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7103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加强救灾救济体系建设 努力提高救灾应急水平 泰山区总面积336.86平方公里,辖5个街道,2个镇。共16个行政村、68个社区。总人口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万人,非农业人口46.2万人。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我区救灾救济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关注,为此,我们不断强化措施,加大力度,努力完善以救灾工作分级负责制度为基础,以社会动员机制为补充,以应急措施为配套,逐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救灾救济体系,全区救灾救济工作成绩显著。 一、建立三大体系,提高应急应灾水平 一是建立组织指挥体系,确保机构到位。区成立了由分工领导任组长,民政、财政、公安、卫

2、生、科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整个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处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并建立了救灾救济工作站,社区(村)成立了防灾减灾工作站,配备了电脑、电话等办公设施。有条件的社区、村建立救灾紧急物资库,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救灾帐篷、被褥和饮用水等必需品,为做好救济救灾和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建立应急预案体系,确保落实到位。区、处镇、村(社区)进一步完善了泰山区自然灾害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了自然灾害等级、响应机制、部门职责和保障措施。根据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次设定了四个响应等级(一级、二级响应由区减灾委主任统一领导、组织抗灾救

3、灾工作;三级、四级响应由区减灾委办公室主任组织、协调救助工作),全区突发性自然灾害紧急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基本形成。三是建立应急队伍体系,确保保障到位。区建起了有30人组成的10支应急队伍,各处镇也建起了相应的应急队伍,村(社区)普遍成立了民兵应急救援、医疗应急救援、社区巡逻救援、青年志愿者救援、街道抢险救援、治安消防应急救援等伍,救援队伍由50岁以下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民兵、共青团员、青年志愿者、医疗工作者等组成,目前,全区共有应急0余支,救援队员达300余人。 二、做到“五有”,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城乡社区居民避灾救灾能力,建设“平安社区、和谐社区”的目标,加快了防灾减灾进社区

4、步伐,在全区城乡社区推行“五有”,打造“防灾减灾示范社区”。 一是避险避难有场所。按照“社区救灾应急预案”的要求,结合社区人口实际,利用学校、广场和空地,科学规划设置固定避难场所和临时避难场地,避难场所可容纳5套左右的简易床、衣被和0人左右零时居住,配备可供50以上人员吃饭用的炊具等。统一制作的“社区避难所”标识牌、避难场所平面图等,注明安全转移路线、避难所位置、救灾物资储备地点、常识性的自救措施等,尽一切可能为居民服务。全区共有紧急避难场所300余处,协议紧急征用场所达20余处。二是物资供应有保障。全区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灾应急物资,如防汛用的纺织带、救生绳、铁锹、手电筒、发电机等;防火用的灭火

5、器材等;救灾应急用的棉衣被、简易床,同时对不易保存的日常生活必须品如大米、面粉、快餐面、矿泉水、食用油等与本社区就近超市签订了供货协议,确保救灾物资落到实处。三是宣传教育有计划。制定防灾减灾宣传计划,规定在每年的5.12国家防灾减灾宣传日组织大型宣传外,每半年组织一次培训,引导干群积极参与创建活动。组织召开防灾减灾知识讲座,对居民进行减灾安全教育,使居民了解减灾知识,提高减灾意识,同时组织减灾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工厂、进家庭。发放珍爱生命,避灾自救手册和“致辖区居民一封信”,发放传单等宣传资料。制作减灾知识展板、橱窗,在辖区内张贴固定的自救、互救、逃生方法等减灾宣传海报、在集市或人流量较大的

6、公共场所现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防灾自救能力。四是应急意识有演练。为了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的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各个社区都会利用“消防日”、“防灾减灾日”等进行各种类型的应急演练。据统计,全区共组织应急演练达50余次。五是减灾防灾警示有标志。在泰山区主要交通路口、中百商厦、东湖公园等选择交通发达、人口密集地段设置大型减灾宣传广告。在居民楼(院)设立宣传栏、宣传橱窗、警示导向标志,绘制救灾减灾地形图,标明减灾指挥部、避难场所、安置点及救生设施的位置。 三、完善四项机制,提高救灾救济水平 救灾救济体系

7、建设机制是关键,为此,印发了加强灾民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救灾救济工作提住了具体措施。同时,充实壮大了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 一是建立查灾报灾机制。加强灾情管理,及时发布雨情、水情、汛情和灾情,建立灾情日报告制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启动村级灾情信息员应急机制。建立专业查灾报灾队伍,全区68个社区、126个村都设立了灾害信息员,村居覆盖率00%。建立了包括区、镇、村三级信息的灾害信息员信息档案,公布200多灾害信息联络员电话,保障信息的畅通。目前,我区已有基层灾害信息员199人,确保灾情发生后2小时内报灾,救灾措施2小时到位。二是建立救灾会商机制。定期和气象、水利、农业、国土、粮食等部门建立灾情会

8、商机制,确保灾情统计全面准确。三是健全救灾资金保障机制。区财政把救灾资金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救灾资金及时发放到位。2X年,争取了上级部门的帮助,全区共发放灾民救济款0万元,救济灾民4500户,0.万人,发放面粉28.85万公斤。四是建立完善救灾款物发放机制。推行灾民救助卡制度,实施阳光操作,确保救灾款物发放公平公正公开。严格灾民救助工作规程,由个人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委会指派专人对申请户调查了解,经村委会研究提出初步名单交村民代表会评议后,张榜公示,再由处镇调查核实,对符合条件的予以审批救济,发放灾民救济卡,并报区民政局备案。各级公布了监督电话,监督和反映救灾款物发放程序,对虚报、隐瞒、冒领救济

