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2201543 上传时间:2024-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字典 高中语文论语选读第二单元(1115)同步测试卷(2007.8)班级 姓名 学号 题 次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得 分 一、 基础知识(30分,其中112每小题2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 A窥见(ku) 喟然(ku) 鲜为人知(xin) 斐然成章(fi)B狂狷(jun) 恸(tng)哭 博闻强记(qing) 侃侃如也(kn) C讪笑(shn) 莞尔(wn) 苦心孤诣(y) 自牖执其手(yu) D攻讦(ji) 赊(sh)账 恬(tin)不知耻 行行如也(hng)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斐然成章 循循善诱 和而不同 各安其份 B察言观色 过尤不及 仰之弥

2、高 博我以文C卓尔不群 升堂入室 鞭辟入理 折中主义D暴虎冯河 一层不变 别出新裁 集思广益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莫春者,春服既成 B. 女与回也孰愈 唯求则非邦也与C. 无所取材 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D. 闻斯行诸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4选出加点词解释不全正确的一项 ( )A仁者先难而后获(指先付出努力) 小大由之(遵循,遵从)B子路率尔而对曰(飞快地) 不得中行而与之(交往)C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吾与女弗如也(赞同,同意)D舍瑟而作(起身) 行行如也(刚强的样子)5.选出下列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B.

3、恶居下流而讪上者C. 季路问事鬼神 D. 如会同,端章甫6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 ( ) A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B风乎舞雩 秦伯说,与郑人盟C冠者五六人斯为美 知和而和D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不以礼节之7选出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两项 ( )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B可得而闻也 此言得之C与其媚于奥 于公伯寮D敬鬼神而远之 与人恭而有礼9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夫

4、子之言性与天道 B敬鬼神而远之C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D道之将废也与,命也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 以吾一日长乎尔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以吾一日长乎尔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A同,同 B同,不同 C不同,不同 D不同,同11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子行三军,则谁与?A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 风乎舞雩 B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服景伯以告C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异乎三子者之撰 D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不吾知也12下面四副对联中不适用于孔子的一副是 ( )A至圣无域泽天下 盛德有范垂人间 B万世文章祖 历代帝王师C先师功德垂青史 儒学精华照五洲 D尊王言必称尧舜 忧世

5、心同切孔颜13课文名句默写(任选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1)不愤不启, 。(2) , ,素以为绚兮。(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 ,欲罢不能。(4)子以四教: 、 、 、 。(5) ,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6)君子之于天下也, 、 ,义之与比。(7)礼之用, 。(8) ,小人同而不和。(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二、课内阅读(24分)(一)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416题。(12分)一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5)二子夏问

6、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38)三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1122)1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6分)告诸往而知来者( ) 美目盼兮 ( )素以为绚兮 ( ) 起予者商也( )闻斯行诸 ( ) 由也兼人 (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告诸往而知来者。 答: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

7、绚兮。 答: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答: 。16文段三中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从中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哪一个特点?(2分)答: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719题。(12分)“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8、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鼓瑟希 ( ) 为国以礼 ( ) 其言不让(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 18翻译下列语句(注意添加必要的关联词以疏通语气)(6分)异乎三子者之撰。 答: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答: 。唯赤则非邦也与? 答: 。19孔子为何要“与点”? (2分) 答: 。三、课外阅读(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2024题。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

9、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已。 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园场之所产;鸡豚之善,埘圈之所生。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殖之物也。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但家无盐井耳。今北土风俗,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江南奢侈,多不逮焉。 世间名士,但务宽仁;至于饮食饟馈,僮仆减损;施惠然诺,妻子节量,狎侮宾客,侵耗乡党:此亦为家之巨蠹矣。裴子野有疏亲故属饥寒不能自济者,皆收养之;家素清贫,时逢水旱,二石米为薄粥,仅得遍焉,躬自同之,常无厌色。邺下有一领军,贪积已甚,家童八百,誓满一千;朝夕每人肴膳,以十五钱为率,遇有客旅,更无以兼。后坐事伏法,籍其家产,麻鞋一屋,弊衣数库,其余财宝,不可胜言。南阳有人,为生奥博,性殊俭吝,冬至后女婿谒之,乃设一铜瓯酒,数脔獐肉;婿恨其单率,一举尽之。主人愕然,俯仰命益,如此者再;退而责其女曰:“某郎好酒,故汝常贫。”及其死后,诸子争财,兄遂杀弟。 (节选自颜氏家训治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