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特别企划专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70348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本月特别企划专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本月特别企划专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欢迎阅读本文档,希望本文档能对您有所帮助!本月特別企劃專文佛教的風水觀易經是中華古科學,不是宗教,但後來與各宗教有關。歷史上信奉佛教密宗的遼西元916-1125年、金西元1115-1234年兩朝與後來改變而堅信道教的宋朝北宋西元960-1127年;南宋西元1127 -1279年,形成南、北壁壘分明的態勢,更使得漢人基於民族性的自尊,常嘲笑佛教徒修什麼八正道,說那是胡說八道,或許這就是該成語的出處。由於南方宋、明理學以及道教的的盛行,更加讓佛教徒排斥中華古科學,尤其因為道士把八卦符號穿戴在身上,從此有部分佛教徒便說易經、八卦是外道,至今還是如此。可是中國佛教大藏經中偏偏有一大堆的中土後造經,都

2、是借用易經思想編纂而成,還被知名的禪師、律師所習用,這種矛盾,對某些不了解因由的所謂純佛教信仰者,耿耿於懷,唯恐避之而不及。古人說:天道左旋、地道右轉,如果從北極上面的太空看地球,乃至太陽系的九大行星都是以逆時鐘方向旋轉。所以,在北半球形成的颱風、龍捲風、炊煙、藤蔓都是以逆時鐘方向旋轉向上;從南極上面的太空看地球,乃至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則都是以順時鐘方向旋轉,這就是自然界的特色。佛教徒繞塔、禪坐後經行、咒輪的旋轉都是以順時針方向右繞而行,是否有用意在鬆解受地球自轉旋緊的中脈,值得深思探討。當然居住南半球的佛教徒,平時的順時鐘情形下,是否修行時要逆時針左繞?也應一併考量。我們祖先對山川靈秀、擇地相

3、宅的能力記載於書經中有周公卜京書卷;詩經中有公劉相宇書卷。漢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五行之義篇曰: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後,土居中央;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顯然是以五行觀來描述北半球特別是中土的地理環境。是知五行(the five primary elements)又為氣候的代名詞,氣候之變遷會影響環境,甚至人的性情,從環境推測休咎,是古來命理與地理學家的根據。古希臘的哲學家認為宇宙是由地、水、火、風、精氣、元氣等原素構成的,古中國、古天竺也有如此的看法。佛教承襲部分古婆羅門(Brahmana)文化,認為宇宙有四大元素:地、水、火、風,稱

4、為四大皆空。但佛教或西藏密宗再加一大元素,空,而成為五大元素或五行。而佛教法相宗 (瑜伽宗、慈恩宗、唯識宗、相宗、有宗、有相宗) 再加二大元素心與識,而成為六大元素或六行。可見四大元素與五行的立論又如此接近,所以兩方交流順暢。密教五方佛與五方、五行密教五方佛配五方與五行異曲同工,中土將中央屬土為禮、東方屬木為仁、南方屬火為義、西方屬金為智、北方屬水為信。人是愛慾的動物,血液呈紅色,密教阿彌陀佛現紅色擬人化的身像以對應,於母明光示現時,並不是圖像而是紅光,由下表對照更可詳知密教仿五方五色的用法:請見筆者白話譯本夢幻生死一書色蘊(藍光)空大源質轉成正知聖智大日如來所化。(慘淡白光天道)中央受蘊(黃

5、光)地大人體轉成平等性智寶生如來所化。(暗藍黃光人道)南方想蘊(紅光)火大愛慾轉成妙觀察智無量光如來所化。(暗紅色光餓鬼道)西方行蘊(綠光)風大氣息轉成成所作智不空如來所化。(暗綠瞋光阿修羅道)北方識蘊(白光)水大血液轉成大圓鏡智不動如來所化。(暗淡灰光地獄)東方可知五方佛是依照人腦腦幹(反射動作、控制睡眠),左(分析)右(整合)大腦(邏輯思考、圖像映記)、小腦(潛意識、第六感)來仿設成五方。大日如來是用腦幹明點激光擬佛化的表徵以對應,其他四方,則由左右大、小腦各託以一佛來顯化,是密宗寓靈、寓佛的特色。 由此可知千百年來從西域絲路傳來漢地的佛教,一直隨著西域各國在複雜化,並漸漸地與中國儒家、道

