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88087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道路交通事故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通过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形成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关键词:交通事故 成因 预防措施一、引言在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方法中所称的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展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简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近年来,交通事故致人死伤的人数逐年不断增长,远远高

2、于艾滋病、疟疾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交通事故的“罪魁是酒后驾车,而后依次为超速、不系安全带、路况差、汽车性能不佳、交通违章和缺乏紧急医疗救护。针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面临的严峻形势,我们应当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入手,研究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有效措施。二、造成道路交通事故原因交通事故是在特定的交通环境影响下,由于人、车、路、环境诸要素配合失调偶然发生的。因此,分析交通事故成因最主要的是分析人、车、路、环境对交通事故造成的影响。2.1 人的因素 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泼的因素。在人车路交通环境构成的体系中,车辆由人驾驶,道路由人使用,交通环境要有人的管理。因此,对交通安全的研究应对人以足够的

3、重视。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机动车驾驶人违法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超速行驶、占道行驶、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超车、疲劳驾驶等原因造成的人员死亡对比突出。统计数据同时说明,超速行驶、疲劳驾驶、无证低龄驾驶、酒后驾驶成为马路四大“杀手。2.2 车辆因素 车辆是现代道路交通的主要运行工具。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车辆制动失灵、制动不良、机件失灵、灯光失效和车辆装载超高、超宽、超载、货物绑扎不结实等,都是酿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据我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知,制动系和转向系故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现有运行车辆中有大多数车辆在维

4、护保养上不标准,特别是个体车辆和挂靠车辆更为严重。这些都构成了交通事故的机械隐患。2.3 道路因素 道路交通的安全取决于交通过程中人、车、路、环境之间是否保持协调,近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增长迅速,远远超过交通根基设施增长速度,而我国低等级公路还对比多,道路狭窄或破损,大局部道路没设中央分隔带和路边两侧护拦,警告、限制等标志数量缺乏、标志不清不标准、符号模糊难以识别,这些都从客观上增加了道路交通伤亡事故的发生率。因此,除了前两个因素以外,道路本身的技术等级、设施条件及交通环境作为构成道路交通的 基本要素,它们对交通安全的影响是不容无视的。所以,道路建设和养护质量需进一步提高。因道路因素引发的交通

5、安全问题应该引起道路规划、设计、养护、管理等部门的足够重视,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尽可能的减少不良道路引发事故的隐患。2.4 环境因素 交通环境主要是指天气状况、道路安全设施、噪声污染以及道路交通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驾驶员行车的工作状况,不仅受道路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道路交通环境的影响。第一,交通量的影响。在影响驾驶员行车的诸多交通因素中,交通量的影响起着主导作用。交通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心理紧张程度,也影响着交通事故率的上下。因此,在行车中,妥善掌握行车速度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第二,交通混杂程度与行车速度的影响。我国的道路多为双车道混合式交通,由于各种机动车在一条道路上

6、行驶,其动力性不同、行车速度相差很大,特别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差异更大。我国的混合交通和交通混杂程度严重是交通事故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交通信息特征的影响。汽车是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行驶的,行车过程中,驾驶员总是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从不断变化着的交通环境中获得信息,并通过对他们的识别、分析、判断和选择,做出相应的反响。因此,交通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改善交通环境,设置适宜的交通标志来调节道路的安全保证与驾驶员安全感之间的关系,使其转向有利于交通安全的组合。三、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人、车、路、环境四个要素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高发问题的关键环节。要从 基本上降低和防止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7、,保证行车安全,减少伤亡和经济损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工作。3.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减少道路交通违法行为 在道路交通事故预防的诸多因素中,人是处在核心地位的。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对比淡薄,违章现象对比严重,是造成交通事故的最主要因素。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证明,各类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存在是导致事故发生的 基本原因。因此,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从 基本上讲,要从预防和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做起,要从对机动车驾驶员的教育和对全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做起。对驾驶员的安全教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定期组织驾驶员学习交通法规,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加强驾驶员的修养;强化安全行车意识;学习机动车的

8、机械理论;熟悉车辆工作原理;对驾驶员定期理论、操纵考核。从驾驶员来说,具有良好的思想、心理、技术素质的驾驶员,就可以减少和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对社会人员的安全教育主要分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一是教育部门要坚持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从学生抓起,将之作为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在中考、高考中适当增加这方面的内容;二是利用一切新闻媒介和宣传手段对社会人员进展交通安全教育和对交通法规的宣传,加强和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法制的观念。具有高度安全意识和懂得交通法规的行人和骑自行车者,也可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3.2 加强车辆维护,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 良好的车辆技术性能是保证安全驾驶的根基。目前,除了要

9、建设完善的汽车安全检测制度和车辆维修制度外,驾驶员日常应勤于保养、维护车辆,出车前应做好检查,认真做好车辆的日常修理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保证车况良好,杜绝带病车上路行驶,严把车辆技术性能关。近年来,各汽车制造厂加强研发和推出各种新型安全装置,如车载防撞系统、打瞌睡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报警系统、轮胎气压过低警报系统、视觉警报系统等。这些安全装置的应用使车辆进一步实现了智能化,能对驾驶员、乘客以及行人提供安全保障。3.3 完善道路安全设施,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强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完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整改不符合要求的交通标志、标线以及各种交通安全设施;改善和提高道路通行环境,夜间易出

10、事的路段应增设警告标志和照明设备。交通管理部门应运用高科技手段及时查处违章车辆,排除事故隐患,并按有关法规从严管理。在事故多发路段,以及在桥梁、急转弯、立交桥、匝道等路面复杂,积水地点设置警告牌。在雨、雾、雪天等灾害气候条件下应制定交通管制预案,合理控制交通流量,疏导好车辆通行;在城市道路,应实现人车分流,进展合理的交通区化,科学的控制道路的进、出口;在交通量超过道路通行能力的路段,可以通过限制交通流量的方法来保证交通安全,同时路段的管理者在流量调整阶段,向车辆发布分流信息,提供最正确绕行路线。四、完毕语交通事故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动态过程,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从人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车辆性能的安全性、不断完善道路设施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设和完善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