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2171496 上传时间:2023-08-2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在现代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传播课程调查报告摘要 本文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着重讨论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在现代的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中传统因素存在比重的调查,分析传统生活习惯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的利弊影响;通过与西方生活习惯的比较调查,分析中国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影响大小,以及对人们健康的各种影响。最后,通过总结,明确了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在现代社会对人们健康影响的原因,以及对于继承传统、完善健康理论实践体系的几点建议,以促进传统发展和健康和谐身心的发展。目录一、 调查问卷分析1. 总体认识2.生活习惯篇分析3饮食方式习惯分析二、总结关键词:

2、中国传统 生活方式习惯 现代 健康 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在现代的影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健康传播课程调查报告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煌煌岁月,仍熠熠生辉,光耀万世。这其中,包罗万象,琴棋书画、诗歌音乐、建筑医药、饮食健身,无不精深奥妙,影响深远。中国人民历经五千年,积累下无数智慧与哲理,中华民族的传统一直到今天都影响甚广。中华民族传统中,有许多与西方现代社会不很相同的生活方式及习惯,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或许熟悉,或许陌生,但对于我们的生活及健康却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中国传统的饮食结构、生活理念、生活细节,对于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渗透。那么,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对于现代人们的健康究竟有多大影响、人们

3、对于这些传统又存在多少认知等等问题,我想通过对随机五十人调查结果的分析,可略知一二。一、 调查问卷分析1.总体认识通过问卷可了解到,调查中的大部分人(72%)对于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在现代的影响,都认为“很大”,20%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只有8%的人认为影响“不大”。由此可体现,传统的影响还是比较强大的。毕竟在一个历经千年封建史的国家,社会对传承、稳定还是十分看重的。具体到传统生活方式习惯对个人的影响时,调查中60%的人认为“有一定影响”,38%的人认为“有很大影响”,仅2%的人认为“基本无影响”。在世界大融合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习惯难免会受到别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变得趋同,对于

4、传统也会有些许丢失;而我们的社会也在高速发展,原有的生活方式习惯也不再完全适应当今的生活速度及要求,传统会有改变是理所当然。但是,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民族心理养成也非一时受扰即大厦将倾,而是依然植根于日常生活,再加上如今我国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虽然“变革”成为时代呼声,但仍有一些适应社会或是精华部分保留,影响人们。调查人们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习惯合理性认识时,发现78%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定道理”,16%的人认为“很有道理”,6%的人认为“没有道理”。大多数人对于这一问题,基本都保持着一种理性中庸的态度,一分为二地看待,只有少数人持绝对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人们一般都会认为,传统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被人们

5、所尊重,必然有其合理性。的确,中国传统生活方式习惯的确可以说是千年智慧的积淀,有许多值得今人借鉴的精华之处。然而,经过时代发展和进步,传统中必然有与今时今日不符之处需要扬弃,有一些是不再适合现代社会,有一些是受封建过时思想影响的糟粕,这都是不合理之处。我们必须有分辨能力,要认清,不能全盘否定或肯定。2.生活习惯篇分析对于餐前洗手,58%的人认为自己有此习惯,14%的人则没有,28%的人表示“有时有”。而在古人是否有此习惯的问题上,48%的人认为有,26%的人认为因古时条件限制所以没有,16%的人表示不知道。其实,古时虽然没有方便的水龙头洗手,但早在西周时期,人们便已经形成进餐前洗手的卫生习惯。

6、因为那时筷子还没有为人们广泛接受,就餐时人们共用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通常,人们把水盛在盘状的青铜器皿中,浇淋双手,洗净后用布巾擦拭。有时为了避免水落地时四处飞溅,还会在地面上另放一个盘接水。至于普通的老百姓则通常将葫芦一剖两半用以盛水洗手。可见,中国传统中很早就有这样的卫生习惯。人们每日活动会沾染大量细菌,通过洗手可以减少细菌感染,减少疾病发生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尤其是进食前,这样可以防止病从口入。可见,这是中国传统生活方式及习惯中的精华,应当继承发扬。当然,这种习惯也是良好教养的体现,从另一方面展示了人的心理健康,是“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洗脸时使用的物品的调查中发现,68%的人

