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90409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的摇篮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个人认为,朗讯成功的原因之一是我们有一个贝尔实验室,它是人类科技和文明的摇篮。这里曾诞生过许多世界第一:电话、有声电影、晶体管、激光、通讯卫星、蜂窝电话、智能卡。朗讯科技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里奇麦金科技的摇篮 通讯原动力贝尔实验室在中国提起贝尔实验室,只要跟科技沾点边的中国人都会竖起大拇指。但说到上海贝尔实验室和北京贝尔实验室,知道的人恐怕不多。事实上,作为朗讯公司的先头部队,贝尔实验室早于 1995 年就进入了中国,它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正日益显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摇篮1925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实验室与西部电气公司(Western Electric)的研究与开发部合并,成立了

2、贝尔实验室(Bell)。贝尔实验室最初是 AT&T 的研究机构,AT&T 借助国家垄断电信业务获得的巨大利润,支持着它每年达 2030 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因此,这里出了很多发明,是电话、有声电影、长途电话传送、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数字交换机、通讯卫星、数字电子计算机、蜂窝电话、仿真语言、立体声录音、通讯网、UNIX、C.C+等许多发明的诞生地。自 1925 年成立以来,贝尔实验室共获得 25,000 多项专利,有11 位在这里工作过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见下表)。现在,贝尔实验室平均每天可以产生 4 项专利。贝尔实验室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获奖年份 获奖人 主

3、要贡献1937 年 ClintonJ.Davisson 物理波的性质1956 年 John Bardeen 晶体管WalerH.Brattain WilliamShochley1977 年 PhilipW.Aderon 揭示固体的局部电子态1978 年 Aron A.Penzias Robert W.Wilson 射电天文学1997 年 朱棣文 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1998 年 Horst Stormer Robert Laughlin 量子流体Daniel Tsui贝尔实验室的发明与人们生活的现代化息息相关,它为人类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说它是“人类科技与文明的摇篮”,一点也不过分。19

4、95年,AT&T实行战略重组,其所有通讯设备部门和贝尔实验室一起归入朗讯科技公司(Lucent),贝尔实验室也因而成为朗讯科技公司的研究开发部门。其研究方向也明显地向通讯转移,目前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光电子、数字信号处理、软件、网络技术、无线技术和半导体。由于贝尔实验室从电话起家,其研究成果和产品又多与通讯相关,而且现在它成了专营通讯设备的朗讯科技公司的研发部门,它不仅是朗讯公司的动力源,也大大推动了这个通讯行业的进步,所以它也获得了“通讯原动力”的美称。1997 年 10月 31 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时,特意拜访了朗讯科技公司和贝尔实验室总部,并欣然题词:“开辟高科技合作的新天地”。深圳

5、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老总任正非甚至这样说:“我年轻时代就十分崇拜贝尔实验室,仰慕之心超越爱情”。钟情中国贝尔实验室于 1995 年和 1997 年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立了分支机构,即通常所说的上海贝尔实验室和北京贝尔实验室。1997 年 9 月,贝尔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通讯与网络联合实验室,以中文语音处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为核心;1998 年 3 月,贝尔实验室又与北京大学签署协议,建立了通讯联合实验室;1998 年 4 月,朗讯科技率先将一套先进的 SDH(同步数字传输)系统设备移至北京邮电大学,成立“中国电信北京邮电大学 SDH 实验室。”朗讯科技及其贝尔实验室为何如此钟情于中国?北京贝尔实

6、验室技术发展主任高培椿博士说:“朗讯公司的指导原则是用户至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适应顾客的需求。因此,只要合乎商业作业的合理性,我们就会在那里成立科研机构。”一句话道出了贝尔实验室在中国开设分支机构的战略意图在中国的商业利益,而这至少有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的市场,一是中国的人才。朗讯科技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里奇麦金说:“说到电信市场的趋势,有一点是很明显的中国将是除美国之外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通讯市场。在这里会建成 21 世纪全球最先进的网络。”举个例子你就能明白中国的发展变化有多么快:在美国,大西洋贝尔(BELLATLANTIC)?南方贝尔(BELL SOUTH)都是独霸一方的大公司,

