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6295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场作文结构模式导练 一 、记叙文结构的几种实用模式及其特点 1时序顺进式 即选取生活流程中的某一片断按时序进程进行描写,其内容层次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其模式如下:开头(引出故事)故事主体(对人物或事物主体进行细致刻画)结尾(议论点题) 2、平列展开式 选取不同角度的几个生活片断或将同一内容的几个侧面在同一层面上平列展开,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基本模式是: 材料 开头(引出材料)主体 材料 结尾(抒情、议论) 3 对比映照式 选取有显著差异的两组内容(可以是相反或相对的两个事物,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反衬式组合。其基本模式为: 正面材料开头(引出材料) 结尾(抒情、

2、议论)反面材料 说明:行文时一定要写出对比点,为议论、抒情做准备。至于先写正面材料还是先写反面材料则视作者的构思和材料特点而定。 4穿插回放式 即利用思维可以超越时空的特点,以某一物象为线索,将描写的内容通过插入、回忆、倒放等方式串联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操作的关键是选好串联的物象,并围绕一个中心截取生活中的材料。 其模式为: 开头(交待物象,引出材料)发展(引出材料)高潮(引出材料)结尾 抒情、议论) 二.记叙文模式作文辨析 作文一 鹅与猫的决斗(提要) 去年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一场罕见的鹅与猫的决斗。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开头:引出故事。“罕见”、“障心动魄”、“

3、难以忘怀”点出故事特点,吸引读者。) 那天一我刚放学回家,轻轻推开院门,只见一只母鹅警惕地瞪着一只野猫。刚出世不久的一群小鹅在母鹅的身后惊恐地围成一堆。地上散布着一些白色的鹅毛。显然,鹅猫决斗已经开始一会了。突然,母鹅伸长脖子,压低鹅头,紧贴地面,像离弦之箭一样冲了过去,将漫不经心地盯着小鹅的野猫狠狠地啄了一口,一撮灰色的猫毛被母鹅摔在地。野猫一个翻滚从地上跃起,翘起胡子,双目圆瞪(描写具体决斗过程)。母鹅艰难地抵挡着野猫的攻击,笨拙的身体成了幼鹅的掩体。) (故事主体部分:描写鹅猫决斗的情景,突出母鹅舍身护幼的精神,为结尾的议论做准备。) 我被母鹅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赶紧轰开了野猫。精疲力

4、竭的母鹅趴在地上,用翅膀护住幼鹅。我来到母鹅身旁,轻轻地抚摸着它,安慰着它:一股暖流从我心中冉冉升起 (结尾:扣住“母爱”描写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作文二 看风筝(提要) 星期天,我和爸爸去广场玩。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各种各样的风筝点缀在一望无垠的蓝天上,煞是美丽。(开头:引出材料,交待时间、季节、事由,突出“美丽”) 材料:这边是一位快乐的老者在放“猪八戒吃西瓜”。(具体描写) 材料:那边是两个小姑娘在放“蜻蜓戏水”。(具体描写) 材料:另一边是一位年轻的父亲带着一位机灵的小男孩在放“米老鼠”。他们好像遇到了一些麻烦,正在请教一位慈祥的老者。我忍不住走了过去(具体

5、描写) (主体部分描写放风筝的几个片断。要注重细节描写和材料变化) 放风筝是一个看上去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然而却蕴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结尾:选择一个角度进行议论,深化文章主题) 作文三 我的母亲(提要) 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儿行千里母担心”、“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俗语到古诗,歌颂这一伟大主题的名言名句多不胜数,而且脍炙人口。然而,我是女孩,母亲的女儿。我曾经憎恨我的母亲,坚决地否定母爱。(开头以对比的方式引出材料,吸引读者) 那是2001年8月底,我考上了一所普通中学。母亲坚决反对我上高中 (描写我与母亲的冲突或父亲与母亲的冲突及我的心理活动) 快三年了,我很少搭理我的母亲,甚至

6、很少回家。每当我从母亲的眼中读出痛苦与无奈时,我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莫名的快意。 然而我错了!大错特错!(以上两段过渡) 2004年5月15日,星期六,晚上11点15分。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日子,一个让我终身愧疚的日子,一个让我谢天谢地的日子。因为从那一刻起,我读懂了我的母亲,终结了可能的终身遗憾。 5月15日,学校难得地放了一天假,让我们回家和父母商量填报志愿的事。我把自己的想法和父亲说了,父亲没说什么。晚上是照例的看书。11点15分,我去客厅喝水,经过父母的房间,无意中听到了一段对话(描写对话内容) (对比材料要写得震撼人心,方能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我如遭雷击一般立在饮水机旁。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7、。只觉得天旋地转,客厅里的家具像在空气中飘浮起来一样。忽然,“砰”的一声,我手中的水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我扶着饮水机,总算没有倒下。母亲从房间里冲出来抱住我,拼命地问我“怎么了”。“没事,妈妈”我大叫一声,紧紧地抱住母亲,恨不得钻进母亲怀里。 母爱,是伟大的。没错! (结尾:着力描写自己的感受,不可用太多的议论或抒情破坏文章的意境和情感氛围。若描写不到位,则可增加抒情或议论。) 作文四 钢笔人生 走进考场,我首先将一个精致的钢笔盒子放在座位的右上角。望着它,我思维的野马在记忆的原野上奔驰 以前,妈妈经常自豪地向亲朋好友炫耀,说我“抓周”的时候抓的就是钢笔。从此,父母对我的前程便充满了憧憬。“