7、表示用洗面液,而32%的人表示只用水。这种调查结果可能与被调查者的性别有关,一般来说女性基本上会选择各式洗面奶来帮助洁面,而男性则对此关注较少,使用较女性来说也少了很多。而其实在古代,古人洗脸所用的物品既多种多样又都非常天然,如用皂荚、杏仁、鸡蛋清、蜂蜜等调制的凝团药皂,或者用绵软的浸泡过淘米水的冬瓜瓤白等。而古代的一些女子喜欢用桃花和白酒调制“洗面液”擦脸,据说既可以清洁面部又可令肌肤红润。此外,古时有人也经常使用米汁和茶水清洗面部,能在洁面的同时达到清爽去油的功效。其实,洗脸时使用一些辅助洁面用品还是非常必要的。脸部皮肤由于新陈代谢,会在毛孔里排出一些像皮脂、死角质细胞等废物,加上残留的化

8、妆品或护肤品,空气中的灰尘等污染物,使得毛孔里有很多的污垢。而洁面用品就能清除掉这些污垢。如洗面奶色泽纯正、香气淡雅、质地细腻,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延展性和渗透性,用它洗脸能去除面部的汗渍、油垢、粉底、皮屑等,用其卸妆能彻底洗去油彩、脂粉、唇膏、眉笔迹等,它最适合洗去难以去除的眼影膏,有一些特殊性质的洗面奶还可以在无水条件下使用,不仅能清洁面部皮肤,同时还兼有护肤、保湿、营养皮肤等功能,用后能使面部肌肤柔嫩光洁,是极好的洁肤保健用品,具有润湿、分散、发泡、去污、乳化五大作用,此外,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在洗面过程中,可借油相物溶解面部油溶性的脂垢,借其水相物溶解脸面上水溶性的汗渍污垢。人们平时活动了

9、一天,脸上自然会有许多新陈代谢之物,若不及时除去,无异于让细菌秽物残留体内,对我们的健康和外表都会有不利影响。从健康生活的角度看,使用洁面用品是非常必要的,即使是男性,也有必要注意,根据自己肤质的特点适当选择和运用,保持良好健康的外表,从而也会拥有好的心情和心态。对于现在的生活节奏,在被调查者中,68%的人认为“快了”,18%的人认为“恰当”,10%的人认为“慢了”,4%的人表示“没有感觉”。可见,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在追赶时代的步伐而觉得焦急忙碌,生活节奏偏快。而在中国传统中,一直都很注重“中庸”之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最传统的小农社会的生活节奏,“顺应天时”是中国人的传统

10、心理。因此,谦虚谨慎、步步慎重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生活态度,适当的生活节奏、不紧不慢、从容不迫的步调是传统所欣赏的节奏。而为了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飞快变化的世事,人们不得不加紧步调,加快生活节奏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而如此就会导致人们对生活节奏偏快的感觉。快节奏的生活,会对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一味按“快”就班,将生活的“弦”崩得过紧,就难免损害健康,引发以下几种疾病:内分泌功能失调(生活节奏过快会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使身体各部位处于高度集中兴奋状态,久而久之,将影响一些器官生理功能,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医学生理专家研究发现,在患内分泌功能失调症的病人中,有1/6的患者与“快节奏生

11、活”有关),消化道炎症(快节奏生活能改变胃肠组织固有的生活节律,降低其免疫功能,易引起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进而引发胃肠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惧冷症(“惧冷症”系指在无特殊病理因素的情况下,骤然感到畏寒,皮肤苍白,起“鸡皮疙瘩”,专家发现,惧冷症患者,在其发病之前,多有明显快节奏生活经历),失眠症(生活节奏过于紧张会使人的精神长期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从而打乱了大脑兴奋、抑制的调节功能,引起失眠),偏头痛(因为快节奏生活可使大脑长期充血,进而压迫大脑神经而发生偏头痛),龋齿病(日本的口腔科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凡生活节奏太快、精神压力太大者,其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中因缺少免疫球蛋白A,有利于乳酸

