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2163850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三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

2、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

3、一和持之以恒。 、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过渡,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 、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

4、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luo;滴水穿石suo;的精神,才lqo;滴穿rsquo;一块块lquo;顽石rq;,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揩什么意思。 ()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

5、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说写作准备。 .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一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