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2167235 上传时间:2024-01-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健康知识讲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用文档新泰市平阳小学控制吸烟讲座讲稿同学们:吸烟有害健康, 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 就连香烟盒上也写着这样的警世标语。 可最近, 校园里正值青春年少的中小学生染上吸烟恶习的现象有所增加,对此,学校领导非常重视, 正值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的到来,特举办 中小学生吸烟的危害 专题知识讲座, 希望让同 学们对香烟的危害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 也希望通过你们向你们的亲人 做吸烟有害健康的再宣传教育。 5 月 31 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第十七个世界无烟日,今 年的主题是“控制吸烟,减少贫困”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 2020 年,全世界的烟民人数 将由目前的 12 亿上升到 16 亿

2、,因吸烟致死的人数将会由目前的每年300 万人上升到 1000万人。研究发现: 几乎一半的长期使用烟草的烟民死于吸烟有关的疾病, 他们至少减寿 10-15 岁。每年有 75 万人死于吸烟导致的疾病,每天有将近2055 人因吸烟死亡。如果说: “世界上最严重的毒品是什么?” ,最确切的答案是烟草。世界无烟日( World No-Tobacco Day ),自上世纪 50 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已有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吸烟是导致肺癌的首要 危险因素。 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 世界卫生组织 1987 年 11 月建议 将每年的 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 ”,并于1988年开始执行

3、。 自1989年起,世界无烟日改 为每年的 5 月 31 日。今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它提出的口号是:禁止烟草 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我国是烟草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 目前已拥有 3 亿多的烟民。 如果每人每天吸 3 元一 包的香烟,全国每天要烧掉 9 个亿,一年要烧掉 3285 个亿。香烟有如鸦片一样,正在侵蚀 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经济财富, 并将深深影响下一代。目前, 主动戒烟的人已越来越多,吸 烟者戒烟主要有 2 种原因:一是身体健康已受到损害,不允许再吸烟, 如患支气管炎、 肺气 肿等。另一种是深刻体会到吸烟的危害性,自觉戒烟。对于前者,一般发生在老年人,且危 害已

4、明显发生。而后者,则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危害相对较小。所以,我们应该对香烟 的危害性有个正确的、全面的认识 ,才能自觉抵制香烟的诱惑。一、烟草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其危害 。吸烟者吸入香烟的过程, 使香烟在不完全燃烧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热分解与热合成的化 学反应,形成大量新的物质,其化学成分很复杂,从烟雾中分离出有害成分达 3000 余种, 其中主要有毒物质为尼古丁(烟碱) 、烟焦油、一氧化碳、氢氰酸、氨及芳香化合物等一系 列有毒物质。1. 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难闻、味苦、无色透明的油质液体,挥发性强,在空气中极易 氧化成暗灰色,能迅速溶于水及酒精中,通过口、鼻、支气管粘膜很容易被机体吸收。粘在

5、皮肤表面的尼古丁亦可被吸收渗入体内, 是一种会使人成瘾的药物。 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 可毒死一只小白鼠, 20 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 50-70 毫克,相当 于 20-25 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英国一个长期吸烟的 40岁健康男子,因从事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夜吸了14支雪茄和 40 支香烟,早晨感到难受, 经医生抢救无效死去。另一个例子是: 法国在一个俱乐部举行一次吸烟比赛,优胜者 在他吸了 60 支纸烟,未来得及领奖即死去,其它参加比赛者都因生命垂危,到医院抢救。那么,为什么每日吸卷烟一盒( 20 支)以上的人很多,其中尼古丁含量大大超过

6、人的 致死量,但急性中毒死亡者却很少呢?原因是烟草中的部分尼古丁被烟雾中的毒物甲醛中和 了,而且大多数不是连续吸烟,这些尼古丁是间断缓慢进入人体的。此外纸烟点燃后 50% 的尼古丁随烟雾扩散到空气中, 5% 随烟头被扔掉, 25%被燃烧破坏,只有 20%被人体吸收。 而尼古丁在体内很快被解毒随尿排出。 再加上长期吸烟者, 体内对尼古丁产生了一定的耐受 性,因此发生急性中毒的现象较少,这就使得许多人忽视香烟的危害性而继续吸烟。2. 焦油。是由好几种物质混合成的,在肺中会浓缩成一种粘性、能致癌的物质。 就是说,它能在它所接触到的组织中产生癌, 因此,吸烟者呼吸道的任何部位(包括口腔和 咽喉)都有发