12、杆菌和链球菌的生长繁殖,遂易患龋齿病),心血管疾病(长期持续的紧张和劳累过度,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影响冠状循环,倘若再加上烟酒刺激和高级膳食,常为一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恶化种下隐患,以至酿成猝死危险因素)。对于生活节奏的问题,当然不能完全按照传统的看法来做,但也要学会用健康平和的心态去看待,适当调节生活节奏,保证身心健康。3饮食方式习惯分析中国饮食文化经过千年发展,自成一家,与西方及世界其他各国有着诸多区别。再被问及喜欢中餐还是西餐时,68%的人表示喜食中餐,12%的人表示喜食西餐,20%的人表示都爱吃。可见,传统饮食对人们影响甚大,而西方饮食也对现代社会中的人们产生了很大影

13、响。为了进一步了解传统饮食习惯在现代社会的影响,我在调查问卷中以与西方对比的形式展开了调查。在被问及平时喝茶还是喝咖啡时,58%的人表示喝茶多,20%的人表示喝咖啡多,22%的人表示差不多。在这一问题上,传统饮料还是略占上风。且由于茶已成为世界性饮料,影响就更远。中国人饭后、迎客都沏一杯热茶,喝茶能降低血中胆固醇含量;相反,西方人喜喝的咖啡,却有可能提高血脂并刺激心脏。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晋张华博物志也同样有“饮真荼,令人少眠”的说法。陶弘景杂录中所说“茗荼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君服之”。现代科学大量研究证实,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

14、关的生化成份,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清心除烦、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还对现代疾病,如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可见,茶叶药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广,是其他饮料无可替代的。如今,喝茶这一传统生活方式习惯已不仅是中国的独特风景,英国、加拿大、斯里兰卡等国都已经吸取了这一健康的生活习惯。当调查人们对于中国传统中食粗粮的习惯和西方食细粮习惯的认识时,52%的人认为粗粮好,28%的人认为细粮好,8%的人表示差不多,12%的人表示不了解。可见对于这一问题,人们并不是很了解。其实,中国传统饮食习惯中爱吃的粗粮,含有丰富的不可溶性纤

15、维素,有利于保障消化系统正常运转。它与可溶性纤维协同工作,可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增加食物在胃里的停留时间,延迟饭后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细粮中含有大量可被人吸收的淀粉,而淀粉与白糖、红糖、冰糖、蜂蜜、巧克力一样,是高热量食物,它几乎不含人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医学试验证明,多吃细粮会减少唾液的分泌,因此食欲淡薄。细粮大量消耗人体中的钙。因为细粮主要成分是淀粉,而淀粉为酸性物质,它会中和体内的碱性物质钙。体内缺钙不仅直接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个子长不高,更突出的危害是引起成年人的骨质疏松及佝偻病。细粮容易引起龋齿,它是温性食物,多吃容易使人患各种化脓性疾病,如痤疮、疖肿、扁桃体炎等。多吃细粮,容易使人精神不稳定而爱哭闹,易冲动,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使人肥胖,得糖尿病、脉硬化症、心肌梗塞、脑血栓。许多研究人员,分析细粮的消耗量与癌症的发生率之后,肯定地指出两者呈正比。也就是说,吃细粮容易引发癌症,这是因为高热量的饮食与癌症的发生呈正相关。当然,“五谷为养”,意思是粗细粮均有丰富的营养,搭配吃对健康更有利有利。我们应学会合理搭配膳食,健康摄入各种营养。中国传统菜肴烹饪中,往往喜爱加入油、盐、酱、醋、葱、姜、蒜等调味品,与西方大不相同。调查者中,22%的人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