、升华。知乎的竞争杀手锏其实是用户之间的互动性,这个互动性是以问题做为核心,完成一个闭环。 提问者提出问题,感兴趣的人会对问题关注成为关注者,答题者会进行答题,而关注者会对问题进行赞同评选出优质的答案,有质量的提问和回答会在各个领域里,供所有人浏览。 以上这个环节,问答平台也会做到,但是接下来就是知乎独特的地方。提问者和关注者可以去关注答题者,而答题者赞同的答案、关注的问题、自己的答题也会在首页推送给那些关注者,这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说不定哪天就形成了互相关注。 闭环的好处:n 闭环的形式可以提高用户活跃度。n 追随答题者,通过问题可以系统的学习到相关知识。n 增加用户对知乎的黏性三、 用户角度1

10、. 痛点是否解决当你有专业的问题不知道问谁的时候当你对问题的权威性很重视的时候当你想得到经验的积累时候当你想和领域中的牛人们探讨时候如果以上情景出现让你第一时间想到了知乎,那知乎对用户的痛点就解决了。2. 功能是否完善当以问题为核心,用户做为节点完成一个闭环,知乎已经像F1一样一圈一圈的良性循环了。但还是有一些功能需要完善,完善方向可以参照我们当年是如何从课本上学习知识的。可以完善的功能:l 知识门类的概述l 专业名词的解释l 知识体系的搭建百科全书是对知识门类的概述,做为没有围墙的大学,让所有人都能找到想要知道的一切。权威词典是对词条进行解释,侧重于简单明了,方便快捷。教科书是核心教学材料,

11、目的很简单,通过自学教科书,通过专业考试。四、 产品运营1. 线上运营知乎的运营是建立在闭环上边,而其中的不少核心用户就是闭环中的催化剂,由他们推动这个闭环运作。除此之外,官方运营对社区净化、精华筛选、移动端上的推送、微博微信推广等等。2. 线下运营问答平台和问答社区对线下重视程度不高。平台缺少用户互动,没有建立一个忠实的用户群体;论坛缺少对知识的系统化,无法庞大的知识资源做为营销的手段。知乎最大限度上避开上面的缺点,于是知乎组织了线下用户的交流,出版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五、 未来趋势知乎在问答平台和社区的切入点很棒,剑走偏锋,拉开一个新的问答模式。但是其中还有些许缺点,或者是未来应该发

12、展的重点。1. 扩大知识范围和百度知道相比,知乎的知识范围还是不够宽广,虽然知乎的定位不能是生活助手类的问答,但是在一些领域上的空白还需要尽快填满。2. 知识属性划分不明知乎里有不少问题是搞笑无厘头的问答,这些问题本身不属于知识的范畴,和知乎高价值的问答原则相违背,但是缺少这些乐趣,就像机器运转没有润滑油一样,索然无味。 或者是保留这些问答,或者是开一个专栏,是个问题。3. 用户自主运营对糗百用户审核帖子的机制比较感兴趣,知乎做到极致的时候也应该靠用户对社区进行运营,因为知识领域的广度会让官方运营越来越力不从心,只能让各领域的用户去运营。知识量是大数据,而用户就是解决大数据问题的云平台。不过,

13、这一步是很难的,正如如果中国枪支自由那社会就乱了,一个问答社区由用户自己运营那最后的导向说不定是什么方向了。比如近几年的糗百也变得索然无味,净化这一环节没有做好。4. 减少领袖味,增加客观性在知乎里晃荡,发现了这样的一种现象。回答中容易出现领袖带队现象,一个大牛回答了,很多人都会跟随,这样原本无可非议。但是,这样会导致缺少了对问题的讨论,缺少对问题更深的分析。人会有这样的意识,看见第一个被人赞很多的大牛答案,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和大牛是相违背的,不再写出来,但可能他的答案又是另一个思考的方向。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需要的是百家争鸣。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思路不一样,问题的本身应该是客观的,不应该是一个人的舞台,摆脱领袖式的答题,多点不同的声音。领袖意识是把双刃剑,既可以活跃社区气氛,又可能打消他人答题的积极性,需要谨慎使用领袖意识。5. 看段子用户转化成写段子用户周围不少同学是在知乎上看段子,根本不会去写段子。这些用户当然是核心用户,只不过没有贡献只有付出,如果这一部分用户参与到贡献中,那社区会更加庞大活跃。是否可以根据这些人关注的话题、个人喜好等,官方进行干预,推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加入一些奖励机制,尝试将这些用户转化成既贡献又付出的忠实用户。6. 增加应景的话题根据社会的关注,加入一些话题,比如世界杯,首页加入世界杯的话题,让真伪球迷们在该话题下进行学习和讨论。 / 文档可自由编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