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服装概述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66014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织服装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针织服装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针织服装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针织服装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针织服装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针织服装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织服装概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针织服装概述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崇尚休闲、运动,针织服装以极高的速度发展,越来越成为服装流行的焦点,且趋于时装化、成衣化。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针织面料更加丰富,性能更加优良。因而针织服装在现代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具有梭织服装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第一节 针织服装一、针织服装的概念 针织服装是按服装材料的织造方式区分的服装类别之一。由针织面料做成的服装统称为针织服装。针织是由棒针进行手工编织发展而来的,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连接而形成织物的一门工艺。由针织面料做成的服装具有良好的延伸性、保温性、吸湿性和透气性,适宜制作内衣、运动装、袜子、手套、羊毛

2、衫类等服饰, 并且由于其织造的特点,对于使用纱支较粗的羊毛衫,针织横机具有自动收放针的功能,服装衣片可以自动成型,不需要裁剪可直接缝合穿用。针织服装服用领域较广,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服装品种。二、针织服装的设计特点针织服装设计即是服装面料确定为针织面料的服装设计。针织服装的设计具有工业化、面料的特殊性和学科的交叉性三大特征。(一)工业化特征针织面料由于其尺寸的不稳定性和加工的特殊性,一般都以成衣出售,一般地,成衣车间是针织厂的三大车间之一,因而,工业化生产是针织服装的显著特征。(二)面料的特征面料、款式和色彩是服装造型的三大要素,针织服装作为成衣设计对三要素的使用要求更加客观和严格。三大要素中,

3、面料的作用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一,款式设计的依据是看采用什么面料和技术,一旦面料确定了,大体的工艺技术范围也就确定了,款式设计的基本框架也就形成了。针织服装由于其面料的脱散性、延伸性,决定了其加工工艺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款式设计的简洁性;其二,面料是色彩的载体,在成衣设计中,离开面料谈色彩是没有意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谈色彩的应用就是谈面料的应用,面料的性质决定着色彩的风格;其三,针织服装款式的简洁性,决定了款式变化的因素转向局部和面料的花色风格上,表现为以面料组织变化展开的款式设计和面料设计。(三)学科的交叉性 针织服装是近年来由针织内衣派生的服装品种,而且发展、流行顺应了人们崇高时尚、休闲

4、的时代特征,首先它是针织专业与服装专业的交叉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梭织服装,也区别于针织内衣;其次,在针织内衣的基础上发展成为覆盖人们日常生活、交往的各个服装品种,现代的针织服装设计专业理论是介于针织内衣与服装理论之间,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二节 针织服装的分类针织服装按照服用用途分为针织内衣、针织外衣、羊毛衫和针织配件四大类。见图1-2-1。图1-2-1 针织服装的分类一、针织内衣针织内衣是由针织面料缝制的穿在最里面的贴身服装的总称。分为贴身内衣、补整内衣和装饰内衣。见彩图6、7针织内衣。(一)贴身内衣 是指直接接触皮肤,以保健卫生为目的的内衣。主要有汗衫、背心、内裤等,分别由中、细支纯棉纱织

5、制,采用单面纬平针、单罗纹、双罗纹组织,柔软贴身,具有吸汗、舒适、保持或调节体温、卫生保健等功能。是现代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服装类别。(二)补整内衣 指女性用的文胸、束裤、束衣、裙衬等,还包括服装用的各类垫子。主要用于弥补身体缺陷,调整服装造型,增加身体曲线美的作用。通常采用针织经编组织,利用材料和裁剪使身体达到抬高、支撑和束紧,起到矫正体形的作用。如:文胸能保护女性胸部维持理想的形态、位置和高度,并对扁平胸部和间距较大的胸部起到集中、收拢的目的。(三)装饰内衣 装饰内衣是穿在贴身内衣外面的内衣,以方便外衣穿脱、装饰、保持服装基本造型为目的。通常加有花边、刺绣等装饰。主要品种有衬裙、衬裤等。内

