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2163964 上传时间:2022-08-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是一种严重威胁 人类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80%,目前有效 的干预措施较少。体质是个体在形态、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 中医学理论认为,体质是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内在决定因素。本研究以急性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对象,通过临床观察和调研,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 体质特点,为以后运用中药调摄体质、防治缺血性脑卒中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 1观察对象1. 1. 1病例来源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 和急诊留观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 1

2、. 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试行)-;中医诊断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 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中医体质类型的判断参照王琦教授体质分型标准3。1. 1. 3纳入标准同时符合西医和中医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发病在14 d以内; 年龄在40岁以上。1. 1. 4排除标准发病前精神异常或痴呆者;卒中后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且不 能从其家属处得到可靠病史资料者。1. 2调查内容和方法在患者入院时以临床调查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病程等;体质相 关因素:患者发病前的生命活动特征

3、,包括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 病倾向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等内容。按照王琦教授体质分型标准进行体质分析诊断,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 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类型。调查问卷与评 价、诊断过程分开,体质分型由专人调查。1.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检验和 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为双侧检验,仅=0. 05。2结果2. 1 一般资料总病例168例,年龄4090岁,平均(70. 14+11. 40)岁;发病时间为0. 5 10 d,平均(3. 573. 15)d。其中男性 101 例,年龄(68. 5712. 25)岁;

4、女 性 67 例,年龄(72. 519. 72)岁。2. 2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所收集的168例患者除无特殊禀质外,其余8种体质中以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 质居多,其他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表1)。 项目 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瘀血质 气郁质 合计 根据王琦体质分类中不同体质的定义,将体质类型合并为平和质、虚性体质(包 括气虚质、阳虚质和阴虚质)、实性体质(包括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和气郁质)。 发现急性脑卒中患者中虚性体质101例(60. 1%),实性体质53例(31. 6%), 平和质14例(8. 3%)。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体质基础

5、以虚占大多数, 其中主要是气虚和阴虚。2. 3不同性别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将168例患者按性别分类,其中男性101例(60. 1%),女性67例(39. 9%)。 男性患者中常见的体质类型(大于20%)为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而女性患 者中常见的体质类型(大于20%)为气虚质。男性患者中瘀血质和气郁质较少见, 女性患者中平和质和瘀血质较少见。统计分析显示:不同性别之间各种体质类型 的比例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女性气郁质比例较男性有增高趋势(表2)。2. 4不同年龄脑卒中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将168例患者分为5个不同的年龄段。其中4050岁9 例,5060岁30例,60

6、70岁33例,70。80岁61例,80岁以上35例。观察 不同年龄段脑卒中患者的体质分布特点发现:小于60岁的患者以气虚质和痰湿 质最为常见,6070岁患者以气虚质和阴虚质为主,70岁以上患者以气虚质为 主(表3)。3讨论脑卒中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 亡率、高复发率等特点。缺血性脑卒中占脑卒中的70%80%,目前有效治疗 措施少,经循证医学证实有效的仅为卒中单元、发病3 h内溶栓和发病48 h内 口服阿司匹林5】但是只有少数人受益于这些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嗣。所以探 究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规律,从而为脑卒中防治寻找干预途径非常有意义。 体质是人群及人群中的

7、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 衰老的过程中形成的形态、功能、结构和代谢上相对稳定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 状态往往决定个体生理反应的特异性及其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病 变类型的倾向性引。脑卒中作为一个多危险因素、多发病机制疾病8-9,已经 明确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等不可改变的因素,高血压、高血糖等可纠正的因 素,以及一些生化指标的异常和某些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异常1011。所以脑卒 中的发病与个体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有关。研究还发现,随着危险因 素的增多,脑卒中发生的可能性增jJNE12。而如果仅对这一复杂过程中的某一 方面治疗可能只会收到有限的效果。中医学认为

8、,疾病的发生虽然是一个复杂的 过程,但总体不外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发损害和正气对抗损害的矛盾斗争过程。 正邪相搏是疾病从发生、演化到结局的病变过程中最基本、最具普遍意义的病理 变化。体质秉承于先天,得养于后天,其反映了人的综合状态。同时作为生命过 程中相对稳定的状态,体质贯穿于疾病的整个过程,成为制约和影响疾病发生、 发展变化的基本要素。将体质学说引入脑卒中进行研究,对脑卒中的防治将大有 稗益。本研究对168倒脑卒中患者的体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脑卒中患者以虚性体质 (包括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为主,占60. 1%(101例)。其中气虚质(57例、 33. 9%)和阴虚质(34例、20. 2%

