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2002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2173668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0.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知心理学2002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认知心理学2002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认知心理学2002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认知心理学2002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认知心理学2002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知心理学200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知心理学2002(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2002 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认知心理试题课程代码:00471第一部分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20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 把一般原理、法规、规律具体化,属于()A. 形成概念体系B.运用概念C.下定义D.日常概念2. 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3. 在一个注视点来不及移动的短暂时间内把握对象的数量是()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4. 强度相差较大的两个音同时到达听觉器官,而只能感受其中

2、一个声音,这是()A.听觉的适应B.听觉的绝对阈限C.听觉的差别阈限D.声音的掩蔽5. 由一定强度并成为对机体起破坏性的刺激引起的感觉是()A.触觉B.温度觉C.痛觉D.压觉6. 人们凭借某些分析器得来的关于物体的大小、形状、立体、距离、方位等的正确认识,这种知觉是()A.空间知觉B.时间知觉C.运动知觉D.错觉7. 我们曾经去过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看过天安门之后,至今在头脑中还能浮现出天安门城楼的形象,这是()A.运动表象B.般表象C.记忆表象D.想象表象8. 在想象活动中,起重要作用的脑部位是()A.大脑右半球B.大脑左半球C.额叶区D.下丘脑9. 概念形成的基本过程是(A.分析和综合C.比

3、较和分类B.抽象和概括D.系统化和具体化10. 下列备选答案中,哪一项不属于发散思维的特点?()A.思维的敏锐性B.思维的流畅性C.思维的独特性D.思维的变通性11. 下面列举的“概念”含义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概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B. 概念在一定历史时期具有稳定性C. 概念的掌握是个体的学习过程D. 概念的形成是先天和后天结合的过程12. 哪种强度的动机更有利于解决问题的效率?()A.较弱的动机B.过弱的动机C.中等强度的动机D.过强的动机13. 下面列举的“言语”含义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言语是社会现象B. 言语是交际过程本身C. 演讲、指示、写作是不同方式的言语

4、活动D. 言语离不开语言14. 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语文、数学及其他科学知识内容的能力,是()A.模仿能力B.认知能力C.流体能力D.晶体能力15. 艾宾浩斯对遗忘的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它的规律是()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16. 主体接受内外刺激,在脑中有关部位形成一定的暂时神经联系,并留下一定的“痕迹”,这是()A.记忆的识记过程B.记忆的保持过程C.记忆的再认过程D.记忆的回忆过程17. 当知觉对象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保持相对稳定,这是()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整体性C.知觉的恒常性D.知觉的理解性18. 最先对被试者在图片属性的辨

5、认与组合中形成概念进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布鲁纳B.海勃来尔C.赫尔D.希斯特怀特A.流体能力B.晶体能力C.认知能力D.操作能力20.提出转换生成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乔姆斯基C.吉布森D.道林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分,共 1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21.注意的理论有哪些?(A.过滤器理论B.主动加工模型理论C.衰减器理论D.注意的复合理论E.注意的起伏理论22.颜色的特性有(A.色调B.彩色C.无彩色D.明度E.饱和度23.判断时间间隔的精确性方面最强的前两

6、种分析器是(A.视觉分析器B.听觉分析器C.触觉分析器D.运动觉分析器E.平衡觉分析器24.回忆的种类有(A.直接回忆B.间接回忆C.无意回忆D.有意回忆E.追忆25.表象的属性有(A.直观性B.概括性C.由知觉到思维的过渡环节D.直接性E.理解性26.思维过程包含有(A.分析、综合B.抽象、概括C上匕较D. 具体化、系统化E.联想27.布鲁纳在概念形成的实验中,提出概念形成的方式是(A.关系逆转C.变式的运用E.聚焦策略B.维度逆转D.扫描策略28.解决问题的阶段,一般分为()A.准备阶段B.发现问题C.明确问题D.提出假设E.验证假设29.言语过程包括()A.言语表达过程C.言语的理解过程

7、B.言语的感知过程D.言语的组织过程E.言语的交往过程30.世界卫生组织把低常儿童分为()A.轻度B.中度C.重度D.极重度E.发育不全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空1 分,共10 分)31. 注意的基本功能是。32. 知觉和感觉的关系是的关系。33. 不以客观事物的规律为依据,主要是凭借个人的好恶,这种想象为。34. 凡是有三条边线,三个角构成的几何图形都是三角形,这是通过思维的结果35. 经过仔细研究特殊事例或文字资料之后形成一般结论,都属于推理。36. 在概念的掌握过程中 ,变式运用 得不充分,会出 现两种错误,一种是另一种是37. 检验假设可以,直接去检验,也可以

