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2186032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一语文赤壁赋导学案2苏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赤壁赋导学案【学习目标】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3、理解作者由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的情怀。 【学习重点】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诵读、品味、鉴赏课文精美的语言 【学习方法】诵读品味,联系苏轼的诗文,感受苏轼的襟怀。 【知识链接】作者及背景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眉山人,与其父、弟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自己总结一生为“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澹

2、州”(自题金山画像)。但是,他也铸炼了自己宏大旷达的胸怀,追求艺术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1080年,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报负也付之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七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宋代画家李公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苏轼在赤壁的创作活动,给赤壁增添了光

3、彩,清人就干脆把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并镌刻在建筑物的门额上,由此名满天下。直到今天,在黄冈东坡赤壁,仍有“二赋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胜。 【学习过程】 一、字词正音 壬( )戌( )之秋 举酒属( )客 窈( )窕( )之章 斗( )牛之间冯( )虚御风 桂棹( )兮兰桨 溯( )流光 倚歌而和( )之 嫠( )妇 山川相缪( ) 舳( )舻( ) 酾( )酒临江 横槊( )赋诗 渔樵( ) 一叶之扁( )舟 匏( )樽 蜉( )蝣( ) 枕藉( )二、文言实词1纵任凭,如“纵一苇之所如” (赤壁赋)放开,如“乃誓疗之,顺之纵之” (病梅馆记)放恣,如“白日放歌须纵酒” (闻官军

4、收河南河北)2危正,端正,如“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赤壁赋)危险,如“居域中之大,不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高耸的样子,如“危乎高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使害怕,如“危言耸听” (成语)3挟 挟带,如“挟飞仙以遨游” (赤壁赋)拥有,如“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挟制,如“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志)三、成语积累1余音袅袅:形容尾声婉转悠长。2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差点要断了,形容事情十分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3正襟危坐:理好衣襟,安然而坐。形容严肃而拘谨的样子。4沧海一粟:好像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或数量极少。粟,谷物。5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取不完

5、,用不尽。形容非常丰富。竭,尽。6杯盘狼籍:形容酒饭后,桌子上杯子菜盘乱七八糟。狼籍,凌乱。四、思考领悟1怎样理解并评价这篇赋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2散文创作多以作者主观感受为线索,请找出本文的感情线索并加以说明。3文章善于取譬,多用比喻,试找出文中用喻之处,并说明作用。【合作讨论】1请具体说明“客人”为何而“悲”?2说说课文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课内同步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

6、蔽空,酾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B山川相缪():缭,盘绕。C渔樵于江渚()之上:江边。D举匏樽以相属():通“嘱”,这里指劝人喝酒。2与“顺流而东也”句中的“东”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舞幽壑之潜蛟B侣鱼虾而友麋鹿C破荆州,下江陵D西望夏口3选出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 )A“正襟危坐”一语出自史记日者列传,原文为“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

7、中的诗句。C“孟德之困于周郎”系出自三国“赤壁之战”中周瑜巧用连环计,大败曹军的事实。D“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化用了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诗句,原句为“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4写出文中横线处的句子。5翻译“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一句。 二、阅读下文,回答13题。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

8、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1给下列加粗词注音并解释。(1)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籍_(2)相与枕藉乎舟中 藉_2选出译文有误的一项( )A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译文:又圆又缺地犹如那月亮,可是终究是不消不长啊。B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译文:只要不归我所有,那就丝毫也拿不到手。C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译文:获取它没有人制止,享用它不会倾竭。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译文: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3“逝者如斯”一句,化用了论语子罕中的句子。这句话是“子在川上曰:_, _。”【研究性学习】关于课本的补充

9、:1、关于“御风”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列子,名御寇,郑国人。相传列子得风仙之道,能驾风飞行。泠然,轻妙的样子。2、关于“羽化”晋书许迈传:“永和二年,(迈)移人临安西山,登岩茹芝,眇尔自得,有终焉之志。仍改名玄,字远游。与妇书告别,又著诗十二首,论神仙之事焉玄自后莫测所终,好道者皆谓之羽化矣。”3、关于“客有吹洞箫者”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卷二十四:“东坡赤壁赋客有吹洞箫者,不著姓字。吴匏庵有诗云:西飞一鹤去何祥?有客吹箫杨世昌。当日赋成谁与注?数行石刻旧曾藏。据此,客乃指杨世昌。苏轼次孔毅父韵:不知西州杨道士,万里随身只两膝。又云:杨生自言识音律,洞箫入手且清哀。杨世昌善吹箫可知。匏庵藏信不妄也。按,世昌,绵竹道人,字子京。”4、关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逝,往。斯,此,这里指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