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65172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强和浮力》全章教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个性设计及教学反馈及八年级物理预案 压强和浮力第一节 压强教学课题第八章第一节: 压 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2,又叫帕斯卡 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 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了 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

2、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 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2 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回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1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 压强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比值定义的方法)3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仪器材料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板书设计8.1: 压力和压强一、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3、叫做压力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二、压强:(p)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例题:例1:一块石头重2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5m2,这台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公式: p= 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 例题2:人可以安全地通过一个沙滩现有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要从这个沙滩上通过已知这辆拖拉机的质量为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 m2,从

4、压强的角度考虑,这辆拖拉机能否安全地通过沙滩?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压力:通过实物投影仪给出教材第111页的图8-1,提出问题:压路机对路面,运动员对跳板、图钉对墙壁有没有力的作用?提出问题:这些力作用点和方向各如何,怎样用共性语言来描述它们?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学生回答:有进行讨论,总结出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组织学生用手边的铅笔作教材图8-2的实验,体

5、会“笔尖处比笔尾处疼”,紧接着提出问题:结合这个小实验分析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设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选择实验效果最好的器材学生设计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和点评,确立统一的实验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设计实验,理解选用橡皮泥最好,它能够持久的记录深浅的印记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

6、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二、压强: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1,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学生动手计算例题1,感悟到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的推导过程体会压强单位大小应用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2,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人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大?指导学生考虑:“人的体重大于多少?”,“怎样估测鞋底的面积?”,启发学生在白纸上引出鞋印,用画小方格的方法,求鞋底面积提示学生计算人通过沙滩时对沙滩的压强,只是计算单脚的面积,而对于坦克却注意它

7、是两条履带的面积分组讨论,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领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的方法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计算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四、小结:提出问题:“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讨论人们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利用公式得答案在发言过程中体会怎样将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作业课本第114页1-3题,探究活动1、2(见下文)教学反馈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试验、选择仪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相关

8、知识并通过分析“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课题第二节 液体内部的压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2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经历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

9、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1.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3.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教学难点1.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2.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3. 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4. 利用液体压

10、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仪器材料微小压强计、适量的水、盐水在两侧有开口直玻璃管,橡皮膜、盛水的方形玻璃鱼缸,电脑、教学方法探究启发式板书设计8-2 液体压强的计算一、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三、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公式推导: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静止时,这个液柱液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一定为此液柱所受的

11、重力即:G=F因此有:S h g = pS,所以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 = gh公式:p = gh例题1:计算水面下50 cm处水的压强?例题2: 如图1容器中盛有某液体,pA, pB, 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A. pA=pB=pC; B. pA=pCpB; C. pApCpB; D. pA=pBpC例题3:见图2,求液体内各点处的压强: 图1 图 2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放在同学桌面的铅笔盒受重力作用,对制成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那么装在杯里的水对杯底会不会有压强?做教材图8-6左图的演示实验证实学生想法然后将少量水到在玻璃板上

12、并提问:“水不同于固体的是它还具有流动性,那么水对阻碍它流动的杯壁有没有压强?” 做教材图8-6右图的演示实验,证明“有”讲授:液体中有不同的位置,这些点到液面的距离称作:“深度”提问:“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怎样变化呢”做教材图8-28的演示实验,提问:“橡皮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左右两图的实验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观察现象得到初步结论重力作用,水对杯底有压强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领会到: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探究实验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给每组学生一个微小压强计,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微小压强计

13、介绍,并让每个小组动手探索,向学生提出问题:“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那一部分受到的压强?微小压强计时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指导学生按以下思路设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步骤,.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的关系;.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变化的关系.不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压强大小的关系安排学生设计表格,进行指导给出正确的表格形式(如表1)强调及时记录数据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和教师的讲授了解到: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通过U型管液面差能反映出来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侧液面差就越大,并且能从标尺刻度读出液面差是多少厘米2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

14、,总结实验结论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时,按上述思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到结论在得出规律后,用它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例如: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上经常会看到人潜入海中去观看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海水下面各种新奇的景色的同时,也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潜水员穿着不同有潜水服这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深水中工作必须有特殊的保护装备,以防压坏身体介绍帕斯卡实验,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提问:“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该怎样计算呢?” 引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发言解释帕斯卡实验的原因:由于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帕斯卡实验中桶上方水的高度很大,使桶中水的深度很大,压强很大,超出了桶的承受能力,桶就被涨破了三、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 对公式进行分析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补充演示实验:在上端开口、下端贴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定深度红色的水,橡皮膜将向外凸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方形玻璃鱼缸中,直到管内外水面向平,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