8、通过间接地检验。38. 能力最完备的结合,使人能创造性地完成多种复杂活动,这称之为。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8分)39. 守恒40. 灵感41. 关系概念42. 定势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6 分,共24分)43. 个性倾向性对认知活动有何影响?44. 颜色混合的三条规律是什么?45. 什么是联想?联想的表现形式有哪些?46. 解决问题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4分)47. 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研究它的意义何在?七、案例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4分)48. 在印度,发现一个狼窝中有两个裸体女孩,其中大的 78 岁,小

9、的只有两岁,他们由狼抚养长大。狼孩的生理 结构和躯体生长发育,同一般儿童没有多大差异,但在心理活动方面却相差甚远。狼孩不会说话,不懂人类的衣、 食、住、行,不会计算,见人恐怕惧、紧张,手脚并用,着地爬行,夜间活动,每早三时左右总要引颈长嚎一阵; 怕光、怕火、怕水;不吃素食,大的狼孩虽然已经78 岁,但智育发展的程度只相当于6 个月的婴儿所懂得的事情。 后来经过精心教育和训练四年才学会6 个词,6年学会了直立行走,七年学会45个词,17 岁的时候,只相当于3 4 岁的幼儿智力。从狼孩的案例分析环境及早期教育对人的智力发展的影响。全国 2002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认知心理试题参考答案课程代

10、码:004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1.B2.B3.A4.D5.C6.A7.C8.A9.B10.A11.D12.C13.A14.D15.C16.B17.C18.A19.C20.B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10 分 )21.ABC22.ABE23.BC24.ABCDE 25.ABC26.ABCD27.DE28.BCDE 29.ABC30.ABCD三、填空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1.对信息的选择32.整体和部分33.空想34.概括35.归纳36. 扩大概念缩小概念37. 付诸实际智力活动38.天才四、名词

11、解释(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8分)39. J 皮阿杰理论中的较为重要名词。是指某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时,它的物质含量没有增加,也没 有减少,是不变的。儿童要到811 岁之间,才能获得守恒概念。40. 在创造发明过程中,是主体以全部精力解决所思所想的问题时,突然引出顿悟,从而解决或导向解决问题的思维 状态。41. 形成概念的关键在于各属性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各属性显示的特性。如“左边”、“右边”、“较大”、“较小”,都 是用来表示几个相关连事物之间的关系。42. 是未被意识的,对一定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是由于重复某种习惯性的态度、认识方式和行为方式时而产生的。五、简答题(

12、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6 分,共24分)43. 个性倾向性是指决定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动力系统,它以积极性和选择性为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 趣、爱好、理想、价值观等。人在掌握社会经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总是通过这些内部世界实现的,它是人以不同程度的积极性组织自己 的行为,有目的有选择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44. (1)补色律。凡两色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无彩色),这两色为互补色,如红色和青绿色,黄色和紫色,都能配 对而成为互补色。(2)中间色律。在混合两种非补色时,便产生一种新的介于它们两者之间的中间颜色,如红色和蓝色相混合产生 紫色,红色和黄色相混合产生橙色。(3)代替律。相

13、混合的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黄色或由其他颜色混合而产生黄色,跟蓝色混合, 便产生同样的颜色。45. 联想是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关系的反映,是已建立起的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由当前感知的事物回想起与它有 关的另一事物或由一种思想引发出另一种思想。其表现形式有: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关系联想。46. 解决问题主要有三种理论(1) 桑代史的尝试错误理论;(2) 苛勒的顿悟理论;(3) 解决问题的程序研究。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4分)能力差异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差异;(2) 能力水平差异;(3) 能力表现早晚差异。研究能力的个别差异的意义:(

14、1)教师掌握学生个别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2)以个别差异为依据,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到人心其才,才尽其用。 七、案例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4分)48.环境:是指除基因外,影响基因表现的全部因素,包括在母体内胎儿的环境,出生后物质的、社会的,精神文化 环境。狼孩依靠母体生存并发展,成为独立的人并在不断生长、发育。(发现狼孩后,可分出性别及估计年龄。) 但由于某种原因她们由狼哺育,由于脱离社会生活,人性(人的心理生活的内容及水平)得不到发展,智力受到损害(案 例中的种种表现)这种孩子回到人类社会,由于他们错过了早期教育的机会(研究证明,从初生到4 岁是人的智力发展的决定时期,丰 富的环境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