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1958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4.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学习资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传递函数是一种反映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与( )无关。A、输入量形式B、系统元件结构C、系统元件参数D、系统特性2. 阶系统时间常数T与输出响应调节时间之间关系的为()。A、时间常数越大,调节时间越小C、 时间常数越小,调节时间越小B、时间常数不影响调节时间D、时间常数与调节时间无关3.开环传递函数为1的系统,S(5S + 1)(S +1)其系统型别为()。4.A、 0B、 1C、 2D、 3设单位负反馈系统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S(寸,则闭环传递函数为)。1s (s + 1)C、s 2 + s + 1 s(s + 1)5. 如果闭环极点全部位于左半复平面,则系统存在()。A、开环系统不

2、稳定B、开环系统稳定C、闭环系统不稳定D、闭环系统稳定6. 阶制系统0 (S)=,在阶跃信号作用下输出值进入到2%稳态误差带的时间t为S + 2s( )。A、 3sB、 2sC、 1.5sD、 1s7.8.9.在二阶系统中,引入比例微分环节改善系统稳定性,主要使系统A、固有频率减小B、固有频率增加C、阻尼比减小D、阻尼比增加某1 型开环系统,其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在低频段的斜率应为A、 -20 dB/decB、 0dB/dec C、 20 dB/dec对I型单位反馈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A、 1/( 1+K) B、 1/KC、00若系统的幅值裕度分贝值为零,那么其相角裕度应为

3、A、y =-18 0oB、Y =00C、y =45o11.一个最小相位的开环系统,其幅相曲线不包围(-1, j0)10点,)。)。D、)。-40 dB/decD、 0)。D、 y =1800 则闭环系统()。A、稳定B、不稳定C、稳定性不确定 D、有可能稳定12. 通过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能够()。A、提高系统稳定性B、提高系统快速性C、减小系统稳态误差D、有可能稳定13. 对于二阶系统,当存在 =0情况时,系统时域响应为()。A、等幅振荡过程B、非周期过程C、发散振荡过程D、衰减振荡过程14. 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5+ 3S4+ 12S3+ 24S2+ 32S+48=0,则该系统()。A

4、、稳定B、有可能稳定C、稳定性不确定D、不稳定15. 开环传递函数为丄 的一阶系统,其输出达到稳态值95%时的调节时间为()。S + 3A、 0.5sB、 1sC、 1.5s D、 0.2s16. 传递函数是一种反映输入与输出关系的数学模型,该定义局限于( )。A、线性系统B、非线性系统 C、输入量形式D、多变量系统17. 开环传递函数为1的系统,其开环增益为( )。(5S + 1)(S +1)A、 5B、 1C、 0.2D、 0.5118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前向通道传递函数为,则闭环传递函数为()。sA、B、C、D、19闭环系统稳定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A、开环系统稳定C、闭环极点全部位于左半复

5、平面)。B、特证方程的所有系数符号为正D、闭环极点全部位于右半复平面20在控制系统中,引入微分环节改善系统特性,主要利用了其具有()的特点。A、咼频幅值衰减的特性B、高频幅值增加的特性C、相角滞后特性D、相角超前特性21. 对I型单位反馈系统,在单位阶跃输入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A、 1/ ( 1+K) B、 1/KC、 aD、022. 利用劳斯判据列写劳斯表出现全零行表明系统可能存在一对( )。A、共轭虚根B、相同正实根C、相同负实根D、不确定根K23. 开环传递函数为G (S) = $ +1),则幅相特性曲线的起点即频率3 =0时为()。A、正虚轴无穷远处B、负虚轴无穷远处C、负实轴无穷

6、远处D、正实轴无穷远处24.已知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5 + 3S4 +12S3 + 24S2 + 32S + 48 = 0,则该系统()。A、稳定 B、有可能稳定C、稳定性不确定D、不稳定)。25. 一个二阶振荡环节的幅相曲线在频率为3时的幅频值为,则谐振峰值为(n2A、aB、C、 1D、26. 一般开环系统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着闭环系统的( )。A、抗干扰性能B、抑噪性能C、动态性能 D、稳态性能TS +127用传递函数为G (S) =, aVl的校正环节进行的串联校正是()。C aTS +1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C、相位滞后一一超前校正D、相位超前一一滞后校正28在控制工程实践中

7、,若主要用来改善系统稳定性和增加系统阻尼,则控制器一般采()。A、 PB、 PDC、 PID、 PID29. 开环传递函数为G(S)二32)S 3(S 十 2)A、 -2, xB、 0, x30. 相角裕度为零的系统,其幅值裕度值为(A、h 二B、h =1dbdb,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C、31D、-x, -2C、 -2, 0)。h =0 db)。D、反映二阶振荡系统平稳性能的指标是(A、 峰 值时 间若系统值裕度A、h =-20dB调 节 时 间 度 为00)。D、hdB=40 j0)点,C、稳定性不确定34. 若需要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则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为(A、提高系统稳定性B、提高系

8、统快速性C、增加系统开环增益D、减小系统开环增益35. 若需要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则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为(A、减少系统积分环节的数目B、减小系统开环增益C、增加系统型别D、减小系统型别32.33B、 上 升 时间的相分贝B、h =0dBC、裕为D、角值C、h =20dB超调量则其如果一个开环最小相位系统的幅相曲线包围(-1A、不稳定B、稳定dB ,则闭环系统ID、有可能稳定)。)。)。1. 增大或提高开环传递函数中的开环和是减小系统稳态误差的主要措 施。2. 离散系统中,零阶保持器具有、和时间滞后三个特性。3. 按照绘制根轨迹的法则,根轨迹的每一分支应起于开环,终于开环。4. 在典型输入信号作

9、用下,稳定系统的时间响应可以分为和 个过程。5. 复合校正一般可分为按补偿和按补偿两种方式。6. 线性系统在正弦信号作用下,系统稳态与之比对频率的关系称为幅频特性。7在无源串联校正中,如需要系统具有快速性,则应采用校正;如需改善稳定精度,则采用校正。8传递函数是指线性系统在零状态下,系统量拉氏变换与量拉氏变换之比。9. 一般系统带宽越大其响应速度越系统对于高于带宽频率的输入信号呈衰减。10. 离散系统中,零阶保持器具有、和时间滞后三个特性。11 微分环节的显著特性表现 性和能改善系统的性。12. 开环系统某一参数 到变化时,其闭环极点在S平面上的变化轨迹为根轨迹。13. 基本控制规律中, 控制

10、规律可以增加系统的程度,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系控制规律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改善系统的稳态性能。1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主要是由环节和环节来确定。15. 在PID控制规律应用中,通常应使I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低频段,以提高系统稳态性 能;而使D发生在系统频率特性的高频段,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16. 所谓自动控制,是指没有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外加的,使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统称被控量)的某个工作状态或参数(即被控量)自动地按照预定的规律 运行。17. 控制系统按照输入量形式可以分为恒定、和三种控制系统。判断正误1. 不同物理结构的系统,其传递函数也一定不同。( )2. 在系统中引入积分环节虽可以消除稳态误差,但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3. 列写劳斯判表时,若出现全零行情况,表明该系统非临界稳定。()4. 对于二阶线性系统 当阻尼系数0 0 ),要求(1)概略绘出3由 T+8的幅相曲线(Nyguist图);(2)依据该幅相曲线判断 闭环是否稳定。K(1)A (3)=甲(3)二18。- tg -1233 2 J1 + 43 2,K(或令s _ j3 , G(丿e) (j3)2(1 +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