7、生癌的可能。一个每天吸 15到 20支香烟的人, 其易患肺癌, 口腔癌或喉癌致 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 14 倍。平时,呼吸道上的绒毛能不断摆动,连续将肺中的微 粒和病菌扫入粘液中形成痰并将其排出, 而烟草烟雾中的化学物质除了会致癌, 还会逐渐破 坏这些呼吸道上的绒毛, 使粘液分泌增加, 病菌长时间存留于肺中, 于是肺部发生慢性疾病, 容易感染支气管炎。 吸烟者咳嗽就是由于肺部清洁的机械效能受到了损害, 而使痰量大大增 加了。 此外,焦油还会直接损伤肺泡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影响并破坏细胞膜的通透性, 最终将导致肺气肿。这就是吸烟容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的主要原因。3. 一氧化碳。非常容易

8、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降低携氧能力,因而加重 心脏的负担,导致心脏病的发作,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通过下列一组数据也许更能说明问题: 全部肺癌的 85%是由吸烟引起的; 在口腔癌中, 50%-70% 与吸烟有关; 在肾癌和膀胱癌中, 30%-40% 与吸烟有关; 有 10% 的婴儿猝死是由被动吸烟引起的。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人,患肺癌的机率比常人多出 6 倍;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但由于香烟的危害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短时间内难于察觉 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所以同学们往往对香烟危害性的知识了解不少, 但内心深处并没能 引起强烈的共鸣,因此未能下定决心远离烟草

9、。我们生物组曾在 2000 年以探究香烟的危 害为课题,组织学生以金鱼为实验材料进行探究。方法是:向两个盛有金鱼和 500ml 水 的鱼缸中分别排入无过滤的香烟烟雾(模拟被动吸烟 ) 和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 (模拟主动吸烟) ,观察并记录金鱼的活动情况及致金鱼死亡的香烟支数。结果:直接排入无过滤的香烟 烟雾, 5 支香烟可致金鱼死亡;而排入经棉花过滤的香烟烟雾6 支半也可导致金鱼死亡。这个实验清楚地说明了香烟的烟雾对金鱼有明显的伤害作用。 同时也说明了香烟的过滤嘴起不 了多大的作用。 而且被动吸烟 (即二手烟) 的危害性更大。 本课题也因此在 2001.8 荣获第 六届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

10、实践活动优秀活动项目全国三等奖。二、吸烟的三大误区 。1只吐不吸。有的人也意识到了吸烟的危害,但又无法解脱,于是,便认为只要不吸 进去就不会造成伤害,其实不然。吸烟所散发的烟雾,可分为主流烟(即吸烟者吸入口内的 烟),和支流烟(即烟草点燃外冒的烟) 。支流烟比主流烟所含的烟草燃烧成分更多。 其中一 氧化碳,支流烟是主流烟的 5倍;焦油和烟碱是 3倍;氨是 46 倍;亚硝胺是 50倍。其它许 多有害物质包括有致癌作用的硝酸氨等在支流烟中浓度也比从主流烟中吸入的多。2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饭后,为满足消化的需要,血液多集中在胃肠道,脑部的 供血相对要降低些, 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 在胃肠道血液比较

11、丰富时吸烟, 胃肠道对烟中有 害物质的吸收会更多,所以危害性也会更大。3吸烟能“解酒” 。有很多人喜欢边喝酒边吸烟,认为吸烟能“解酒” ,这也是错误的。 由于尼古丁能降低血液中酒精的浓度,这样, 就会给边吸烟边喝酒的人造成能喝的 “假象”, 而实际上, 尼古丁虽能降低酒精的浓度, 但却不能减少酒精分解时产生的乙醛。同时, 酒精 能溶解尼古丁,从而使人体肠道对尼古丁的吸收量大大增加,其危害也就更大。三、烟瘾是什么?吸烟何以成瘾。烟瘾主要表现在以下二方面:一、吸烟至少数周, 吸食量相当于每天 10支以上的香烟, 每支香烟至少含 05 毫克尼古丁。 二、突然停吸或减少烟草, 24小时内至少会有下列种

