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2172576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A版)六年级语文教案 《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掌握本课1个生字,准确书写7个汉字,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积累。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3、理解诗歌内容,感悟诗歌意境,体会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与快乐。4、指导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韵美、文辞美,促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学重难点: 准确读写生字,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感悟童年校园生活的纯真、快乐。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产生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达到情感共鸣。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2、理解诗歌中部分的重点词语。3、准确

2、、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清诗歌脉络。教学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清诗歌脉络。教学难点:能想像诗歌所描绘的画面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学校是我们的另一个家,我们在那里感受成长的快乐。在校园里,我们有时会享受成功,有时会遭遇失败。在我们逐步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会哭、会笑。哭笑之间,理想和信念在我们心中悄悄萌芽。对于明天的生活,身在校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幻想,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校园是我们童年记忆的摇篮。今天我们就走近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跟着课文一起回顾我们的校园生活点点滴滴。板书: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指导读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a)

3、 范读课文要求:听清楚诗句中生字、多音字的读音,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诗歌的整体感受。b)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学习生字。要求:画记节;把诗句读通,读准。3、检查与反馈A、出示生字,指名读生字;B、理解词语的意思。倾听:细心地听取。佩服:感到可敬可爱、钦佩。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协调,比喻感情好,气氛融洽。4、学生默读思考:诗歌中写了同学们在那片树林中的哪些欢乐?5、引导交流,指导明确以上内容。6、读自己喜欢的诗句,说说读出了什么感受?想怎么朗读?我们喜欢在林子里静静地倾听倾听那神秘而又有趣的声音指导:这两行诗揭示了儿童对大自然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心理。要指导学生读出好奇、神秘的感受。我们听翠

4、绿的叶子轻柔的呼吸我们听幼笋无声地爆出地心指导:这两行诗表现了儿童充满诗意的幻想,赋予了翠绿的叶子和幼笋以人的思想,而这个切都在悄然无声中发生。朗读时要指导学生读得轻,读得优美。我们听云雀的歌儿从叶片滑落我们听蚂蚁的号子清脆又迷人指导:在这两行诗中,云雀的歌儿变得有形,歌儿从叶片上滑落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而蚂蚁像人们一样在劳动中吹起了号子,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这都是充满纯真的想象。要指导学生读得优美,读出儿童探索大自然的欣喜与快乐。我喜欢在林子里写作诗歌你喜欢在林子里构思散文你佩服我诗歌里和谐的节奏我佩服你散文里蕴含的神韵我们常常在林子里采一篮篮蘑菇为生物组饲养的小兔送去美味的山珍我们常常在

5、林子里捕捉一只只彩蝶为我们的实验室献上美丽的昆虫标本指导:这两节诗描绘了校园活动精彩的画面,指导学生读出活动中的快乐,对成长的欣喜。校园门口的树林是童年的摇篮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充满温馨那里有我们稚气的笑语和真诚的眼泪即使明天长成大人,也不会失去那份纯真指导:这个节诗要读出孩子心中真切的感受,读出童年校园生活中的温馨、快乐与纯真。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提示:本文采用“分-总”的结构形式。1、默读课文,给课文分段。2、反馈学习情况。第一部分(第1-4小节):写同学们在树林里留下的点点滴滴的汗水和欢乐。第二部分(第5小节):写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是孩子们童年温馨的摇篮,是令学生难忘的。四、指导写字

6、1、指导学生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你准备怎样记住这些汉字?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掌握一定方法记忆生字。2、观察汉字的结构。3、示范: 饲:“饲”与“词”、“伺”的读音与字形都要区别开。“蚂”、“蚁”都是形声字,都是“虫”字旁。4、请个别学生示范。5、指导练习。五、作业 1、抄字组词,抄写词语 2、熟读并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从各个角度交流各自的阅读感受。2、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词语复习光

7、临 倾听 滑落 神秘 标本 和谐 佩服 轻柔 摇篮 温馨2、回顾: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里有什么?我们在那儿做什么? 板书:神秘的声音 童年的足迹二、 感悟诗歌意境,指导朗读。1、浏览课文,哪些小节描绘了树林中神秘的声音?哪些小节描写了我们在树林的活动。2、合作学习: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再把自己的感悟大胆地读给小组的其他同学听。反馈与交流:指导感悟、朗读课文1、2小节。哪些同学研读了课文1、2小节,指名读文。树林里有什么声音?那些声音是怎样的? “叶子轻柔地呼吸”、“幼笋爆出地心”、“云雀的歌”、“蚂蚁的号子”中,哪些是真实存在的声音?哪些是想象出来的声音?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小

8、结:“叶子轻柔地呼吸”让人感受到叶子成为了具有思想的生命体,令人充满好奇;幼笋向往着光明,克服了重重困难,迸发出生命的活力而“爆出地心”,令人充满敬畏;“云雀的歌”美而清脆,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蚂蚁们整齐的“号子”,表现了在集体生活中成长的快乐。这些声音伴随着孩子们成长,成为他们学校生活的全部内涵。听到这些声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会想到了什么?感悟品读相关诗句。指导朗读1、2小节。 指导感悟、朗读课文3、4小节。指名读3、4小节。思考:“我们”在校园门口那片树林里展开了什么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会感受到什么?小结:“我们”在林中“写作诗歌”、“构思散文”,相互激励,共同成长,享受着成功的快乐;“我

9、们”“采蘑菇”、“捉彩蝶”会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我们在活动中感受了校园生活的美好、纯真与愉快。用快乐、满足的语气,有感情朗读第3、4小节。升华情感,指导创作 在校园生活中,还会发生些什么?i. 观看学生校园生活录象。ii. 指导创作:在校园的 ,我们 ,我们 ,我们 ,我们 ,三、升华情感,总结全文1、校园生活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2、出示第5小节,有感情地读读第5小节,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3、这节诗歌能表达你对学校生活的全部感受吗?你还想说什么?继续创作: 校园是童年的摇篮, 校园是 。4、小结: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是童年的摇篮,它孕育了孩子们最纯真的梦想。校园是我们的另外一个家,远大的理想就在这里萌芽。让我们记住这美好的时光,让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展翅飞翔。五、作业1、背诵诗歌。2、继续完成诗歌续写。板书设计: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神秘的声音 有趣的活动童年的摇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