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2181636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2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沪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化学研究些什么课题1-2 化学研究些什么(2)地点 教 学目 标知识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教学方法自主探索能力目标初步学会用实验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情感目标初步通过实验体验,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探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分析重点1知道并能辨析混合物与纯净物,能区分一些典型的混合物与纯净物。2体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手段。难点1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分析,2 混合物与纯净物概念的辨析。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与交流反馈1.红磷在点燃的条件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2.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二者的体积比约为1:4。3.混合物是由两种或

2、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4.用水可以制氢气,不能通过化学方法把水变成油,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但不含碳元素。二、问题提出与情境创设化学除了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还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呢?三、精讲释疑与新知建构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观察与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点燃红磷固体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 (2)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集气瓶中吸入约五分之一容积的水。实验结论: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实验原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3、分数,可以选择某种能与氧气反应而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反应的固体物质,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体积减小,气体压强减小,引起水面发生变化,从而确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误差分析:(1)若实验测定值小于五分之一,主要原因有:红磷用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2)若实验测定值大于五分之一,主要原因有:点燃红磷伸入集气瓶未迅速塞紧瓶塞,止水夹未夹紧胶皮管。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如空气、食盐水等;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等;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绝对纯净的物质并不存在。【拓展视野】空气成

4、分的发现【演示实验】 取少量的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燃烧匙中,在酒精灯上加热,直到完全烧焦后,得到黑色固体。说明了这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碳元素。世间万物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科学告诉我们,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中应含有同种元素。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各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因而被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常用于切割玻璃。 石墨为黑色质软的固体,可用于生产铅笔芯。石墨还是一种能导电的非金属,常用作电池

5、的电极。 补充:空气主要成分的发现者拉瓦锡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元素周期表的整理门捷列夫发现钋和镭居里夫人改进引爆装置诺贝尔四、课堂演练与拓展提升1下列不属于金刚石物理性质的是(C) A硬度大 B无色透明的晶体 C灼热的金刚石可以在液氧中燃烧 D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2下列现象中,不能证明空气存在的是 (B)A空瓶倒立放入水中水不易进入瓶中 B向自行车内胎充气C疾风知劲草 D太阳照在桑乾河上3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 A14 B15 C41 D45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D)A洁净的空气 B海水 C泥土 D冰水混合物点燃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产生大量白烟, 并放出大量的热。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五氧化二磷。五、归纳总结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六、教学反思:个人二次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