12、种不适的4 种,诸如:1渴望吸烟。2、烦躁。3、忧郁。4、精神难以集中。5、不安定。6、头痛。7、昏昏欲睡。8、胃肠功能失调。那么,吸烟何以成瘾?一提起成瘾物质, 人们往往立即想到鸦片、 海洛因、 大麻等毒品, 却忘了世界上使用最多、 危害最广的烟草。其实, 香烟与海洛因相比, 除了一个是合法消费 品,另一个是违禁品外, 在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质的不同, 尤其是从物质依赖的角度看, 二者 更是如出一辙。吸烟的欲望和行为是通过人体血液中的尼古丁含量来调节的。长期吸烟者体内的尼古丁维持在一个恒定水平,机体已适应了这种状态。因此,一旦停止吸烟, 体内的尼古丁水平便 会下降, 吸烟者就会感到种种不适。 就

13、像高血压病人一旦血压突然降至正常时, 反而会感到 头晕目弦及各种不适一样。 这些症状一般在戒烟后的三、 四天内最为突出, 尔后在 1 个月左 右渐渐消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戒断反应。但少数症状, 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困倦等可持续 很长时间。 与海洛因等毒品非常相似的是,所有戒断症状,一经吸烟便可立即缓解,这也是 所有成瘾物质的共同特点。所以,戒烟能否成功,最关键的就是开头这一两个月。这就需要 有坚定的意志和决心才能抵制香烟的诱惑及体内的种种不适。四、吸烟心理 据国内近年来对全国 50 万人口吸烟情况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 我国 15 岁以上人群平均吸烟 率为 339,其中男性为 61(20 岁以上男

14、性吸烟率高达 68.9%),女性为 7,全国吸烟 人口近 3 亿。尤为令人担忧的是,在大、中学生中吸烟率随年龄、学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 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仅从10 14 岁即开始吸烟。为什么明知吸烟有害健康,不少青少年还要不惜代价亲身体验呢?这其中的心理原因是复杂的,大致有以下几种心态:1、好奇模仿心理:刚刚步入青春期少年,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成人感,觉得自己已经不再是 小孩子了, 同时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 凡事都想试一试。 还有不少青少年是在同伴的影呐下, 你吸我也吸,从而相互模份学会吞云吐雾。2、交往心理:在当前社会风气影响下,有时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烟酒不分家。 “烟

15、酒不分家 ”、 “烟酒铺路 ”的现象影响着青少年,使他们认为 “现在吸烟,是将来社 会作准备 ”。3、 虚荣心理: 一些青少年崇拜影视剧中明星的吸烟镜头, 认为吸烟时髦、 潇洒,盲目追求、 模仿。有的女生说: “男生抽烟的姿势好看,给人一种成熟洒脱的感觉。 ”不少男生在这种心 理暗示、鼓励下,为赢得女生好感,顾不得 “抽坏身体抽臭嘴 ”。4、 夸耀攀比心理:有些学生不买烟则已,一买全是“大中华”“红塔山”“万宝路”“剑” 等中外高档名烟。想以此显示其富有,是“款爷” ,借此压服别的同学,在班上树立“钱” 威。5、消愁心理:青少年期往往涉世不深,社会经验不足,但又对社会往往有着较高的期 望值。

16、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难免遭受各种心理挫拆,出现心理失衡。而烟可暂时麻醉他们的神经,使他们暂时失去或忘却不平衡的心理,获得短暂的快乐,即所谓 “一抽解千愁。 正因为抽烟满足了他们消愁解闷的心理需要,所以许多青少年在心理受挫时,特别钟爱这 “烟”。6、对烟的错误认识:错误地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利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 张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率; 还有的竟错误认为, 所谓吸烟有害身体不过是宣传 而已,并不可信:我父亲抽了几十年,至今也没什么癌症;隔壁的大爷从不吸烟,最近却死 于肺癌。吸烟未必有什么危害。总之, 青少年吸烟心理是各种各样的,这里面即有个人本身的原因,也有社会原因,但不论 造成抽烟的心理因素如何, 皆与青少年对吸烟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有密切关系。 青少年正处在 生长发育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