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题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217160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医学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医学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医学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医学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题库(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学题库一、名词解释:证、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八纲、藏象、病机二、单项选择题1. 阴阳的最初含义是指A.天地日月 B.动静变化 C.昼夜节律D.日光向背 E.上下升降2. 阴阳中复有阴阳是指A.阴阳的统一性B.阴阳的交感性C.阴阳的无限可分D.阴阳的转化E.阴阳的互根3. 五行之中的“木”不包括A.六腑之胆 B.五官之目 C.五体之筋D.五志之怒 E.五化之长4. 下列属于五行之“土”的是A.筋 B.血脉C.肌肉 D.皮毛 E骨5. 肝气横逆,犯脾犯胃,属于A.木克土 B.木乘土C.木侮土D.母病及子E.子病及母6. 下列不属于相乘关系传变的是A.脾病及肝B.肝病及脾C.肾病及心D.心病

2、及肺E.肺病及肝7. 以昼夜分阴阳,上半夜为A.阴中之阳B.阳中之阳C.阳中之阴D.阴中之阴E.以上都不是8.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阴阳交感 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平衡 E.阴阳互相转化9. 阴阳互相转化的内在依据是A.阴阳失调 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平衡 E.阴阳交感10. 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前提是A.阴阳交感 B.阴阳互根 C.阴阳制约 D.阴阳消长 E.阴阳转化11. 下列属于子病及母的是A.肺病及肾 B肝病及肾C.心病及肾 D.脾病及肾E.肝病及脾12. 肺的所不胜是A.肝 B.肾 C.心 D.脾 E.

3、胃13. 根据情志相胜法,大怒时可用哪种情志去制约A.喜 B思 C.悲 D.恐 E惊14. 五色中,属于木行的是A.青 B.赤 C.黄 D.白 E.黑15. 肾病及肝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乘 B.相侮C.相生 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16. “孤阴”、“孤阳”是下列何项关系被破坏?()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 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17. 吵架后出现脘痛、便溏证属( )。A.木克土B. 土虚木乘C.木乘土D.以上都不是18. 下列何项说法正确?()A.心在液为泪B.肺在液为汗C.脾在液为涎D.肾在液为尿19. 突然惊恐可致( )。A.二便失禁B.心神不安C.遗精D.以上都是20. 男女异诊

4、,老少异治属( )。A.因时制宜B.因地制宜 C.因人制宜 D.以上都是21. 下述哪一项不属于望舌形的内容?( )A.胖大B.瘦薄C.歪斜D.裂纹22. 自汗多因()。A.阳气暴脱B.气虚卫阳不固C.阴虚阳亢D.邪正相争23. 病人发热而恶寒明显,苔薄白而润,脉浮紧,证属( )。A.表证B.表寒证C.表虚证D.寒证24. 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的古典医籍是A.难经B.神农本草经C黄帝内经D.伤寒杂病论 E.本草纲目25. 我国的医学分科始于A.商代 B.秦代 C.周代D.唐代 E.宋代26. 改正了古医书在人体解剖方面某些错误的古代医家是A.刘完素 B.陈言C.吴有性D.王清任E.唐宗海27.

5、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是A.肝B.心 C.脾D.肺 E.肾28. 阴阳中复有阴阳是指A.阴阳的统一性B.阴阳的交感性C.阴阳的无限可分D.阴阳的转化E.阴阳的互根29. 下列属于五行之“土”的是A.筋 B.血脉 C.肌肉D.皮毛 E骨30.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关系是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消长平衡E.阴阳互相转化31. 阴阳互相转化的内在依据是A.阴阳失调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平衡E.阴阳交感32.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前提是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制约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33. “木火刑金”在五行学说中属于A.相

6、乘 B.相侮 C.相生D.子病及母 E.母病及子34. 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A.脏腑生理B.脏腑病理C.脏腑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D.脏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35. 心主神志的基本概念是A.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B.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C.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 和思维活动D.调节人体的情志36. 心在液为A.涎 B.汗 C.津 D.唾 E.尿37. 肺主一身之气,主要取决于A.生成宗气B.调节气机 C.宣发卫气D.肺的呼吸功能 E.肺主肃降38. 以下哪项不属于肺的肃降功能A.排出体内浊气B.将津液向下布散C.吸入清气D.肃清呼吸道异物E.水液向下输送39. 称为“后天之本”的脏是A.心

7、 B.脾 C.肾 D.肝 E.肺40.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脾主升清B.人以水谷为本 C.脾主统血D.脾主运化水谷精微E.脾主运化水液41. 脾主运化是指A.运化水液B.运化水湿 C.运化水谷精微D.运化水谷和水液E.化生血液42. 脾之华在A.皮毛B.筋 C.唇 D.四肢 E.爪肝在志为A.怒 B.思C.悲 D.喜 E.恐与情志抑郁关系最密切的是A.心不藏神B.心血亏虚C.肝失疏泄D.肝升太过E.肾精不足具有促进脾升胃降功能的脏器是A.肺B.脾C.肝D.肾E.小肠“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A.肺B.心C.肝D.肾E.脾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是A.三焦B.脑 C.胆 D.膀胱 E