6、衣的颜色一般为白色、肉色等浅色。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内衣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加受到重视,要求也越来越高,促使内衣的流行趋势更加多样化、时装化。并且男装内衣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商家的关注。近年来,内衣的设计更加重视功能性和装饰性,新材料的不断开发,产品将走向高技术含量和复杂化趋势,形式上将摆脱单纯遮盖、保暖的基础阶段,走向更加舒适、装饰的时尚化功用性时期。二、针织外衣随着针织服装的品种日益增多,同时着装方式的变化,使得外衣和内衣的界线难于区分,这里以能在公共、社交场合穿用的服装,或在特定的场合、地点穿用的服装统称为外衣范畴。分为针织运动服装和休闲服装。见彩图1、2、3、4、5、8针

7、织外衣。(一)、针织运动服装 包括运动服装和运动便装。1、运动服装:从事各种体育运动时所穿的服装。常用针织服装的体育项目有各种球类、田径、体操、花样滑冰、游泳等,这些服装的设计以适应运动项目的功用为目的,款式上注重实用性和审美性;色彩的选用与搭配上,除特定的标志色外,一般根据项目的特点和环境来配置;面料的选用考虑吸湿性、透气性及摩擦、符合动作牵伸需要等因素,以利于运动技能的发挥和创造最佳的运动成绩。2、运动便装:由运动服装演变而来的服装,设计上综合了运动服装的元素,是近年来派生出的一个新的服装类别。一方面由于世界范围的体育热、健身热的蓬勃开展,各类带有运动服装造型的服装越来越为人们所崇尚;另一

8、方面,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生活的改变,业余活动、社交活动及节假日的外出游玩吸引着更多的人们、家庭走出家门,反映在服装的款式上,表现为宽松、随和,具有穿着舒适、行动方便的特点。常见品种有:(1) T恤衫:由针织汗衫发展而来,基本款式为半开襟、三粒扣的短袖翻领衫;或罗纹园领短袖衫。由于运用横机领、镶拼、嵌线、压条、贴袋等设计,以及印花、绣花等工艺装饰,使T恤衫具有针织内衣和外衣的双重功能。另外,其服用方便、具有普及性的特点,再饰以文字、图案、徽记,常被用作商业、公益、大型宣传活动起宣传作用的“广告衫”,是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喜爱的服装品种。(2) 外衣棉毛衫裤:是内衣棉毛衫、棉毛裤的创新品种,在款式结

9、构、面料质地、色彩搭配、工艺装饰等方面综合了外衣的元素,成为休闲、娱乐时的运动套装。(3) 外套绒线衫裤:以往作为保暖服装穿在里面的绒线衫裤,随着人们穿衣方式的改变,这类服装现在则做为便装穿在外面。配套穿用,成为春秋季节的运动便装。如:常见绒线衫裤的领口、下摆绳带装饰设计,表现了轻松、随意的服装风格。见彩图4、5。(二)针织休闲服装休闲服装的本意是指人们休息、就寝时所穿的服装,现代概念的拓展为工作时间以外的社交、度假、疗养、休息所穿的服装,针织休闲服则界定了针织面料的概念。这类服装以宽松舒适、穿脱方便为设计特色,除运动便装外,主要有家居服、睡衣等。见彩图7。需要说明的是,针织外衣较一般外衣更加

10、注重利用面料的弹性、质感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体现或合体、或宽松的自然风格,很少用于制作要求挺括、抗皱、尺寸稳定性要求高的服装。如:西服、制服套装类,这是针织面料体现在服装上的特性所在,因而在款式、结构设计中要充分把握好这一点。三、羊毛衫是用纱支较粗的毛纱、毛型化纤或棉线等编制成针织服装。毛衣的品种极为丰富,有背心、套衫、开衫、裙、裤、连衣裙、外套等。服装的款式、色彩、装饰常随季节及流行的变化而不断更新。现代的毛衣集时装与日常服为一体,穿着日趋广泛,已构成针织服装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毛衣通常在单、双针床纬编横机上生产,普通横机能编织基本组织的织物,电脑全自动横机则可编织多种类型的花色织物。横机的

11、生产特点是成形编织,它可以通过放针和收针,编织出成形衣片,直接缝合成衣。除横机外,还有园机生产,需要经过裁剪,才能缝合成衣。因为面料的脱散性,园机生产经过裁剪,缝合时纱线较粗,容易造成脱散。四、针织配件作为服装配套用品,针织配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针织袜类:针织袜子为成形编织品,按长度分短统、中统、长统和连裤袜;按花色分素袜和花袜两大类;按原料类别分为棉线袜、羊毛袜、锦纶丝袜、丙纶袜及各种化纤交织袜等。随着裙子长度的流行变化,袜子的设计变化更为层出不穷。2、针织手套:成形编织或用针织坯布缝制而成,分装饰用、保暖用和劳保用三类。3、针织帽 、围巾:色彩富于变化,能适合不同服装配饰的需要。

