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88974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4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沟氧化沟课程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1设计题目11.2原始资料11.3出水要求11.4设计内容11.5设计成果21.6时间分配表(第19周)21.7成绩考核办法2第二章设计说明书32.1设计原始资料32.1.1设计题目32.1.2原始资料32.1.3水质情况: 32.1.4出水要求32.2工艺的确定32.2.1工艺流程图32.2.2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32.3氧化沟41.3.1氧化沟工艺简介42.3.2氧化沟的类型52.3.3氧化沟工艺设计总则72.3.4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72.3.5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82.3.6三沟式氧化沟特点102.4氧化沟的详细设计要求102.4.1氧化沟沟体102.4.2 氧

2、化沟的几何尺寸112.4.3进、出水管11144导流墙和导流板112.4.5曝气器的位置122.4.6走道板和防飞溅控制12第三章设计计算133.1原始设计参数133.2选取设计参数133.3去除BOD5的设计计算133.3.1计算污泥龄133.3.2计算出水BOD5和去除率133.3.3计算曝气池体积143.3.4校核停留时间和污泥负荷143.3.5计算剩余污泥量143.3.6校核挥发性固体产率143.3.7复核可生物降解MLVSS比例(fb) 143.4脱氮的设计计算153.4.1需要氧化的NH3-N量为153.4.2脱氮所需容积153.4.3脱氮水力停留时间153.4.4计算总体积153

3、.5曝气设备设计153.5.1需氧量的计算153.5.3配置曝气设备163.6氧化沟的尺寸16致谢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17第一章设计任务书1.1设计题目35000m3/d生活污水处理中氧化沟设备设计1.2原始资料1. 处理流量 Q = 35000m3/d2. 水质情况:BOD =300mg/L COD =500 mg/L SS=250 mg/L pH=6-9 氨氮=40 mg /L5cr总磷8mg/L1.3出水要求BOD =10mg/L COD =60 mg/L SS=30 mg/L pH=6-9 氨氮=8 mg /L5cr总磷 0.5 mg/L1.4设计内容1. 方案确定按照原始资料数

4、据进行处理方案的确定,拟定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各处理构 筑物,说明选择理由,氧化沟工艺说明包括原理、结构特点、设计原则、控制等 说明,论述其优缺点,编写设计方案说明书。2. 设计计算(1)计算需氧量、空气量,确定曝气设备。(2)计算氧化沟有效容积、尺寸3制图氧化沟平面、剖面布置图(A1)4编写设计说明书、计算书1.5设计成果1.氧化沟平面、剖面布置图(A1)2设计说明书、计算书一份1.6时间分配表(第19周)序号教学内容时间备注1下达设计任务书1天(19周周一)由指导老师讲授设计任务与要求2查阅资料,进行设计计算2天(19周周二周三)3绘制CAD设计图纸2天(19周周四周五)4编写设计说明书,装

5、订成册2天(19周六周日)5总计时间7天1.7成绩考核办法根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的质量及平常考核情况由指导教师按优、良、中、 及格、不及格评定成绩。第一章设计说明书2.1设计原始资料2.1.1设计题目35000m3/d生活污水处理中氧化沟设备设计2.1.2原始资料处理流量Q = 35000m3/d2.1.3水质情况:BOD =300mg/L COD =500 mg/L SS=250 mg/L pH=6-9 氨氮=40 mg /L5cr总磷8mg/L2.1.4出水要求BOD =10mg/L COD =60 mg/L SS=30 mg/L pH=6-9 氨氮=8 mg /L5cr总磷 0.5 m

6、g/L2.2工艺的确定2.2.1工艺流程图排放或 深度处 理污水格沉砂池氧化沟消毒池* *排渣排砂2.2.2主要处理构筑物的选择(一)格栅:格栅是由一组或数组平行的金属栅条、塑料齿钩或金属筛网、 框架及相关装置组成,倾斜安装在污水渠道、泵房集水井的进口处或污水处理厂 的前端,用来节流污水中较粗大漂浮物。(二)沉砂池:污水中的无机颗粒不仅会磨损设备和管道,降低活性污泥活 性,而且会板积在反应池底部减小反应器的有效容积,甚至在脱水时扎破滤带损 坏脱水设备。沉砂池的设置目的就是去除污水中泥沙、煤渣等相对密度较大的无 机颗粒,以免影响后续处理构筑物的正常运行。沉砂池的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或离心分离为基

