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183959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物理高考试卷及解答(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安徽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为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 ,第 I 卷第 1 页至第 5 页,第II 卷第 6 页至第 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并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的姓名、座位号与本人姓名、座位号是否一致。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位。2答第I 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所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答第II 卷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

2、笔在答题卡上 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的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 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 I 卷 (选择题 共 120分)本卷共 20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导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

3、周期与摆球到地心 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 ,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为()B,丁 c GM丁 c l(A)T= 2?4丁(B) T= 2?rGM(C) T= 2?GM(D)T=2?l Gm15.如图所示,有一内壁光滑的闭合椭圆形管道,置于归粗, MN是通过椭圆中 心O点的水平线,已知一小球从 M点出发,初速率为V与沿管道MPN动,至U N点 的速率为Vi,所用时间为,若该小球仍由M点以初速率为V0出发,沿管道MQN 动,至U N点的速率为V2,所用时间为t2,则()A,(A) Vi = V2, 1112(B) Viv2, t ot 2

4、(C) Vi = v2, tit2(D) Viv2, t i”或“,小,Rfc22. (14分)如图所示,充电后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q电 容h为C极板间距离为d,上极板正中有一小孔,质量为mij 电 荷?量为+q的小球从小孔正上方高h处由静止开始下落,穿过小孔到达下板处速度恰为零(空气阻力不计,极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到达小孔处的速度;2gh,(2)极板间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容器所带电荷量;mg-qE= ma 0 v2 = 2ad,彳# E= mg(h+d) /qd, U=曰 d, Q)= CU 彳# Q)= Cmg h+d) /q,(3)小球从开始下落运动到

5、下板处的时间,12/曰 h+d 2hh = gti , 0=v + at2, t =ti + t2,得 t =- /23. (16分)如图1所示,匀强磁场的磁感应BA小强度B为0.5T,其方向垂直于倾角?=30?的斜面上,户in ?=12.5-3.75x (0x2),图略,(3)求金属杆CD从MNfe运动到P点的全过程产生的焦耳热。由 F-x 图线下面积得:W= 17.5J, W mgdin?Q= 0, Q= W mgddn ? = 7.5J ,24. (20分)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凹梢 A,中央 当 ba放一小rrL/2L/2T物体B,物体与左右两边梢壁的距离如图所示,L为1.0m,凹梢与物

6、体的质量均为 m两者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05,开始时物体静止,凹梢以V0=5m/s初速度向右运动,设物体与凹梢底壁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损失,且2碰撞时间极短,重力加速度 g取10m/s。求:(1)物体与凹梢相对静止时的共同速度;mv=2mM v = 2.5m/s,(2)从凹梢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物体与右侧梢壁碰撞的次数;-12 12f =?mg fs =2 (m mm v 2mv , s= 12.5m,共碰 6 次,(3)从凹梢开始运动到两者相对静止所经历的时间及 间内凹梢运动的位移大小。每次碰撞都速度互换,相当于一个匀减速一个匀加速, 速度相等,v-t图如右图所示,均为v2 , a = ?g=0.5m/s2, t =v0/2a = 5s,图线下一-,、一 1阴影部分即凹梢的位移,s = 2?2.5?5 +6.5 = 12.75m, 2020-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