7、1997 年全球销售额分别为 302亿美元和 206 亿美元,在财富98 世界 500 强分列第 91 和 176 位,但是,中国现在每年新增线路就有 2000 多万条,相当于每年增加一个大西洋贝尔公司。市场潜力是超乎想象、不可限量的。“但是,中国电信行业的竞争是十分严格和公平的。是沙是金,一目了然。如果你非常杰出,在中国市场你就能取得成功;而如果你只是一般般(ust so-so)的话,被淹没也是很正常的”,麦金先生说,“因此,我们并不认为中国的通讯市场是落后的。事实上,它是世界上最新、最好的。只不过是起步较晚,通信市场的规模还不够大,而决不是技术设备不够先进。朗讯科技在中国为中国生产出了全球

8、最先进的光纤、光传输系统以及数字交换机等,中国市场得到的技术和设备都是最好的。”为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中取得技术上的主动,也为了使自己的技术和产品更符合中国实际,朗讯在中国开设贝尔实验室分支机构就很必要了。同时,中国人才的素质也为贝尔实验室的设立提供了条件。朗讯公司深信:中国人的才智是世界一流的。华人在美国科技界的作用举足轻重,在美国贝尔实验室总部工作的科学家中有十分之一是华人。1997 年,华裔科学家朱棣文凭借他十几年前在贝尔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获该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98 年,华裔科学家崔琦又和他的另外两个贝尔实验室同事分享了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两个诺贝尔奖为贝尔实验

9、室赢得了荣誉,也使贝尔的经营管理者眼睛一亮:到中国去搜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朗讯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叶祖禹在谈到贝尔实验室与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的合作时说,这两所高校的学生都非常有天赋,研究开展得很有水平。朗讯公司认为,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人才拥有更扎实的基本功,不足之处则在于独立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接受不是特别明确的任务时,有些显得措手不及。另外,中国的科技人员习惯于服从,对权威的挑战性不够。但是,瑕不掩瑜,贝尔实验室仍然认为,中国人的才智是世界一流的。贝尔实验室选中上海和北京作为分支机构的所在地,主要也是出于以上两点考虑:庞大的当地和周边市场;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当然,在确定成立

10、科研机构之前,朗讯科技公司和贝尔实验室首先要做一个计划,然后通过商业专家审核其是否适应长远的商业运作。1993 年,AT&T 与国家计委签署了谅解备忘录,为双方在中国电信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其后,AT&T 在中国建立了贝尔实验室,希望以此带动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公司在中国业务的发展。成功秘诀贝尔实验室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营实体,它需要考虑自己的研究与经营方向,管理下属一大批最优秀的人才。贝尔是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经营与管理的呢?北京贝尔实验室技术发展室主任高培椿博士曾对这一问题作了精辟分析。1聘用优秀员工贝尔实验室久负盛名,也许让人觉得望而却步。我们的用人原则是,从学校挑选最好学生。我们认

11、为,好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功会更扎实,成绩好的学生说明他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因此我们相信他也会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另外,我们也十分看中员工的合作和团队精神。目前,我们在中国的 250 名科技人员中大多数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也很广泛,有计算机、自动化、电机、物理、数学等专业。我们欢迎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加入到我们的行业。2为员工创造最好的环境贝尔实验室与国外同行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我们的科技人员创造最好的环境,希望通过优秀的同事和伙伴为他们形成一个正面挑战的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开发并鼓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形成这种环境,我们对科研人员进行评估时,注重的是他在

12、这一阶段克服了多少困难;在哪些项目中起带头作用;以及他对别人进行了哪些帮助。评估的标准是与理想相比较,而不是雇员之间的比较。3加大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朗讯公司每年将公司总收入的 11%用于研究与开发,其中用于基础与开发研究的资金比例是 110。在过去的 50 年里,通讯行业的成长极为迅速,目前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和光纤的容量都是每隔 12-18 个月就会成倍增加,随着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公司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究与开发方面的投入也在日益增加。以 1998 年为例,我们在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分别为 3 亿和 30 亿美元。短期看,贝尔实验室的收入有限,但从长远的角度看,研发方面的投入给公司带来了相当投资额 11-12%的收入。在过去 100 年中,贝尔实验室技术的发展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因此们认为在研发上的投资是物有所值的。4合理分工贝尔实验室在全球 20 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它们分别开展不同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例如上海贝尔实验室主要从事数字信号处理方面的研究,北京实验室的工作重点是软件技术与通讯软件,为整个亚太地区开发通讯软件产品。我们的研究项目都与通讯有关,基础研究是长期行为,在基础研究方面我们并没有独占,而是与几个领先的学校保持密切的关系,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