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167188 上传时间:2024-02-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5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计算课程设计98633467(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南 阳 理 工 学 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计算书)学 院: 土 木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方向) 目 录1、平面设计1.1、初选两个方案.3 1.2、两个方案的粗算.3 1.3、方案比选 . .41.4、选定方案的精算.5 1.5、填写直曲表 . .62、纵断面设计 2.1、中桩地面高程.7 2.2、纵坡设计 . .7 2.3、竖曲线计算. 7 2.4、设计高程计算.82.5、厘米格坐标纸点绘设计线. 8 2.6、计算填挖高度 .8 3、横断面设计 3.1路幅组成及尺寸. .9. 3.2、加宽计算. . . 9 3.3、超高计算. . . 9 3.4、视距

2、验算. 9 3.5、填中桩填挖高度表. 9 3.6填横断方向高程.9 3.7、计算超高值. 9 3.8、绘200m横断面图. 103.9、填路基设计表.103.10填土石方数量计算表.104、参考文献.135、附表.141、平面设计1.1、初选两个方案已知:路线A量得1=39, 设 Ls=60m R=300m , 2= 27Ls=65 A与JD1距离为L1=490m,JD1与JD2距离为L2=400m ,JD2与B距离为L3=540m1.2、两个方案的精算1.2.1计算JD1要素内移值 p=0.83m切线增长值 q=30m缓和曲线角 9.55曲线长 L=182.52m切线长 T=94.04m外

3、距 E=11.83m切曲差 D=2TL=5.56m1.2.2计算JD2要素内移值p=0.59m切线增长值q=32.5m缓和曲线角 6.21曲线长 L=206.34m 切线长T=104.66m外距E=9.13m切曲差D=2TL=2.98m1.2.3组合分析JD1与JD2直线段长度:L2-T1-T2=201.33V=120m可以设计为基本型1.2.4校核校核:JD1处 Ls1 :Ly1 :Ls1在1:1:1与1:2:1之间,满足2=19.1=39满足校核:JD2处 Ls1 :Ly1 :Ls1在1:1:1与1:2:1之间,满足2=12.42=27满足路线长度为1421.46m,延长系数为1.15路线

4、B =32 R=320m Ls=80m A与JD距离为750m JD与B距离为570mp=0.83mq=40m7.16L=258.74mT=132.00mE=13.76mD=2TL=5.26m路线总长为1314.74m,延长系数为1.06校核 Ls :Ly :Ls在1:1:1与1:2:1之间,满足 2=14.32=32满足1.3路线方案比选 路线方案比选表延长系数转角个数转角平均度数圆曲线最小半径路线长度路线11.15233180m1421.46m路线21.06132320m1314.74m分析:从转角个数来分析:转角数越小,车辆行驶过程中转弯次数越小,尤其在不平坦地区,应适宜设置转角数小的路

5、线,那样行驶比较舒适,两者无差别。从路线长度来分析:路线B的路线长度小于路线A的路线长度,选择路线A比较经济,所以应选路线A.综上分析:从各项技术指标来分析,都应选择路线B。所以选择方案:路线A1.4、选定方案的精算转角的计算坐标:起点(N:1. 4046.949400 E:4046.94)JD (N:4146.22 E:3221) 终点(N:4541.84 E:2783.47)起点到JD连线的方位角:=171.41JD到终点连线的方位角:=139.27路线转角:转角=-=-32.14要素的计算取R=320m、=80m、基本型曲线p=0.83mq=40m7.16L=259.52mT=136.2

6、5mE=14.96mD=2TL=12.98mL总=1335.66m校核 Ls :Ly :Ls在1:1:1与1:2:1之间,满足 2=14.32=32.14满足桩号计算:JD K0+765.31 ZH点:JDT=K0+629.06HZ点:ZH+L=K0+888.58HY点:ZH+=K0+709.06YH点:HZ=K0+808.58QZ点:ZH+L/2=K0+758.82校 核:JD=QZ+D2=K0+765.31满足曲线的测设(切线支距法、QZ前以ZH为原点、QZ后以HZ为原点)公式:直线上: x=x y=0 缓和曲线上: (L计算点至坐标原点的距离)圆曲线上: 切线支距坐标表(见附表)1.5填写直曲表(见附表)2、纵断面设计2.1、中桩地面高程依据线性内插法,在地形图上读取每个中桩的地面高程,填入中桩地面高程表(见附表) 2.2、纵坡设计:指标要求:(V=40km/h)最小坡长应为120m最小纵坡0.5%,最大纵坡7%最小半径为450m平纵配合满足“平包竖”,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