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190431 上传时间:2023-02-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任务书培训资料(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 录前言3第一章 工程概况4 1.工程简介4 2.建筑概况4 3.结构设计概况4第二章 施工方案51.施工顺序与流向51.1 基础的施工顺序与流向51.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与流向5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62.1地基基础的施工流程62.2基坑降水62.3基础混凝土要求62.4施工机械配备72.5土方外运及渣土垃圾处置措施72.6基坑监测73.主体工程施工方案93.1测量总则93.2模板工程103.3钢筋工程123.4混凝土工程143.5砌块工程173.6上部结构屋面防水施工173.7脚手架工程184.装饰工程施工方案184.1施工步骤184.2装饰施工205.分部分项工程技术措施215.1测

2、量工程215.2模板工程225.3钢筋工程225.4混凝土工程225.5砌体工程235.6脚手架工程235.7装饰工程24参考文献25鸣谢26附录27前言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为解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全局问题的,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安排好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施

3、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包括四项基本内容: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有关劳力,施工机具,建筑安装材料,施工用水、电、动力及运输、仓储设施等暂设工程的需要量及其供应与解决办法。前两项指导施工,后两项则是施工准备的依据。 实践证明;只有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能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和施工规律,并能得到认真贯彻执行,施工可以有条不絮的进行,否则就会出现盲目施工的混乱局面,导致工程质量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一章、 工程概况一. 工程简介工程名称: 上海建峰学院实验楼建设单位: 上海建峰学院设计单位: 上海众谊建筑设计有限

4、公司监理单位: 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二. 建筑概况(1)本项为上海市宝山区建峰学院实验楼,该地块位于学校规划地块内,南侧为篮球场,西侧为道路,北侧是宿舍楼。是原平房教室旧址。(2)总建筑面积为1880m,占地面积为710m。建筑物共3层。实验室底层室内地坪相对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50m,室内外高差为0.45m。(3)本工程为三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4)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二级。(5)基础为独立基础,主体为框架结构。三. 结构设计概况1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

5、。2本工程采用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等级为三级,设防烈度为7 度。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混凝土等级为C30。4钢筋采用HPB300、HRB335级钢筋,埋件锚筋采用Q235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吊钩采用HPB300级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5. 除注明外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垫层混凝土采用C10,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为35mm。6. 除注明外条基下设置100厚混凝土垫层。7. 基础梁配筋按倒梁设置,悬臂端按构造设置弯起钢筋。8. 基础地面标高必须在老土下100mm。 第二章、施工方案1.施工顺序与流向1.1基础的施工顺序与流向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场地平整浇筑垫层支模

6、板基础钢筋绑扎独立基础浇筑拆模混凝土养护1.2主体结构施工顺序与流向2.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2.1地基基础施工流程 根据本工程结构设计要求,地层土性描述:第一层为杂填土,厚1.01.5m;第二层为戈壁土,厚23m;第三层为卵石层,承载力特征值fak=350kPa。基础选用类型:采用独立柱基础,基底标高为-5.10m。所以采用基坑四周以1:0.5坡度放坡一次挖至基础底部。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自卸汽车运土,运距1公里,机械平整场地,填土碾压(内燃压路机)。2.2基坑降水 由于基坑开挖不深而且土层较好且不复杂,所以选用明排水法。沿基坑开挖的四边开挖低于基础深1m宽为1m的条形坑用于向上排水。排水

7、天数为10天。 -5.1m基坑降水剖面图土0.0001:0.52.3基础混凝土要求钢筋混凝土基础底面应作强度等级为C10的100mm厚混凝土垫层,垫层宜比基础每侧宽出100mm。钢筋混凝土基础保护层厚度,有垫层处40mm,无垫层处70mm,与土壤直接接触外侧无建筑防水作法的钢筋混凝土挡土墙、柱在室外地面下部分保护层厚度均应向外侧增加到40mm(即构件断面加大,钢筋仍是原位不动)。2.4施工机械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以及本工程的总体工期计划安排,开挖基坑采用2台1m3正常臂长的反铲挖掘机,一台在上部装车,一台于下面收底整平。本工程基坑开挖施工阶段主要机械配备如下表所示。序号名 称规格(型号)单位数

8、量备 注1反铲挖机1m3台22土方车辆5 2.5土方外运及渣土垃圾处置措施为确保文明施工,本工程在土方开挖、外运、建筑垃圾的清运、场内积水排放、周边道路保洁等作为文明施工的措施来严格控制。在土方开挖前选择有相应资质的土方施工队伍、建筑垃圾清运队伍,并会同有关分包单位到当地渣土管理办公室、市容管理办公室等管理机构处办理施工前的有关手续。在施工时落实道路保洁、场内保洁的专职人员和相应的措施,督促土方车辆不得超载,不得装载太湿的稀泥,防止土方、垃圾在运输过程中滴漏、散落;在工地大门口设置清洗池,用高压水枪对土方车辆的轮胎进行清洗,确保轮胎清洁后方可把运土车开出工地大门;在工地大门口向外200m铺设麻

