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960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墩上初级中学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进一步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本学期开始,实施量化的方法在全校开展创建“文明班级”评比活动。每周一以得分汇总通报,每月评比一次,每周累计得分达到第一、二名的班级授予“文明班级”的称号。 二、文明礼仪班级评比细则 仪容仪表 1、上学期间学生穿着要整洁,周一穿校服,不穿拖鞋,不准披衣散扣。 2、男同学不留长发,女同学不能披头散发,必须把头发扎起。 3、校园内随

2、时随地检查。 爱护公物 故意损坏桌子、凳子分别扣1分。 故意损坏电视机和教室工作台、电脑等,视其损坏程度扣110分,并取消当月文明班评比资格。 学生、教师离开课室,多媒体、灯、风扇、电源要及时关闭,不及时关闭的发现一次扣1分。 班貌卫生 为了保障教师、学生健康,使大家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各班要坚持对教室和环境区进行每天两扫,每周一扫除;具体要求: 1、地面:室内、走廊地面保持整洁。做到无纸屑、无笔屑、无痰迹等污物。(2分) 2、墙壁:室内、走廊墙壁要保持整洁。做到无手印、无鞋印、无蛛网等印迹。(1分) 3、桌椅:教室内课桌椅的排放要做到排行整齐,做到无刻画,抽屉无垃圾,损坏的要及时修理

3、,教学平台要保持内外整洁,粉笔及粉笔刷装在盒子内。(1分) 4、窗户:各室窗户上玻璃和防盗网要保持洁净、无积灰;学生放学离班前及时关好门窗。(1分) 5、黑板:教室前黑板每天下午放学后要用水擦净,每日清理黑板槽内粉笔灰。(2分) 6、各班内的垃圾要及时清倒,做到垃圾不过夜。(1分) 7、清洁用具:教室内的清洁用具要定点安放;摆放整齐、雅观。(1分) 8、每天检查2次,早读、下午放学后各一次。 加分: 1、主动拾起公共场所的垃圾,报值日生加1分/人; 2、举报其他人不讲文明行为,报值日生加1分/人; 早、午读: 早读、午读纪律好,无逗打嘻闹的行为。 有班干部负责。 声音宏亮,读书风气浓。 早操、

4、升旗及队列 出操、升旗及到功能室上课等列队的要求 a、集合迅速 1、出操、升旗时,在铃声响后1分钟内在教室门前整好队伍,由班干部自行组织,体育委员按要求整队,做到快、静、齐。 2、到功能室上课时,要在预备铃之前将队伍在教室门前集合好。上课铃之前科代表将队伍带到功能室,音乐课和电脑课要将鞋子按规定摆放整齐后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3、体育委员在集合队伍时要按照统一的口令整队。 b、队列整齐(1分) 在队伍行进中,要做到整齐化一,无打闹、追逐、喧哗、插队等现象。 c、动作规范(2分) 出操、升旗到达场地后,体育委员按要求将队伍整好。不能随便讲话,搞小动作。在做操和升旗中要按照要求,统一标准,动作规范严

5、格要求。 d、礼仪(2分) 1、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佩戴好红领巾或校徽。 2、脱帽肃立,奏国歌时,面向国旗行队礼,不得交谈、起动或做其它动作。 文明礼貌 在课堂起哄、打架、怪叫,在任何场所做危险运动现象的一人扣2分。 预备铃响后在教室外逗留者,每人每次扣1分。 课间追逐打闹的,一次扣2分。 4. 见到外来领导、老师不会敬礼问好的,酌情扣分。 、安全 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凡出事安全事故的班级,当月的安全分为零,并取消当月文明班的评比资格,学校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责任大小,裁定该班期末能否评文明标兵班,凡知情不报,故意隐瞒事实者一律不能评文明班,并追究其责任。 安全事故的界定:凡因管理不善

6、造成家长投诉或造成学生要送医院就医,有损学校声誉的事故。 加、扣分 1、做好人好事受社会表扬的,视情况由学校给予加分。 2、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巡查评价加分,或扣分。 评选办法 根据各班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礼仪班级5个。 篇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实施方案(附表格) 文明班级评比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校的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的形成,进一步调动班主任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从本学期开始,实施量化的方法在全校开展创建“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二、文明礼仪班级评比细则 仪容仪表