9、)患者共91例,占总数的54. 1%。此结果和 中医对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相符。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篇所言:“虚邪偏 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沈金鳌云:“虚为中风之根也,惟中风病由于虚久下虚上实,阴不制阳,阳气升而无制,亢 而化风,内风旋动,发为中风病。”王清任也认为元气亏损是脑卒中发生的本源:“元气分布周身,左右各得其半,人行坐动转,全仗元气。若元气足,则有 力;元气衰,则无力无气则不能动,名日半身不遂。”本研究结果显示,气虚 质(33. 9%)、阴虚质(20. 2%)和痰湿质(19. 0%)是缺血性脑卒中最为常见的 体质类型。蒋宏杰等13研究1993年至199

10、6年北京某医院80 例不同体质类型的脑血栓患者,按王琦的体质分类法(1995年中医体质)也 主要分为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表明这三种体质是脑卒中常见的体质,与我 们的研究结果一致。在蒋氏研究中,气虚质、阴虚质和痰湿质比例分别为31. 3%、 19. 9%和50%r13,其中气虚质和阴虚质患者比例和我们的结果相仿,而痰湿 质的比例较我们的研究结果高。痰湿体质是我们研究中第三位常见的体质类型, 占总患者的19. O%,与张伯勋等H的研究结果接近。而在其他的临床调研中, 痰湿质是主要的体质类型,如上述的蒋宏杰等的研究结果。刘艳骄15调查了 1990年至1992年北京地区某医院320例脑中风患者,发

11、现属于痰湿体 质者占59. 38%。我们分析导致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地域、研究年代以及体质 分类方法的差异有关。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由于受着不同水土性质、气候类型、 生活条件的影响,从而会形成不同的体质;生活时代的不同导致人群有不同的社 会心理环境,也可直接影响人的机体结构,从而影响体质。蒋氏和刘氏研究的是 北京地区的人群,和我们研究的上海地区的人群有南北之别,研究的年代也与我 们有所不同,另外,体质分型方法差异也是导致结果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 男女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物质代谢的不同,形成了男女不同的体质特征。本研 究对不同性别脑卒中患者的体质分析发现,虽然两组患者的体质类型无统计学差 异,

12、但是两者的体质类型分布有所不同,在男性患者中气虚质(29. 7%)、阴虚 质(23. 8%)和痰湿质(22. 8%)最为常见,跫比例接近:而女性患者以气虚质 (40。3%)最为常见。王莉嘶j通过对2 967例上海人流行病调查资料的模糊识 别分析,也发现上海女性气虚质较多。我们研究发现,脑卒中平和质患者的比例随年龄的增长有减少的趋势,而气虚质 在40岁以后的各年龄段比例都比较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70岁以上的患 者比例高达40%以上。中年开始,由于生理上由盛转衰,逐渐出现阴阳气血失 调,脏腑功能衰退,步入老年,肾中之精气逐渐衰竭,脾胃化生水谷精气的能力 亦减弱,所以气虚质在老年脑卒中比例逐渐

13、增加。现代医学也认为,人到中年后 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功能减低,抗病能力逐渐下降。本研究中4060岁的患者除气虚质较多外,痰湿质也较多, 可能是因为相对于老年人来说,该年龄段的患者还是上班族,平时生活饮食不规 律,多食肥甘厚腻,容易生痰生湿。而6080岁之间的患者除气虚质外,阴虚 质也较为多见。因为年老脾胃虚弱,气血精液生化乏源,津血同源,而且随着年 龄的增长人体津液逐渐耗竭,所以多见阴虚。已有多项调查发现脑卒中患者中肥 胖体质较多见,现代研究也已证实超重和肥胖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有关胁 19。本次研究中肥胖者占8. 3%,超重者和肥胖者共79例,占47%。张伯勋 14在临床总结的246例中

14、风患者中,肥胖者占4. 5%。周兰坤例分析了 73例 老年中风者中超重和肥胖者占50. 68%。陈荣升21调查的100例中风患者中 超重和肥胖者占57%。这些结果和我们的研究结果相近。古代医家对此亦早有 认识,如清代怀抱齐的医彻记载“中风肥人多见之,面瘦者间有。张景岳 日:“肥人多有非风之证。,文U河间也说:“人肥则腠理致密而多郁滞,气血难 以通利,故多卒中也。”说明体形肥胖者易患缺血性脑卒中。我们分析了不同体 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发现肥胖患者以痰湿质最为常见,其他患者以气虚质最 多见,超重患者痰湿质为第二常见体质类型。以往研究主要侧重于超重和肥胖患 者的体质研究,其中痰湿质最为多见z,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相符。章楠在医 门棒喝中描述:“如体丰色白每生痰涎或未到中年,而得中风之病。”表 明肥胖人痰湿体质易发缺血性脑卒中。体质具有可调性,掌握了脑卒中患者的体 质特点,可以在脑卒中发生之前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积极调整“易患体质”,从而达 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本研究初步揭示并探讨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 医体质特点,但我们只是以急性缺血型脑卒中作为研究对象,而且本次研究样本 量小,所以有关脑卒中患者体质的研究,尚需根据我国老年人体质多虚、多瘀、 多郁、多痰、多热的特点一进一步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