9、款物的进行严肃处理。 当前我区救济救灾和困难群众救助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细化措施,认真做好救济救灾工作,进一步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一一年一月九日 第二篇:救灾救济救灾救济 这次救灾救济业务培训内容主要是灾情信息管理、救灾救济物资的管理和使用、农村五保户的申请、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然灾害信息的管理 现在上级民政部门非常重视灾情信息工作,县以上民政部门全部用灾情统计软件,规范了灾情信息报送工作,所以我们乡镇一级的灾情信息也要规范,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和要

10、求做好的工作。 (一)报灾时间。一定要及时,就是每次灾情发生后,我们民政站工作人员要及时收集、汇总你辖区受灾情况,突发性自然灾害上面要求县级民政部门在2小时内上报,所以乡一级最起码在1个半小时内报来,先报送大体估计情况,等灾情稳定以后,全面及时上报。 (二)报灾形式。等灾情信息收集、汇总完后,请示乡镇政府(办事处)并以书面传真形式报送区民政局,书写一定要规范。 (三)报灾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范围、灾害种类、受灾人口、受灾情况、伤亡情况、损失情况、救灾工作情况。 这里面相关指标按照咱们区情况给大家解释一下: 1、灾害发生时间。是指灾害发生的日期和时间,采用公历年月日和24小时标准计时

11、方式。 2、受灾范围。是指本行政区域内受到灾害影响,且造成一定损失的区域,具体讲就是涉及的村、户、人数。 、受灾人口。是指在受灾区域内实际生活的人口。 4、灾害种类。是指干旱、洪涝、风雹(包括龙卷风、飓风、沙尘暴、冰雹等)、地震、低温冷冻、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病虫害等。 5、受灾情况。是指农作物和其它设施受灾情况,农作物分别按照类别计算出受灾面积(公顷)、减产程度(损失程度)经济损失,房屋倒塌和损坏间数,因灾死亡人口等数据。 、直接经济损失。包括农业直接经济和其他直接经济,计算方法是重置受灾体所需费用、折旧率、损毁率(损毁程度)三者之积。 7、救灾工作。灾情发生后、当地组织所开展的救灾工作

12、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指标解释不能清楚的,经常查阅我们发的民政救灾救济工作手册。 二、救灾救济物资的管理和使用 (一)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必须遵循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在发放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开、公正,重点保障自救能力较差灾民的基本生活。 (二)每次救灾款物下拨后,乡镇、办事处应根据本区域内灾情实际,按照村民评议、村委会上报情况提出分配意见,经乡镇人民政府(办事处)研究后,及时发放到救助对象手中, (三)乡镇、街道办事处应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救灾款、物的发放应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准确,账款、物相符。 (四)尤其是整理好各类台帐。冬春灾民需救济人口台帐9月底到10月

13、份上报、冬春灾民救助花名册、因灾倒房台帐、因灾死亡台帐等表册档案。 三、农村五保对象的申报。 (一)农村五保对象包括。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是指村民中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法定义务人无履行法定义务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二)农村五保对象的申请。各乡镇的民政助理员在延安宝塔民政网站上下载宝塔区农村五保供养申请审批表,严格按照申请流程执行。(本人提出书面申请,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有关材料,是残疾人的提供残疾证明,本人不能表达意愿的,由其他村民代为申请。村委会接到申请后审查评议,对符合条件在本村范围内公告,上报各乡镇

14、、社区服务中心民政工作站,民政工作站收到材料后,入户调查,对符合条件的整理相关材料,签署审核意见,上报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把关后报区民政局审批。) (三)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根据陕西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提高全省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从202X年10月1日起,我市农村五保供养最低限定标准,集中供养由3200元/年.人提高到4200元年人(其中现金不低于000元年.人),分散供养标准由30年.人提高到400元年.人(其中现金不低于3800元年.人)。 四、临时救助的申请 临时救助本着救急救难,及时有效的原则,各民政工作站一定要摸清申请人底子,掌握本辖区内民

15、政对象基本情况,尽量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不得随意推脱责任,上交矛盾;因特殊情况确属无法解决的问题,上报民政局。 (一)临时救助的对象。 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社会救助制度覆盖范围之外,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低保边缘家庭; 2、虽已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其他专项制度救助范围,但因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暂时出现较大困难的家庭; 3、遭遇临时性、突发性特殊困难的城乡困难家庭。(具体情况参照宝塔区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 (二)临时救助的方式及标准 、临时救助以户为单位,采取现金救助或实物救助的方式,一般以现金救助为主。当年救助原则上不超过两次。 、临时救助的标准。按照“一事一议,分类施救”的原则,根据救助对象困难程度,确定不同的救助标准,原则上每次救助金额最高不超过3000元。 3、临时救助申请流程。申请临时救助原则上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向居住一年以上的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宝塔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申请表并提供以下材料: a、居民户口簿; b、居民身份证; 、低保证或家庭成员收入及致困原因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