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2197021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4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教育精品)(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1、草原班 级姓 名使用时间主备人杨莉娟复核人审核人【教材简析】这篇文章是走进西部这个专题研究中的第一篇文章,是大作家老舍第一次来到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感受,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热情好客的内蒙古人民,都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完成整篇文章,首先描绘了一幅一碧千里而不茫茫,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奇丽的草原美景,接着描写了人们盛大热情的欢迎场面,最后是草原联欢、把酒话别的情形直至以“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结束全文。全文脉络清晰,行文流畅而且语言优美,既不失纯朴简练的语言风格,有呈现生动感人的气息。【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地毯、渲

2、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一、二自然段。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风光及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学习重、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受草原上的美景和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难点:品味优美语句,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学习此文激起了解西部的兴趣。【学法指导】读中感、读中悟、以读促思、以读促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在中国版图上找到内蒙古的位置、范围,并初步

3、了解有关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例如,服饰特点、生活特点。收集古今文人描写大草原的诗词、文章。通过展示图片和请去过草原的同学作介绍,加深对草原的感性认识。【学习时间】两课时【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文中出现的词语。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自然段。3、 按作者进入草原后所经历事情的顺序把握课文内容。4、 品读优美语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第1自然段,感受草原的美好。2、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3、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课 前第一课时【学案自学】一

4、、通读课文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 、自学生字,注意书写,并组词:( ) ( ) ( ) ( ) ( ) ( )毯渲勒 吟迂襟( ) ( ) ( ) ( ) ( ) ( ) ( ) ( )蹄貌拘 涯 羞涩跤 偏2、正确读写词语: 地毯 渲染 勾勒 低吟 迂回 马蹄 礼貌 拘束 羞涩 摔跤 偏西 天涯 一碧千里 翠色欲流 襟飘带舞3、查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境界 洒脱 迂回 拘束 一碧千里 4、注意以下多音字的正确读音:蒙( )古包 好( )客 同( )行 似( )乎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1、课文按( )顺序,描绘了 、 、 、 等动人的情景。2、你能用一个词概括出草原给作者留下

5、的印象吗?3、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4、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的句子是( ),我是这样理解的( )。第二课时【学案自学】 自学提示1、感悟草原风光的美朗读课文第一段:、 本段的中心句是 、 本段描写了草原的那些景物? 、 有感情的朗读第一段,说说那些语句写得美,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体会。、 通过读课文,我想象到了草原的美丽画面,我要尽情的说一说,并用词语来概括草原的特点是( )。、 这一自然段老舍先生用了情景交融的方法来抒情,抒发了 感情。 我要通过朗读来好好品味。直抒胸臆的句子是:借景抒情的句子是:6、练习背诵第一段自学提示2、初入草原感受洒脱之美“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

6、达目的地。 ,隐隐有鞭子的轻响。” 自学提示3、深读悟情,感受“美丽的蒙古人”(1) 读课文第2至第5自然段,如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认为应该用那个词?(2) 你从哪些语句可以感受到?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3) 有感情的朗读感受最深的句子。(4) 你能否想象一下当时的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自学提示4、朗读最后一段:(1)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的句子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2)此时如果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如果你就是汉族同胞,你想说什么?自学提示5、 朗读全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

7、间?说说理由。课中【小组合作】 交流自学的内容,整理疑难。【班级展示】一、通读课文遍,利用字典自己学会字词: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质疑探究】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小组内自主质疑,探究,解疑,如解决不了,全班共同探讨。【自悟自得】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第一课时【测评反馈】1、我能把字写漂亮:(20分)go g l tn ru mi xun rn d yn q l hu wi( )( ) ( )( ) ( ) ( ) ( )s tu y hu j ch m t l mo j sh xi s( ) ( ) ( ) ( ) ( ) ( ) ( )shui jio tin y jnpio

8、diw cusyli( ) ( ) ( ) ( )2、课文按( )顺序,描绘了 、 、 、 等动人的情景。表现了草原的 、 、 。第二课时【测评反馈】 1、本文是作者( )第一次访问蒙古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那( )的草原风光,那( )()()的动人情景,那()()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记。全文表达了赞美了。阅读第一段,回答问题: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9、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用画出本段的中心句。()文中写了哪些景物?()()短文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根据划线句仿写: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课 后第一课时【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今后你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第二课时【课后反思】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为自己的表现如何?你有什么收获

10、?课 题2、丝绸之路班 级姓 名使用时间主备人杨莉娟复核人审核人【教材简析】丝绸之路是走进西部系列教材中的另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以独特的视 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说明了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还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往来的、沟通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体现了丝绸之路在中西方国家的经济、贸易、文化的伟大的历史意义。【学习目标】1读准9个生字的读音:矗 凹 戎 循 鸵 匕 贸 芝 奂。读读记记“矗立、凹陷、戎装、循环、守候、鸵鸟、匕首、商贸、芝麻、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天高气爽、不计其数、浩浩荡荡、崇山峻岭、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美轮

11、美奂”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了解西部灿烂的历史,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 4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交流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体会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激发起了解西部历史的兴趣。难点:了解丝绸之路的价值所在。 【学法指导】 读中感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学习准备】 搜集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学习时间】 一课时【学习过程】课 前第一课时【学案自学】(一)自由读课文,读准以下生词,注意加点字的读音:矗立 凹陷 戎装 循环 鸵鸟 匕首 商贸 芝麻 美轮美奂(二)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精神饱满、栩栩如生、天高气爽、不

12、计其数、浩浩荡荡、崇山峻岭、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美轮美奂”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意。(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四)默读课文,思考:“丝绸之路”是一条什么样的路?在课文中寻找一句合适的话来说明。(五)1、默读课文213段,体会中国使者的话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我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呀!学习提示:从文中找到合适的句子体会中国使者为什么称它为“伟大的路”?如:“友谊之路”: “经济之路”: “文化之路”:2、分角色朗读211段(六)说说“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用课文中的话: 用自己的话概括的说:(七)体会写法感读课文、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你体会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体会一下文章的首尾与中间一部分的联系。(八)结合资料,深入了解: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课 中【小组合作】学生把自学所得进行小组内交流 要求:在组长的组织下,针对问题,展开学习讨论,人人发言,互帮互学。【班级展示】展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