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9105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除尘器课程设计报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班级:学号:时间:2021年5月13日-19日指导教师:XX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待除尘电厂基本情况某电 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 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累年平均气压:1011.0hPa累年最高气压:1038.9hPa累年最低气压:986.6hPa累年平均气温:17.6C极端最高气温:40.9C极端最低气温:-9.9C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NW)风出现频率为 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

2、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 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 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电厂烟气情况:烟气量 Q=500,000m3/h (工况)废气温度 tj=350-400Ctc=330-370C含尘浓 度C=5-10g/m3(工况)煤挥发分A=26. 6%(烘煤时)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成分 SO2SO3O2N2H2O 组成 10-120.1-0.32.7-377.6-808-9 粉尘粒径分布粒径 20-2515-1010-88-66-44-22-1 0 时),加大极间距合理,反之不合理。b=(m+1)AbAb

3、是施工误差和极板积灰产生的误差之和,可取25mm40mm, m 一般为4b5之间。所以b=(4+1)40=200mmb=(5+1)40=240mm因此极板的板间距为400mm 480mm。美国南方研究所推荐的最大板间距为457mm,李秋兰等人推荐的最大板间距 不超过500mm。这里取极板间距为400mm。(3) 电晕线的线间距(2c)电晕线的线间距对电晕电流的大小会有一定影响, 电晕线距太小,由于屏蔽作用,电流值降低,甚至为零;电晕线距太大,电流密度降低,影响除尘效率。经试验,最佳线距与电晕线 的形式和外加电源有关。一般取0.60.65倍的通道宽度为宜。当极间距为400mm 时,线距取240m

4、m。(4) 粉尘的驱进速度粉尘的驱进速度与很多因素有关。因此,驱进速度的 确定,既复杂又十分重要。依据煤质和灰理化分析,依据用户对电除尘器的要求 和类比计算,考虑在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时所应采取的有利于提高驱进速度 的措施,综合分析,驱进速度按下式计算3=9.62kS0.625式中3一驱进速度, cm/s;S一煤的含硫量,%;K一平均粒度影响系数。表3-1粉尘粒径分布粒径20-1515-1010-88-66-44-22-K1总计平均值 17.512.597531.5 V 0.5 含量 2.24.62.614.127.941.36.01.1100%a 平均 =W1a1+W2a2+-W8a8100=5式中W1,W2粒度为a1,a2组成的百分比;a1,a2一粒度平均粒径。表3-2平均粒度影响系数a平均101520253035k0.90.9511.051.11.15用内 插法求得 k=0.85,S=0.5%3=9.62kS0.625=9.62X0.85X0.50.625=5.3cm/s 但 是,实际上用户所要求的除尘效率是选取驱进速度时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 说,用户要求的效率越高,选取的驱进速度越小。一般情况下驱进速度的设计值 是根据经验选取的。当板间距取300mm时,驱进速度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