6、家精神交流,而形成特殊的中國佛教,很多哲學理論也逐漸有了中國特色。大乘佛教傳入後,早先大多是採用中土名相思想來翻譯佛經。因此,漢傳佛教建築雖然也隨著各部派的修行方式,有了不同的布局。但是中國儒家的陰陽、八卦等符號也併進,上了佛教的殿堂。 佛教的密咒、方術在漢初傳入中國後,首先依附古老的陰陽、五行、圖讖、神鬼信仰,以後更與儒、道相互交融,中、印混雜,所編纂的新佛經就流傳開來。大部分的人大都相信道教抄襲佛家的三世因果及生死輪迴的說法,禪密兩宗也未嘗不是抄襲中土文化,甚至易學及道教之言。佛教的標榜練心,卻是一直未變。引進佛經裡的中國特有文化,本來就與印度文化無關。那是一種方便法門,是為了解決現世的困

7、難所採用的權宜手段。但是,後來一些附佛外道,卻特別喜歡以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概念,隨便歪曲解說佛經,直至他去世了,仍然是一大團的迷惑。而且是一個盲人,牽引著一群盲人,不知要往那裡去,這才是最大的隱憂。最近蕭登福教授更指出,的確有很多佛經受到中國道家、道教思想的影響,如九宮圖、五方、五帝等被借用在密教壇城、五方佛之教法上,值得重視。 對一個能到達空無邊處定體驗的佛法修行者,就不會受到五行的限制,而悠遊三界。從許多傳記裡,我們卻看到修行功力深厚的大師們本身也精通地理風水的學問,如憨山大師、見月老人、虛雲老和尚等古德、大師,在修築古庭、祖寺時,均能以優秀的風水常識來配合建築。因為面對大多未修行開

8、悟的徒眾,不良的環境將妨礙修行。好比熱天大家都汗流浹背了,不開冷氣,卻勸說心靜自然涼根本是錯誤要求。大日經的擇時、擇地指示 大毘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大日經卷一入漫荼羅具緣真言品曰:爾時,執金剛秘密主頭面禮世尊足而說偈言:佛法離諸相,法住於法位,所說無譬類,無相無為作。何故大精進,而說此有相,及與真言行,不順法然道?爾時薄伽梵,毘盧遮那成佛,告執金剛手,善聽法之相。法離於分別,及一切除妄想,若除淨妄想,心思諸起作。我成最正覺,究竟如虛空,凡愚所不知,邪妄執境界。時方相貌等,樂欲無明覆,度脫彼等故,隨順方便說。而實無時方,無作無造者,彼一切諸法,唯住於實相。復次秘密主,於當來世時,劣慧諸眾生,以癡

9、愛自蔽。唯依於有著,恆樂諸斷常,時方所造業,善不善諸相。盲冥樂求果,不知解此道,為度彼等故,隨順說是法。 可知大日如來也交代執金剛秘密主為隨順未成就的修行者,應先說有相之時擇時、方擇地相貌等,為的是先能度脫眾生離開時、方所造成的不良影響業報故,才能證入實相。天地之氣交感,若有助於人,則感應能靜電平衡而和諧。古人謂: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氣行於地,行勵於天。、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星之所臨,地之所鍾。又說: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浮圖。禪坐之士必能體察天地奧妙,可惜當今深入禪坐之人已太少,只誤信一句佛號就要代表三藏十二部,完全失去擇地的能力。靜坐者可以吸收地球傳上來的低頻波,達到調整腦波的功能,強

10、化身心、甦醒覺性,尤其都在數千年的老樹下修行成道,是七佛應化的最佳環境指示,卻被今人忽視了。來華高僧精通天文地理 無論高僧弘法或古德行腳都必須具備良好的常識,才能遠途跋涉去到異域。古代中外高僧能除病療疾以自利利人,又能勘天觀象者甚多。東晉名德沙門題目評論高僧于法開,說他“才辨縱橫,以數術弘教”,既行醫治病,又勘天觀象、卜算吉凶;既懂醫方明,又通工巧明。諸高僧傳對通曆算僧記之甚祥:東漢安世高通七曜五行之象、風角雲物之占推、步盈縮悉窮其變;西晉道安陰陽、算數皆能通;東晉于法開以數術弘教;孫吳康僧會綜涉天文、圖緯;後秦鳩摩羅什陰陽星算莫不畢盡;宋求那跋陀羅天文、書算該博;宋僧含篤志天文、算術;北齊僧