9、袋作为道路保洁措施;在工地大门口向外500m范围内安排道路保洁人员及时清扫保洁。土方运输时,尽量少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夜间运输时禁止使用该门。2.6基坑监测2.6.1、施工监测依据和方法(1)相关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资料(2)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序号名 称备注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基坑工程施工监测规程DG/TJ08-2001-2006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2.6.1.1坑外地表垂直位移在基坑周边布设9组坑外土体地表沉降测点,以确认基坑开挖的环境影响范围。每组设测点5个,共计45个测点,同组测点间距为分别为2m

10、、7m、10m、15m,离基坑最近点距离基坑外边缘1m,测点编号为的T1-1T1-5,T9-1T9-5。布设方法:在地表测点处埋入(或打入)顶部为光滑的凸球面的钢制测钉。测钉与地面不应有松动。2.6.1.2坑外建筑垂直位移在基坑四周3倍开挖深度范围内(30m),基坑南侧,距基坑边线9.2m处,存在高层深基础剪力墙结构建筑,共计布设30个房屋垂直位移测点,编号为F1F30。布设方法:利用原有水准钩,或在拟布点处打入射钉作摆尺用。2.6.2 测量精度高程测量误差1mm。地墙测斜精度0.1mm/500mm支撑轴力测量测误差10%F.S。地下水位测量10mm。坑地隆起测量10mm。水平位移精度1mm。

11、2.6.3、监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配备有经验、有专业技能的组织管理者,做到快速、准确、及时提供监测信息。有效的工作程序: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从现场数据的采集、工况信息收集、数据综合分析、到形成成果报告。技术保障:监测方案需经有关单位进行评审,评审通过才可执行。监测过程中,从测点埋设、原始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成果提交等所有过程严格执行本公司监测工作操作程序,严格遵守国家及上海市的各项技术规程、规范。仪器保障:现场监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工程监测精度要求,并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现场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进场开展监测工作前,公司主管领导对项目部所有成员进行技术交底。3.主体工程施

12、工方案3.1测量方案3.1.1 测量总则本工程的坐标方格网作为轴线一级控制网,然后以此坐标网引测轴线二级控制网。把轴线二级控制点设在周边围墙上,由二级网指导结构施工。为了确保轴线的精度,应定期用一级网坐标点复测二级轴线控制点。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界址点及坐标尺寸、标高基准点以及设计单位提供的建筑定位图进行轴线放设及标高控制。测量精度的控制及误差范围:1)测角:采用三测回,测角误差5“以内,总误差5”以内。2)测距:采用往返测法,取平均值。当气压、气温与标准气象条件相差很大时,考虑气象改正系数。3)量距:用鉴定过的钢尺进行量测并且进行温度修正。每层轴线之间的偏差在1mm以内,层高垂直偏差在3mm以

13、内,整幢建筑物垂直偏差在规范要求范围以内。楼层标高控制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基准点,当误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高程引测水平线。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抄测完成后,换人进行复查。3.1.2沉降观测观测应从基础底板施工完成后起,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为止 。沉降观测的具体要求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 1.3轴线的放样及复核上部结构施工轴线的垂直传递采用经纬仪天顶内控法投点。根据首层设置的轴线基准点作为上部结构施工的轴线垂直控制点,逐层向上引测。为了保证塔楼控制点垂准线的垂直度,以及最大限度接近施工区,测量平台的转换选择三层一设,

14、并在各层进行连测,保证点位精度。引测时,楼下操作者将经纬仪架在控制点上,对中调平;楼上一个操作者将一个十字丝操作靶放在预留孔上,经纬仪十字丝和接收靶十字丝重合,既在预留孔边上做好标记,在混凝土上弹十字墨线,该点即引测完毕,依次将控制点分别引测到楼面上,然后测量员到楼面上用经纬仪将引测好的点分别引出纵向与横向直线,再以此为依据弹出轴线的控制线。3.2模板工程3.2.1 总则l 本工程剪力墙、柱均采用木模,平台板和梁模板采用优质夹板。l 平台模板拼缝处采用二四木料;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扣件,辅以对拉螺栓。l 模板在使用前,根据情况可涂刷水性脱模剂,严禁涂刷油性脱模剂,以提高模板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易保证拆模时不损坏混凝土表面。l 施工前,对施工班组进行交底,重点部位应重点交底。对于施工中的难点、重点,应在交底中明确,并记录在案。l 模板安装顺序:竖向结构模-梁模-平台模。每个单项模板完成后必须经自检并经技术复核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预留洞口位置及尺寸由关砌弹线定位后再经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