12、第三节 针织服装的生产工艺流程针织服装的成衣分为成形衣片的缝制和坯布裁片的缝制两类。一、 成形衣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成形衣片的缝制是利用成形针织品编织工艺,编织出衣服形态的衣片和衣坯,然后缝合成衣。分全成形和半成形两类,全成形是在机器上编织成衣坯,只需缝合;半成形则还需将织成的衣片作部分裁剪,如开领、挖袖窿等,然后缝合成衣。这类方式通常为毛衣、袜子、手套类。(一)针织成形衣片的生产工艺流程:款式设计样板设计原料准备横机织造染整工序装饰工序检验成衣定形成品检验包装入库。其中:1款式设计:包括样衣试制、规格设计。2原料准备:包括原料进厂、原料检验、准备工序(络纱)。3横机织造:包括全成形编织、检验、成

13、衣(手工、机械缝合)等工序;或半成形衣片、检验、定形、部分裁剪、成衣(手工、机械缝合)等工序。4染整工序:包括成衫染色、拉绒、缩绒、特种整理等工序。5装饰工序:包括绣花、贴花等装饰工艺。特别说明的是,对于毛衫类,为了不损坏表面的肌理效果,不死板,成衣定形通常放在特制的金属架上,使用汽蒸的方法达到熨烫定形的目的;对于色织服装,不需要成衫染色工序。二、坯布裁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坯布裁片的缝制即把针织坯布按样板裁剪成衣片,然后缝合成衣的生产方式。一般地,针织内衣、外衣都采用坯布编织,下机后按样板裁剪,最后成衣。其生产工艺流程为:款式设计坯布准备裁剪缝制后整理 。(一) 款式设计确定成衣款式、成品规格、样

14、板设计、面料组织、克重等指标;(二) 坯布准备1、内衣类产品:由于针织园机筒径规格的多样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需要根据成衣款式、成品规格、染整处理方式确定坯布组织、使用原料、纱支、织物密度(平方米克重)、园机筒径等指标;并根据生产件数、袖口领口等辅料规格数量加上织造、染整、裁剪各种损耗定织坯布。具体经过:原料进厂、原料检验、络纱、织造、坯布检验、缩碱、精练、漂染、脱水、烘干、定型、轧光等工序。2、外衣类产品:由于织物组织多属于变化组织,采用大园机编织,其筒径一般为30左右,规格相差不大,同时外衣类的服装制板严格,衣片形状较内衣复杂,面料的利用率远比不上内衣的利用率,它遵循的是梭织服装的排料方法

15、,不存在以服装规格定幅宽、筒径的问题,因而坯布准备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坯布组织、使用原料、纱支、织物密度(平方米克重)等指标定织坯布。坯布准备完成后,需打开放置24小时以上才能进入裁剪,使面料充分回缩,消除在加工过程中带来的伸长和变形,以降低坯布的缝制工艺回缩率。(三)裁剪:针织服装的裁剪包括:验布、铺料、断料、提缝、排料、划样、裁剪、验片、打号、捆扎。(四)缝制:按照缝制工艺流程进行缝制。(五)后整理:剪线头整理、熨烫、折检、包装。第四节 针织服装的发展一、发展概况针织服装的发展是随着针织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针织技术是由早期的手工编结演变而来的,针织机械技术发展较迟,手工编结和手工钩编一直占主导地位。我国最早开始使用机械技术是清光绪22年(1896年),当时在上海开设第一家内衣厂景纶衬衫厂,专门生产棉毛衫和汗衫,之后,针织工业的发展一直很缓慢,到建国以后直至八十年代之前,所生产的品种仅限于汗衫、棉毛衫裤、绒布衫裤丝袜和围巾、羊毛衫等,在行业结构上主要是棉针织内衣行业。八十年代以后,从各类针织机械的制造到生产各类针织产品,从传统的内衣扩大到外衣、时装,从传统的服用扩大到家用、装饰用、医用、工业用,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