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罐维护维修规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189212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贮罐维护维修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贮罐维护维修规程(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贮罐维护检修规程二OO七目录1 总则452 完好标准453 贮罐的维护4631 维护463.2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74 贮罐的定期检验474.1 检验周期474.2 贮罐的外部检查484.3 小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484.4 大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505 贮罐的修理535.1 检修周期和内容535.2 贮罐的修理方法和质量标准536 修理后的验收577 维护检修的安全注意事项571总则1.1适用范围参照原化学工业部颁布的贮罐维护检修规程(HG2500691)、圆筒形钢制焊接 贮罐施工及验收规范(HGJ201 83)等有关规程,制订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贮存化工液体或气体产品的碳素钢、普通低碳合金钢和

2、不锈耐酸钢制造 的圆筒形贮罐的维护检修。贮罐包括:1 小型贮罐:设计压力小于O.IMPa(表压,下同)或真空度低于0.02MPa,设计温度 为一20200C,公称容积小于100m3的贮罐。2.大型贮罐:设计压力为一4901960Pa( 50200mm水柱),设计温度不低于大气温度且不高于200C,公称容积为1002000m3的平底、固定顶贮罐(包括带有内浮顶的固定顶的贮罐)。本规程与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相抵触时,应遵循国家或上级有关部门制订的一切规定;由国外提供的设备,还应遵循原设计中所采用规范、标准中的规定。本规程不适用于气瓶、槽车的维护检修。1.2 设备性能与结构型式常压贮罐是化工生产

3、中用以贮存各种常压液体或气体的设备。其结构型式主要有立式 (包括平底平盖、平底锥盖等)、卧式、球形、带夹套或不带夹套、带搅拌器或不带搅拌器22.12.1.12.1.2完好标准零、部件主体及内部构件完整齐全,质量符合要求。液位计、自动调节装置、防雷和防静电装置、防火阻火装置、安全阀等安全附件 完整、灵敏、准确,照明符合要求。2.1.3 基础、支座稳固可靠,无不均匀下沉;地脚螺栓和其它各部位螺栓均紧固可靠、 齐整,符合技术要求。2.1.4 管线、管件、阀门、支架平台、栏杆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2.1.5 防腐、绝热层完整有效,符合要求。2.1.6 铭牌完整清晰,无铭牌的贮罐应在

4、醒目位置标明贮罐名称。2.2 运行性能2.2.1 贮罐表面无渗漏。2.2.2 贮罐本体、附属设备及进、出口管道无异常振动及声响。2.2.3 各部位温度、压力正常, 操作灵活,贮存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2.3 技术资料2.3.1 贮罐档案齐全,各项记录填写及时、准确;档案内容如下:2.3.1.1 贮罐的制造图纸,包括总图及易损配件图;2.3.1.2 重要的贮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一般贮罐也应有出厂合格证;2.3.1.3 贮罐的安装检验记录;2.3.1.4 贮罐的设备卡片及运行、缺陷、检修、事故记录;2.3.1.5 贮罐的密封点统计及消除泄漏的记录。2.3.2 操作规程、维护检修规程齐全。2

5、.4设备及环境2.4.1 贮罐本体及附属设备清洁,泄漏率在允许范围内。2.4.2 周围无杂物,道路畅通,在安全距离内无危险物和障碍物。3贮罐的维护3.1维护3.1.1 操作人员应经过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要做到“四懂”“三会”(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3.1.2 贮罐运行中,操作人员应按岗位操作法的要求,定时、定点、定线地进行巡回检查,一般情况下每班不少于两次。主要检查罐体、管道、阀门等有无泄漏,防火、防爆等 安全装置及照明是否正常。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一时不能处理的应及时向有关人员 报告,提出处理建议并做好记录。有关的包机人员也应定期进行巡回检查