11、范洞曉七曜、九章;北齊道辨偏解數術;隋法遠算曆、五行洞幽其致;唐高祖時,善慧對九章、律曆、七曜盈虛,皆吞若胸中,抵掌符會;唐高祖時,慧斌尤明章曜;唐玄宗時,一行祥究陰陽、讖緯、算術;唐穆宗時,惟良解天文規律。規畫天台國清寺的智者大師,更是一位通曉度量測算的建築家。中國佛教寺院的選址常以群山環抱,溪水充沛,景致優雅為主。如果談漢傳佛教建築,卻不具備中國地理風水的常識,似乎未能把中國建築的精神表現出來。由於地理風水學並不在現代正規學院裡教授,現代人又無法深入了解龐大的風水地理古文學說,便一律以迷信視之,造成此類學問的被忽視、漠視。現代佛寺建築的風水觀民國八十三年,西元1994年年初筆者為了設計雲林

12、縣林內鄉白馬山菩提寺以及南化水庫內山裡頭的大願寺,前後曾到中南部幾十座寺廟、道場參觀。深知許多佛教大師似乎都懂得地理風水,尤其對於如何環山水抱、地勢取採均十分考究,不知是否曾參考地理師的意見,或是以佛法的修為功力,做了不輸於風水師的特別營造。當時規畫大願寺時,精通地理的台北市臨濟護國禪寺住持明田法師也邀約了地理師就方位再作了確認,以期保能有六十年以上的興旺。 雖然,報載台北市護國禪寺在七十八年,曾因明田法師的意見,由原來日本神社考究背靠大屯山的風水最佳氣勢,移轉了九十度,成為背靠近年已被工程破壞的圓山,而是否因此造成護國禪寺的發展逐漸走下坡,或預期若干年後能時來運轉八十七年已被列入古蹟,均未可

13、論定,但知風水理論也深深受到出家師父的重視。至於,白馬山菩提寺是否也講究地理方位,則全是依照建造執照核准圖說放樣施工,可能恰好符合地理風水的優點,也無關於是否有考量了。 八十六年底,白馬山菩提寺落成後不到半個月,筆者獲知消息參加了在慧日講堂舉辦的1998年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因為聽到設計花蓮聖覺寺的林志成建築師提到中軸線的字眼,筆者請問林建築師如何定下中軸線,是否曾考量地理方位的問題卻激起台上幾位主持人的一番言論信不信風水正是信徒檢驗、選擇師父的重要標準,如果師父看風水,信徒還是趁早走人、如果建築寺院要相信風水師的話,那麼就拜風水師為師豈不是更直接。頗有對風水師地理師不屑一顧的樣子,

14、甚至認為佛教界蓋寺院還要找地理師,這是對佛法的信心不夠。佛教是講求由內心證悟修行的宗教,如果將心放逸或專注於心外有關的學問,都屬心外求法是為外道。會中見眾多住持師父因有人先行發如是言論,又有戒律明示不應相信外道,原來一片疑惑就平息下來,也沒有人再表示意見,也不再提起是否應對風水作什麼態度。其實,筆者認識會中的多位法師建寺前後,一直都期望不違背風水,而能使寺院興旺百二十年以上,就風水的運用上也就繼續心照不宣。禪宗對佛寺建築的風水觀但從景德傳燈錄卷九:時司馬頭陀(參禪,外蘊人倫之鑑,兼窮地理,諸方開院多取決可。)自湖南來,百丈謂之曰,老僧欲往溈山可乎?對云,溈山奇絕,可聚千五百眾,然非和尚所住。百

15、丈云,何也?對曰,和尚是骨人,彼是肉山,設居之徒不盈千。百丈云,吾眾中莫有人住得否?對云,待歷觀之。百丈乃令侍者喚第一座來(即華林和尚),問云,此人如何?頭陀令謦咳一聲行數步,對曰,此人不可。又令喚典座來(即靈祐禪師),頭陀云,此正是溈山主也。百丈是夜召師入室,囑云,吾化緣在此,溈山勝境,汝當居之,嗣續吾宗,廣度後學。文中可見中土禪宗對面相及地理風水均十分注重。今之台灣佛教多屬淨土宗,常奉近代淨土宗祖師之言為金科玉律,如印光法師嘉言錄續編之顯正辨誤中說:堪輿家言,何可為準?若如所說,則富貴之人永遠富貴,何以高門每出餓殍?世之最有力能得好地、好宅者,莫如皇帝,何皇帝每多壽短?自漢以來,無有過四百年者。貧人眾苦交集,又欲得吉宅、吉穴而不得,是欲免苦,而又自設法以令苦更深遠也。汝但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一心念佛,展轉勸人。、世人不在心上求福田,而在外境上求福田,每每喪天良以謀人之吉宅、吉地,弄至家敗人亡,子孫滅絕者,皆堪輿師所惑而致也。若堪輿師知禍福皆由心造,亦由心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