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191542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高三地理上学期限时训练10(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2019.4限时训练(十)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为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图中的MP、MQ为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12题。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60E B20N,120EC20S,0 D20N,1802此日可能在A11月 B1月 C5月 D7月下面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年降水量和一月份平均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根据等值线分布规律分析,图中甲地的降水量不可能是 A400毫米500毫米之间 B500毫米600毫米之间C600毫米700毫米之间 D700毫米800毫米之间4该图乙处形成

2、多雨中心的原因是 A夏秋季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B6月份,准静止锋长期停留该地C七、八月份该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D该地常年地处迎风坡,空气上升冷却降水多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阴影表示海洋),回答56题。5若某人在甲地观看海上日落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3时,则有关该日的描述可信的是 A开普敦正处于温和多雨的季节 B孟买受西南季风影响,正值雨季 C该地沿海船只启航时遇大雾天气 D该地当日出现白夜现象6图中反映出该国海岸非常曲折,有众多的岛屿和深入内陆的狭长海湾。形成这种海岸特点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板块挤压C冰川侵蚀D地壳下陷读某城市A及附近区域图,回答79题。7下列城市的形成区位与A相似的是 A

3、.天津 B.石家庄 C.休斯敦 D.芝加哥8关于城市A所在区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高温少雨 B.地形崎岖,多高原山地 C.海洋性气候显著,全年温和多雨 D.沙漠广布,多内流河9A城市所在国家 A.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发达 B.钢铁工业为其主导产业,资源能源丰富C.僧侣众多,佛教盛行 D.经济作物以黄麻生产为主,是世界上优质黄麻的主要产区读“西安市人口地域圈层结构图”及表格资料,回答1011题。西安市各圈层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的净变表(19822000年)圈层净增减人口比例(%)净增减人口密度(人/km2)19821990年19902000年19821990年19902

4、000年市中心区13.0912.0631002776内圈25.9730.6623333754中圈20.2952.763921334外圈1.582.76122310西安市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是 市中心区人口减少 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大 外圈人口低速增长 内圈和中圈人口密度增长缓慢 外圈人口密度快速增加 内圈和中圈人口快速增长A. B. C. D.11根据人口分布变化的特点,目前形成西安市主要住宅区的是 A.市中心区和外圈 B.市中心区和内圈 C.中圈和外圈 D.内圈和中圈二、非选择题12. 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图示区域城市兴起与规模扩大的主要区位

5、条件。(2)简述图示L地区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13图10示意为朝鲜半岛一月等温线分布,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f(1)朝鲜半岛北部m地和南部n地的一月温差为 。(2)图中f地的一月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东、西两地 (高或低),形成此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3)从朝鲜半岛的自然条件考虑,在该半岛不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在下面提供的甘蔗水稻玉米大豆亚麻五种作物中,选出一种填写序号即可。),其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 (4)依图指出朝鲜半岛东、西海岸地带突出的自然差异。AB DC CC AAD C D(1)22(2分)(2)低(2分)地形地势(2分)(3)(2分)热量与光照(2分)(4)海岸线西海岸曲折,东海岸较平直;地势西海岸低缓,东海岸陡峻。(4分)(1)(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国家政策,铁路修建,移民及人口规模扩大。(4分)(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空气湿度大);地势低,水流不畅;冻土层为隔水层不利水的下渗;凌汛使河水泛滥,溢出河道成淤水。(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