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8378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跟踪材料富锦市上街基镇中心校王华农村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跟踪材料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体力劳动已有所减少,再加上现在的小学生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受到家长的过分溺爱。宽松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得不少小学生的娇气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们在生活上要求非常高,而参加劳动时却怕苦怕累。据调查,现在的小学生爱劳动、有较好的劳动习惯的大约只占1/3,另外的2/3是不爱劳动或不太爱劳动。学生缺乏的不是劳动时间,而是参与劳动实践的意识。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劳动的生活即是劳动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的话深刻的阐明了劳动与生活的关系。作为肩负教育重任的教师,有责任、有效地组织和引

2、导学生通过生活与劳动课的教学,把劳动这一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学生的意识,并形成习惯。这个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呢?我们应该让孩子在认知中明理、在训练中体验、在实践中强化,由浅入深,知行合一,逐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结合学校的课题研究我从以下途径入手:一、明理小学生活与劳动课是一门学习日常生活与简单劳动的常识、技能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感情。生活与劳动课的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生活与劳动课的兴趣,使劳动实践意识深入孩子的心灵。利用课余时间,我专门给学生讲解劳动的意

3、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开始向学生说明,我国有今天的繁荣富强是来之不易的,是经过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地劳动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的创造,就没有今天幸福的生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础。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人,热爱劳动是一种美德。我们小学生要经常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来了解社会,学好本领,将来去改造社会。然后让学生一起来观赏一些投影片:葡萄沟五光十色的串串葡萄、巍峨壮观的万里长城、为中国夺得奥运会首枚金牌的许海峰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美、劳动创造了世界。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集体里,没有劳动也是不可能的,例如:每天我们要打扫教室,摆整齐桌椅,这也是劳动。同学们

4、,你们回想一下,当你每次做完值日后,看到干净的地面,整齐的课桌椅,宽敞明亮的教室,你心里是否觉得甜滋滋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所以,我认真做好课前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是上好每堂生活与劳动课的关键。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明确学习的任务、意义,渗透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情思,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在认知中明理,仅仅靠每周的一堂生活与劳动课的教学还不够,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校园要成为对学生进行生活与劳动教育的好场所。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充分利用品德课、主题班队会活动开展一系列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如:劳动最光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爱爸爸妈妈名人是这样劳动的,这样就可以

5、深入浅出地讲清劳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懂得劳动光荣,不劳而获可耻,每一个人都应该劳动,不仅用脑来劳动,而且要动手劳动。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后,学生的劳动态度自然会发生转变,也就更乐意劳动,主动去享受劳动的快乐。二、训练我们的孩子在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却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生日,在将吃不完的零食弃之路边时却很难想到留一点给长辈。因此,培养学生的劳动实践意识还要体验生活,在体验中感悟。1、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序列化的劳动技能训练,结合节假日可以开展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如三、八节我为妈妈送礼物五一长假我当家巧手装扮我们的教室等,独特的活动给了孩子们全新的体验,进一步促进了小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收到一举

6、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2、让学生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使他们获得持久的动力,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的目标。如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张我们爱劳动”的评价表,每天利用晨检时间来总结前一天的劳动岗位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评定星级,定期评出劳动小能手,期末评定劳动奖章进行鼓励,并向家长发放喜报。我们还利用班队会的时间,为学生营造劳动光荣的氛围,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劳动技能的舞台,学生积极骄傲地把自己的进步展示出来.我们班级还开辟了我们爱劳动的专栏,以图片、资料、日记、作文、活动照片、劳动小报、劳动制作等形式及时登载孩子们劳动的收获及感悟,进一步激励了孩子们劳动积极性。三、强化实践能力有着丰富的内涵,在儿童身心

7、发展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是促进学生成为社会人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要通过一定的劳动实践来强化,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每天给孩子安排一定量的劳动,一个时期内安排孩子劳动实践的内容固定下来,由简单到复杂。不光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还要求家里的事情主动干二不会的事情学着干集体的事情抢着干”等。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强弱,对学生学好各门功课有直接影响,而生活与劳动课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它的培养可促进学生操作能力的增强,进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与乐趣。所以,我在生活与劳动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需要让学生动手操作练习,使每一

8、位学生掌握方法。只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还不够,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平日,让他们包干教室或校园的一个卫生角,对积极负责的孩子予以激励;分享劳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还需要家校结合,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还要在家长的配合下通过做家务去操作巩固,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最终才能内化为意识和习惯。因此,我经常与家长沟通,向家长宣传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做到家校联系。经过努力,学生已经由最初的不爱劳动发展为喜爱劳动,由最初的不会值日变成值日能手。冬季是下雪的季节,通过劳动意识的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增强了,能力也提高了,在我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每次都是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完成,看着清理整洁好的甬路,同学们都露出会心的微笑,比起以前,同学们不但劳动意识增加了,而且学会了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劳动操作在儿童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促进儿童的身心发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智慧、情感、意识和高尚的品格。所以我还要继续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入手,进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