7、础,即控制进入沉砂池的污 水流速或旋流速度,使相对密度大的无机颗粒下沉,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 走。(三)消毒池:城市污水经过一级或二级处理(包活性污泥法和膜法)后,水 质改善,细菌含量也大幅度减少,但其绝对值仍很可观,并有存在病源菌的可能。 因此,污水排入水体前设置深度处理来进行消毒,而本设计采用的是加氯消毒。 2.3氧化沟131氧化沟工艺简介氧化沟是一种改良的活性污泥法,最早属于完全混合延时曝气过程。长年运 行实践表明,氧化沟处理的出水水质好,他能够完全地去除含碳化合物,可以产 生高度的硝化作用,运行维护容易,可靠性能高。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曝气池相 比,氧化沟具有以下各项特征。(1)在构

8、造方面的特征 氧化沟一般呈环形渠状,平面多为椭圆形或圆形,总长可达几十米,甚至 百米以上,沟深取决于曝气装置,为3-7m。 氧化沟的进水装置比较简单,只需慎入一根进水管即可,多沟平行工作时, 则应设配水井,采用交替工作系统时,配水井内还应设自动控制装置,以变换水 流投配方向。(2)在水流混合方面的特征污水在氧化沟内做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循环流动,在这点上可以认为在氧化 过内混合液的水质几乎一致,即认为氧化沟内的流态是完全混合的。但又具有某 些推流式的特征,如在曝气装置的下游,溶解氧浓度从高向低变动,甚至可能出 现缺氧段。(3)在工艺方面的特征 操作单元少:原水经过格栅沉沙后,即可进入氧化沟,而不

9、需在系统中设 置初沉池和调节池。还可考虑不单设二次沉淀池,使氧化沟和二次沉淀池合建, 省去污泥回流装置并节省占地。 耐冲击负荷: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和有害物质的冲击负荷对氧化沟工作的 影响不明显,氧化沟有完全混合的特征且其中有大量的活性污泥,这就提高了系 统对这些不良因素的抵抗能力。 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氧化沟中的污泥总量比普通曝气池高10-30倍, 在供氧充足的情况下,氧化沟中污水被完全净化,处理效果好。氧化沟即使是在 严冬季节运行,出水仍能达到排放标准。 污泥产率低,剩余污泥较稳定,没有臭味,脱水快,可以不经消化而直接 脱水。 适用范围广:氧化沟不仅能处理生活污水,还能处理工业废水,不仅能

10、用 于温暖地区,还能用于寒冷地区。 氧化沟具有脱氮能力。(4)在经济方面特征:氧化沟是一种经济的污水处理系统,凡是适宜采用 活性污泥法的地方都可以修建氧化沟。2.3.2氧化沟的类型(一)卡鲁赛尔氧化沟应用立式低速表面曝气器供氧并推动水流前进,是由荷兰Carrousel发明, 开发这种氧化沟的目的是寻求渠道更深的氧化沟和效率更高、机械性能更好的系 统设备,以弥补当时氧化沟的占地面积大的缺点。(二)交替工作式氧化沟在国外采用的形式主要是双沟式氧化沟,即双沟交替在好氧和沉淀的状态下 工作,以免除分离式的二次沉淀池,并可完成硝化与反硝化过程。由于双沟式氧 化沟的设备闲置率高,又开发了三沟式氧化沟,提高

