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导学案 (2)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2168476 上传时间:2023-02-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导学案 (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爱莲说导学案 (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爱莲说导学案 (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莲说导学案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导学案 (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学案课题:爱莲说 编制人:魏淑荣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第五单元第22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过程与方法:自读、查阅资料、圈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态度【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爱莲说原文。【学习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资料链接】1、“说”是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

2、、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花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2、作者周敦颐 ,(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流程:流程内容方法生成独学 10 分钟1、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好节奏、重音、语气。2、积累生字词,做到能读知义。能翻译句子并疏通文章大意。3、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学法指导:1、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还要

3、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节奏和韵味来;文中还有些排比句,读的时候语气应逐渐加强,层层推进,读出气势来。2、 借助工具书和注释查阅不懂的词句。能在理解词句大意的基础上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话讲全文的意思。3、 读链接资料了解。1、给下列字词注音蕃( ) 淤泥( ) 濯( ) 清涟( ) 蔓( ) 焉( ) 鲜( ) 噫( )2、解释下列词语蕃( ) 濯( ) 谓( ) 隐逸( )噫( ) 鲜( ) 宜( )亵玩( )3、 翻译下列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4、填空:周敦颐, 代 家,学者称他为“ ”。 对

4、子评价:合学 10 分钟对学1、 找出描写莲花的句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2、 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开头却为什么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3、 文章一、二段表达方式各侧重什么?作者对这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和什么情感?这是什么写法?学法: 1、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对子讨论交流完成右侧表格。2、 可从写法角度考虑。3、 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常见的写作方法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象征、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等。 1、描写角度 语句赋予的品格 莲生长环境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清高2、作用:3、第一段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第二段的表达方式侧重

5、于: 对三种花各持的态度和情感: 写法:群学展示15 分钟展示单元一:声情并茂诵莲展示单元二:含英咀华赏莲展示单元三:正反衬托赞莲方法: 1、小组随机抽题。2、组长主持,针对预设的展示单元,进行分工并预展。3、进行班内大展示。当堂检测:1、 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有哪些美好的品质。2、 “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这(那)”,有时相当于“的”,有时只表示语气作用,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判断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a.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 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c. 莲,花之君子者也反馈5分钟1、 对本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2、 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谈收获。可从知识点的获取、写法、做人等方面来谈。 对子评价:教师评阅评价: 学校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