7、1、上学期间学生穿着要整洁,穿校服,不穿拖鞋,不准披衣散扣。 2、男同学不留长发,女同学不能披头散发,必须把头发扎起。 3、校园内随时随地检查。 爱护公物 1、故意损坏桌子、凳子分别扣5分。 2、故意损坏电视机和教室工作台、电脑等,视其损坏程度扣1020分,并取消当月文明班评比资格。 3、学生、教师离开课室,多媒体、灯、风扇、电源要及时关闭,不及时关闭的发现一次扣2分。 班貌卫生 为了保障教师、学生健康,使大家有一个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各班要坚持对教室和环境区进行每天两扫,具体要求: 1、地面:室内、走廊地面保持整洁。做到无纸屑、无笔屑、无痰迹等污物。(2分) 2、墙壁:室内、走廊墙壁要保持

8、整洁。做到无手印、无鞋印、无蛛网等印迹。(1分) 3、桌椅:教室内课桌椅的排放要做到排行整齐,做到无刻画,抽屉无垃圾,损坏的要及时修理,教学平台要保持内外整洁,粉笔及粉笔刷装在盒子内。(1分) 4、窗户:各室窗户上玻璃和防盗网要保持洁净、无积灰;学生放学离班前及时关好门窗。(1分) 6、各班内的垃圾要及时清倒,做到垃圾不过夜。(1分) 7、清洁用具:教室内的清洁用具要定点安放;摆放整齐、雅观。(1分) 加分: 1、主动拾起公共场所的垃圾,报值日生加2分/人; 2、举报其他人不讲文明行为,报值日生加2分/人; 早、晚修: 1、早读、晚修纪律好,无逗打嘻闹的行为。 2、有班干部负责。 3、读书时声

9、音宏亮,读书风气浓。 早操、升旗及队列 出操、升旗及到各功能室上课等列队的要求 a、集合迅速 1、出操、升旗时,在铃声响后1分钟内在教室门前整好队伍,由班干部自行组织,体育委员按要求整队,做到快、静、齐。 2、到功能室上课时,要在预备铃之前将队伍在教室门前集合好。上课铃之前科代表将队伍带到功能室,音乐课和电脑课要将鞋子按规定摆放整齐后进入教室准备上课。 3、体育委员在集合队伍时要按照统一的口令整队。 b、队列整齐(1分) 在队伍行进中,要做到整齐化一,无打闹、追逐、喧哗、插队等现象。 c、动作规范(2分) 出操、升旗到达场地后,体育委员按要求将队伍整好。不能随便讲话,搞小动作。在做操和升旗中要

10、按照要求,统一标准,动作规范严格要求。 d、礼仪(2分) 1、参加升旗仪式,衣着整洁,少先队员佩戴好红领巾或校徽。 2、脱帽肃立,奏国歌时,面向国旗行队礼,不得交谈、起动或做其它动作。 文明礼貌 1、在课堂起哄、打架、怪叫,在任何场所做危险运动现象的一人扣2分。 2、预备铃响后在教室外逗留者,每人每次扣1分。 3、课间追逐打闹的,一次扣2分。 4、见到外来领导、老师不会敬礼问好的,酌情扣分。 、安全 1、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凡出安全事故的班级,当月的安全分为零,并取消当月文明班的评比资格,学校根据其影响程度和责任大小追究责任。 2、安全事故的界定:凡因管理不善造成家长投诉或造成学生要送医院就医

11、,有损学校声誉的事故。 加、扣分 1、做好人好事受社会表扬的,视情况由学校给予加分。 2、值日领导、值日教师巡查评价加分,或扣分。 评选办法 根据各班开展情况和效果表彰文明班级6个。 篇三:中学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中学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文明班级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班级管理考核细则 一、指导思想 为发挥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指导作用,调动班主任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班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树立“我为班级添光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强化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实施规则 1.全员育人,全员管理原则:量化管理细则的管理者是

12、二中所有教师员工,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对学生教育的责任。 2.首遇教育原则: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有责任在第一时间发现违纪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3.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每位教师对学生本着教育第一,教育为主的原则,关注学生成长。 4.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及时反馈,公开透明原则。值班人员及老师做到公平,公正不歪曲事实,并做到一视同仁。 三、考核项目 1遵章守纪 2.学风成绩 3.卫生保洁 4.文明礼仪 四、考核办法及班津发放 1.由学生会及值日组全体成员具体负责考核工作 2.每班每天原始100分,考核采用扣分,加分相结合的办法,按考核分从高到低排列名次,当月公布结果,并放大张贴。 3班津发放办法 各班每月保底津贴60元。第一名100元,第13,14,15名各60元,2-12名浮动津贴计算办法如下:班津=20+6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