11、了设备利用率。(四)一体化氧化沟氧化沟和二沉池合建为一体的氧化沟称为一体处化沟,去污泥回流系统,基建投资较省。(五)微孔曝气氧化沟采用微孔曝气,具有工艺先进、出水水质稳定、占地少、节能等特点。(六)其他类型的氧化沟如射流曝气氧化沟、U-型氧化沟等。本设计选择交替工作式氧化沟中的三沟式氧化沟。2.3.3氧化沟工艺设计总则设计可以结合水力负荷、BOD负荷、预计的处理率、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和5污泥龄等因素合理计算。一般的经验数据是污泥负荷为O.O5-O.15kgBOD /5(kgMLSSd),曝气池的容积负荷O.2-O.48kgBOD /m3,而水力停留时间12-36h 5和污泥龄10-30d,采用

12、日平均浸水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氧化沟设计中,除了 要考虑传统碳源污染物的去除,还要根据需要考虑污水的硝化和污泥的稳定性问 题。2.3.4氧化沟工艺的优缺点优点:氧化沟结合推流和完全混合的特点,有利于克服短流和提高缓冲能 力,通常在氧化沟曝气区上游安排入流,在入流点的再上游点安排出流。入流通 过曝气区在循环中很好的被混合和分散,混合液再次围绕CLR继续循环。这样, 氧化沟在短期内呈推流状态,而在长期内又呈混合状态。这两者的结合,即使入 流至少经历一个循环而基本杜绝短流,又可以提供很大的稀释倍数而提高了缓冲 能力。同时为了防止污泥沉积,必须保证沟内足够的流速,而污水在沟内的停留 时间又较长,这就要

13、求沟内由较大的循环流量,进入沟内污水立即被大量的循环 液所混合稀释,因此氧化沟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对不易降解的有机 物也有较好的处理能力。 氧化沟具有明显的溶解氧浓度梯度,特别适用于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工 艺。氧化沟从整体上说又是完全混合的,而液体流动却保持着推流前进,其曝气 装置是定位的,因此,混合液在曝气区内溶解氧浓度是上游高,然后沿沟长逐步 下降,出现明显的浓度梯度,到下游溶解氧浓度就很低,基本上处于缺氧状态。 氧化沟设计可按要求安排好氧区和缺氧区实现硝化-反硝化工艺,不仅可以利用 硝酸盐中的氧满足一定的需氧量,而且可以通过反硝化补充硝化过程中消耗的碱 度。这些有利于节省能耗和

14、减少甚至免去硝化过程中需要投加的化学药品数量。 氧化沟沟内功率密度的不均匀配备,有利于氧的传质,液体混合和污泥絮 凝。这不仅有利于氧的传递和液体混合,而且有利于充分切割絮凝的污泥颗粒。 当混合液经平稳的输送区到达好氧区后期,污泥仍有再絮凝的机会,因而也能改 善污泥的絮凝性能。 氧化沟的整体功率密度较低,可节约能源。氧化沟的混合液一旦被加速到 沟中的平均流速,对于维持循环仅需克服沿程和弯道的水头损失,因而氧化沟可 比其他系统以低得多的整体功率密度来维持混合液流动和活性污泥悬浮状态。据 国外的一些报道,氧化沟比常规的活性污泥法能耗降低20%-30%。 另外,据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与其他污水生物处理

15、方法相比,氧化沟具 有处理流程简单,操作管理方便,出水水质好,工艺可靠性强,基建投资省,运 行费用低等特点。缺点:污泥膨胀问题;泡沫问题;污泥上浮问题;流速不均及污泥 沉积问题。2.3.5三沟式氧化沟工艺原理本设计采用T型三沟交替式氧化沟系统,沉砂池来水经过配水井进入沟内, 每沟之间相互连通,两侧沟上设有启闭式可调堰,剩余污泥一般从中间排放,其 具体运行分为六个阶段一个运行周期,每周期历时8小时。第一阶段:污水进入沟I,沟I内转刷低速运行,沟II内转刷高速运行, 沟III内转刷停转,沟I内出水堰关闭,沟III内出水堰开启并排水,该阶段中,沟 I为缺氧区,只推动不曝气,反硝化脱氮在此沟进行,沟II为曝气区,沟III为沉 淀区,进行泥水分离(该阶段历时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