8、.心包与大肠相表里的脏是A.肝B.肾C.脾D.肺E.心“生痰之源是指A.肾B.胃C.脾D.肺E.三焦被称为“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朱震亨 B.张从正C.王清任 D叶桂E.刘完素认为“病由邪生,邪去则正安”,并主张用药以攻邪为主的医家是( )A.刘完素 B.张从正C.李杲D.朱震亨E.钱乙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中心是(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府D.形体官窍E.经络中医学将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确定为阳,这一认识体现了阴阳的哪一特性A.相关性B.普遍性C.可分性D.转化性E.规定性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

9、57.58.59.60.61.62.63.64.“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此语主要说明了阴阳的哪一关系(A.对立制约B.互根互用在医学领域中,下列何项功能属阳(A.滋润B.抑制C.凝聚阳偏胜形成的证候是( )A.实证B.里证C.实热证“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B.虚热证C.里证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B.五体之皮毛下列归属于五行之“水”的是()A.恐B.脉C.肉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肝为脾之()A.母B.子C.所胜 D.所不胜具有“藏而不泻”特点的是( )A.五脏B.六腑 C.奇恒之腑 D.五体“心主神明”是指心主宰人体的( )A.生理活动B.心

10、理活动C.生理、心理活动 D.精神意识活动 E.以上都不是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C. 消长平衡D.相互交感)D. 收敛 E.推动)E 相互转化D.实寒证)D.实热证E.表证E.实寒证C.五志之恐 D.五化之收D皮E.怒E .以上都不是E.五液E.五色之白C.心为神之舍D.心其华在面E.心为血之府A.舌为心之苗B.汗为心之液“肺朝百脉”是( )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A.脾化生水谷精微B脾主升清脾的生理特性是()A.喜燥恶湿主升B.喜燥恶湿主降 对肝

11、疏泄功能影响最大的情志活动是(A.指肺助心行血B.其功能与心主血脉一样C.百脉会聚于肺D.肺助心行血功能的结构基础)C.脾主统血 D.脾为后天之本 E.人以水谷为本C.喜润恶燥主降D.喜润恶燥主升E.以上都不是)A.喜 B.怒 C.恐 D.惊 E.思六淫中易侵犯人体上部和肌腠的外邪是( )A. 风邪B. 寒邪C. 湿邪D. 燥邪E. 暑邪下列哪项属于湿邪的性质( )A. 凝滞 B. 粘滞C. 涩滞D.瘀滞E.动血具有升散而又挟湿特性的邪气是()A. 湿邪 B. 燥邪C. 热邪D.暑邪E.寒六淫之中,唯一可直中少阴为病-fv者,应属()A. 燥邪 B. 寒邪C. 暑邪D.火邪E.湿邪七情太过,首

12、先伤及()A. 肝气 B. 脾阳C. 肾精D.心神E肺气过饱主要损伤( )A. 心肾 B. 肝肾C. 脾胃D.心脾E.心肺劳力过度主要伤及()A.精 B.气 C.血 D.津液 E.神中医学中成功地应用于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书是A伤寒杂病论B.黄帝内经C.神农本草经D.难经E.新修本草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具体体现在A.人体结构的整体性B.人体生命基本物质的同一性C.人体功能活动的联系性D.以上都是具有升清功能的是A.心B.肝在六淫中独见与夏季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下列哪项不属于疫病发生流行的原因:A.社会因素 B.气候因素 C.隔离因素 下列哪项不是心的生理功能或生理连属:A.主神明B.主血脉C

13、.其华在面在五行学说中,五季中的“长夏”应归属于C.脾D.肺E.肾C.暑邪D.湿邪E.火邪D.环境因素E.体质因素D.主藏血E.开窍于舌A. 木B. 火C.土D.金E.水在六淫中,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燥邪下列属于母子关系的是A.水和火B. 土和金C.金和木D.木和土E.火和金寒性收引可导致:A.阻滞气机B.损伤阳气C耗气伤津D.气机收敛E.凝滞经脉下列五行生克关系中哪项错误的:A.木克土B.火生土C.火克水D. 金牛水E.金克木五行学说中的“木”的特性是: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A.炎上B.稼穡C.润下D.从革E.曲直阴阳在一定范围内的消长保持动态平衡称为:A.阴阳决离B.阴平阳秘C.阴阳对立D.阴阳转化E.以上均不是有“先天之本”之称的是:A.胃B.肝C.脾D.肺E.肾常为外感病邪致病先导的邪气是:A.热邪 B.风邪C.寒邪D.暑邪E.燥邪“六淫”是指:A.六气B.六气的太过和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