6、,及时消除缺陷 和跑、冒、滴、漏。3.1.3 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贮罐超压、超温运行;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 进行相应的处理。3.1.4 经常观察液位是否正常, 并检查液位计有无堵塞, 防止产生假液位。3.1.5 贮存易燃、可燃介质的贮罐必须有良好的防静电接地线,接地线的电阻不得超过4Q,并由专业人员负责定期检测,每年至少一次。3.1.6 勤打扫、勤擦拭,保持贮罐及周围环境清洁卫生。3.1.7 在下列情况下, 操作人员应采取紧急措施停止贮罐的运行 , 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3.1.7.1 贮罐温度或压力超过工艺指标,经处理无效;3.1.7.2 贮罐本体出现裂纹、鼓包、变形,有发生泄漏或

7、危及安全的危险;3.1.7.3 贮罐所在岗位发生火灾或相邻设备发生事故直接危及贮罐的安全运行时;3.7.1.4 出现安全守则中不允许贮罐继续运行的其它情况。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贮罐运行中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如下表。故障现象故障现象处理方法进、排液时液位 计指示失灵1玻璃管液位计旋塞有堵塞2浮球液位计滑轮卡涩或指示针与刻度轨道卡涩1.修理或更换旋塞阀2除锈润滑,校正卡涩部位进、出口阀或排污阀渗漏1填料松弛或损坏1上紧或更换填料2阀门密封面有污物或受损2清洗、修理或更换阀门3阀门结构形式不适应使用条件3选配合适的阀门物料温度异常升1冷却水管堵塞使温度升高1.清理疏通冷却水管高或降低2蒸汽盘管堵

8、塞使温度降低2清理疏通蒸汽盘管1操作不当1.改进操作抽瘪2.呼吸器失灵2.检查修理呼吸器3平衡管堵塞3清理疏通平衡管4贮罐的定期检验4.1检验周期4.1.1 贮罐应定期进行检验, 贮罐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查和内外部检验。4.1.2 贮罐的外部检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贮罐的内外部检验每十年至少进行一次。4.1.3 如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贮罐,内外部检验的周期应适当缩短:4.1.3.1 工作介质对贮罐的腐蚀情况不明;4.1.3.2 通过定点测厚发现腐蚀严重又未采取可行的防腐措施的;4.1.3.3 工况条件差的;4.1.3.4 贮罐在运行中或在外部检查中发现有泄漏、变形,处于危险状态;4.1.3.5 首次

9、检验的。4.1.4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贮罐,在投运前应做内外部检验:4.1.4.1 停用两年以上,需要恢复使用的;4.1.4.2 由外单位调入的;4.1.4.3 变更贮罐主体结构或 更换筒节、封头以及进行局部补焊的;4.1.4.4 更换衬里的;4.1.4.5 根据贮罐的技术状况,设备管理部门或贮罐使用部位认为有必要进行内外部检验 的。4.2贮罐的外部检查4.2.1 贮罐的外部检查,一般可在每年一次的中修时进行,也可在贮罐运行状态下进行。4.2.2外部检查的项目为:4.2.2.1 贮罐表面有无锈蚀,防腐层、绝热层是否完好;4.2.2.2 贮罐的表面、密封处、连接过渡部件、焊缝尤其是开孔接管部位的

10、焊缝有无裂纹、渗漏或变形等;4.2.2.3 贮罐的液位计、自动调节装置、进出口阀门等是否完好,有无漏液、漏气迹象;4.2.2.4 贮罐运行中有无异常振动或声响,贮罐与管道或相邻构件之间有无摩擦或碰撞;4.2.2.5 贮罐的防雷、防静电装置、放空阻火器、防火呼吸器、安全阀等是否完好有效;4.2.2.6 贮罐的人梯、平台、紧固件是否齐全完好;4.2.2.7 贮罐的基础有无下沉、倾斜、开裂等异常现象;基础螺栓和螺母有无松动、裂纹、 腐蚀;4.2.2.8 对腐蚀严重的部位进行定点测厚。4.3 小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4.3.1 小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一般应在装置大修时进行。4.3.2内外部检验的项目4.3.

