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人”故事的启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912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季人”故事的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季人”故事的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季人”故事的启示通信信息所在孔子的老家曲阜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啊?”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就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啊!”他心想:你大概要出什么奇怪的问题吧?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你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孔子的学生心想自己这次赢定了,于是准备带客人去见老师孔子。正巧这时

2、孔子从屋里走出来,学生上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呀?”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办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客人走了以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孔子:“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你怎么说三季呢?”孔子说:“你没有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读完这则故事,我们每个人从中得到的启示肯定各不相同。我本人领悟到的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做好“三季人”,努力成为 / “四季人”。 什么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人对

3、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是达成理解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换位思考有什么作用?换位思考是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佳润滑剂。在一个团队之中,只有换位思考,才可能增强凝聚力。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换位思考的能力是能否成功进行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实社会中,因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各自的价值观、信仰、思维模式、理念无论是先天形成还是后天影响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导致各自的性

4、格特征、言行举止都会有所不同;现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我们在生活中,在工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看问题的侧重点与角度皆不相同,于是我们每个人就都有自己认同的原则、标准以及思维模式。也正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不同,而人性中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共性,所以现实中在所难免的会有某些不同意见的存在。生活中也一样,一个矿泉水的瓶子,有人说它是长的,这是对的,因为你从纵向看;有人说它是圆的,也是对的,因为他从瓶底看。还有,开车的人和坐车的人特别是会开车的坐车人经常会为道路行驶问题发生口角,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工作生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意见不统一或分歧的地方需要争论,

5、这时我们应该认真思考,我们坚持的观点是否确实有道理,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再下结论。我们院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较多,习惯于坚持自己的看法的共性较强,但我认为任何观点、方法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切不可太较真,得理不让人,也别以为自己的想法就一定是完美无缺的。理解别人,学会包容,才能完善自我。人非圣贤!人毕竟时间精力有限,各自所理解的、学习的知识也很有限,所以不会有完全的圣人与全才产生,因而难免在某些地方处于“三季人”的尴尬境地,也可以这么说,我们生活中在所难免会遇到很多“三季人”,同时我们自己也在不停地扮演“三季人”。“三季人”是一种社会现象,我们只能善意地议论他,没有必要对此冷嘲热讽,毕竟有时我们自己

6、免不了也会扮演“三季人”的角色。我们要从“三季人”这个故事里面,吸取到对我们生活和工作有用的东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多一点谦虚谨慎。我们院设计、咨询、监理、施工等系统各有各的差异,每个系统内各专业、各阶段又有不同,因此我们首先要努力成为某一方面的相对全才。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延年益寿!相对来说做一个“三季人”并不可耻,但我们要努力去探索第四季,除了向书本学,更需要我们多跟超越自己的“四季人”沟通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交友胜似我,似我不如无”的道理。而此中胜似我的友,并非什么都比我强,我们需要记住的是,任何人身上都有你可学的优点,只要他身上某一点值得学习,那他就是胜似你的友。我们要努力成为本部门、本单位的“四季人”,成为我们院的“四季人”。很多人笑话“三季人”,不能容忍“三季人”,同时又在极力避免自己做“三季人”,其实大家都是“三季人”,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三季人”,把自己知道的三季搞清楚,而后虚心学习,努力去认知第四季。只有不满足于现状,知道学无止境,才会把自己造就成一个相对的“四季人”。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