11、2.1 包括外部检查的全部内容;对有保温层的贮罐应部分或全部拆除保温层进行检 查。4322 清洗贮罐内表面至金属原底,用肉眼或510倍的放大镜检查贮罐壳体内壁,重 点检查焊缝、修补部位、开孔接管处、封头过渡区和气液交界面有无介质腐蚀、冲刷、磨 损和裂纹。4323 对宏观检查中怀疑存在裂纹的部位进行磁粉或着色表面探伤;如果发现有表面裂 纹时, 还应对其相应的外侧进行检查。表面探伤方法和评定标准应执行国家现行的有关标 准。4324 在宏观检查中发现罐体有局部或均匀腐蚀时,应进行多点测厚;对局部蚀坑除测 量其面积大小外,还应测量蚀坑的深度;对内壁涂有防腐层的贮罐,检查防腐层的完好情 况,破损部位应查

12、明腐蚀深度和分布情况。4325 有衬里的贮罐,检查衬里是否凸起、开裂及其它损坏现象,发现衬里有上述缺陷, 可能影响贮罐本体时,应将该处衬里部分或全部去掉,检查贮罐本体是否有腐蚀或裂纹。4326贮罐经宏观检查(对有无损检验要求的还应经无损检验)合格后,按设计图样要求进行盛水试验,液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或煤油渗漏试验。4327 试验用的液体介质一般用水,但凡在试验时不会导致危险的液体均可使用。试验 时液体的温度应低于液体本身的沸点和闪点;对奥氏体不锈耐酸钢制容器,用水进行试验 后,应立即将水渍去除干净,当无法达到这一要求时,就应控制水中的氯离子含量不超过 25ppm。4.3.2.8 试验用气体一般为

13、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若贮罐内有残留易 燃气体存在,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置换,并经分析合格,否则严禁用空气作为试验介质。 4.3.3 盛水试验试验前将焊缝的外表面清除干净, 并使之充分干燥。试验的持续时间应根据观察与检 查所需的时间来决定,但不得少于一小时; 试验中间焊缝应无渗漏, 如有渗漏应修补后重 新试验。试验合格后应立即将水排尽,并使之干燥。4.3.4 液压试验4.3.4.1 试验时必须采用两个经校正的量程相同的压力表,压力表的量程为试验压力的两 倍左右。4342 液压试验的压力按图纸规定,试验温度液体的不低于5C。4.3.4.3 试验时贮罐顶部应设排气口,进液时将贮罐内

14、部的空气全部排尽,试验过程中应 保持贮罐外表面干燥。4344 试验压力须缓慢上升,达到规定的试验压力后保持30分钟以上,并检查所有焊缝 和连接部位,无渗漏为合格;如有渗漏,经修补后重作试验,直到合格为止。4345 试验完毕后,应立即将试验液体排尽,并使之干燥。435 气密性试验对有气密性试验要求的贮罐,必须在液压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压 力应缓慢上升,达到规定压力后,保压10分钟,然后降到设计压力,检查焊缝和连接部位, 无泄漏为合格。若有泄漏,修补后重新做液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试验气体的温度应不低 于5C。436 煤油试漏试验将焊缝能够检查的一面清除干净,涂以白粉浆,晾干后在焊缝

15、的另一面涂以煤油,使 表面得到足够的浸润;经半小时以后白粉上没有油渍为合格,在图纸允许的情况下,可以 用煤油渗漏试验代替盛水试验。437经过内外部检验后,应作出贮罐是否可以继续运行的评估结论和要求,确定下次检验的日期,并将上述检验的内容记在贮罐的检查鉴定结果内,并装入设备档案。44大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441大型贮罐的内外部检验应在装置系统大修时进行。442大型贮罐内外部检验的内容如下:4.4.2.1 外部检查的全部项目。4422 清洗贮罐内表面至金属原底,用肉眼或510倍的放大镜检查贮罐壳体内壁,重 点检查焊缝、修补部位、开孔接管处、封头过渡区和气液交界面有无介质腐蚀、冲刷、磨 损和裂纹等。4423 对宏观检查中怀疑存在裂纹的部位进行磁粉或着色表面探伤;如发现有表面时, 还应对其相应的外侧进行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