8、钢笔”便注定与我的一生结下渊缘。(交待物象及与“我”的人生关系,是故事的开头) 带着幸福的憧憬,父母亲高兴了好多年。从幼儿园到小学,我的成绩在智力正常的孩子中还算不错。我还会时不时地抓着钢笔做刻苦学习状,引得父母那带点虚荣的希冀像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进入小(五),我开始恨钢笔了。因为像山一样的作业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钢笔不再给我带来快乐。我的成绩随着小学毕业的临近而从优秀降到中等,再降到中下。感谢九年义务教育法让我顺利地进入初中。然而成绩却丝毫没有起色。为了我,父母的争吵愈来愈多、愈演愈烈:那种伤心明明是看着一位神童毁灭或天才堕落的伤心。我无暇顾及父母的伤心,因为我正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网络游戏

9、可比钢笔有趣得多啦! 初中三年,一眨眼就过去了。我虽然没有坏到哪里去,但自然也不是父母骄傲的“神童”。其间,我常常不自觉地用精彩的游戏镜头驱赶父母失望甚至痛苦的眼神。我知道父母每年在我生日的时候都会给我买一支精致的高级钢笔它们正整整齐齐地排列在父亲略显空荡的书架上。但我却不敢正眼看它们,甚至尽量不去父亲的书房。 在父亲失落的目光中,我以“择校生”的身份走进了一所“全封闭管理”的学校。“全封闭管理”,这意味着我每五天半才能和我心爱的网络游戏幽会一次。果然,不到三天,我对游戏的渴望就像犯了毒瘾一样难以控制。更为恼人的是,班主任是个语文老师,要我们用钢笔书写,还说出了一大堆理由虽然我一句也没记住。

10、然而,改变我的也是一支钢笔。(注意这一段转折性过渡) 那应该是开学后一个多月了。对陌生环境的新鲜慢慢散去,压抑在心底的顽劣就冒出来了。看班主任那憨厚的模样,应该不难骗倒他吧!我随便编了个理由去请假,他却随手就给我签了字。第二天我按时回了校,却因为通宵熬夜实在打不起精神,以至语文课我都听得“摇头晃脑”。晚自修放学的时候,老师把我叫去了。我迅速制订了“低调”应对的策略。但老师的话却让我大吃一惊。“你昨晚去网吧了吧!”我哆嗦了一下。“你喜欢电脑,很好。我拜你为师,以后犯瘾了就去我家上。”他 语气平和得让我感觉像是在布置一场阴谋。接着他掏出一个精美的盒子递给我。“这是我的拜师礼物,因为你是全班唯一还在

11、用圆珠笔的人。”我的小聪明让我根本来不及反应,他就握住我的手分明是狠狠地握了一下,一股热流迅速传遍了我的全身,等我抬起头,想说什么时,老师已经不见了。 那一晚,我又没睡。但第二天却精神饱满! 谁说毒瘾戒不掉呢?只是人们没有找到有效的方法而已。 (故事的发展和高潮要写得跌宕起伏,尽量减少繁琐的叙述,突出感人的细节) 三年过去了,我的学习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我玩游戏的水平。 今天,我第一次使用老师送给我的钢笔,我要用这支笔换一张中山大学的通知书送给我的老师。明天,我还要用这支笔创造更多的财富送给社会。 钢笔,果然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结尾要铿锵有力,寓意深刻,还要注意照应开头) 小结:记叙文的结构模

12、式相对而言变化较多,运用时可以使用单一的某种模式,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种或几种合并使用。但不管如何变化都会遵循如下规律: 开头(引出材料) 主体(具体描写,用生动的细节突出某种特点) 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点题)。必须注意的是:段与段之间、材料与材料之间要有过渡,结尾要照应。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模式对快速构思和行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散文议论文结构模式及其特点介绍 1.分项列举式:又称横向拓展式,一个中心,若干分论点之间形成平行、并列关系,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 2.逐层推进式:又称纵向拓展式,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 3.主体正反论证式:就是一个论点+两个论据(或主体部分正

13、反论证式)+一个结尾。 4.场景串织连缀式:用生活中的画面或场景来展现对话题的理解,各种画面有层次地呈现,呈递进式排列,文章段落关系清晰,尤其是选择画面力求不重复,有拓展,立体的、多层面地反映了生活。这是散文或议论性散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5.小标题式:一般用三个小标题,或用数字分三部分。这也是散文或议论性散文常用的结构模式。 四. 散文议论文模式作文辨析 作文五 说“勤” 俗活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 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索,勤实践,古今凡有建树者,无不成功于勤。 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

14、的书籍,其中作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滑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演算研究,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可见,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分不开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

15、对手压倒。可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终于成为一个全希腊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个字。一篇文章要读一二百遍才能读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懒惰者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才能在无限的知识中猎取到真智实才,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卡莱尔也说:“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只要勤,就一定能在艰苦的劳动中赢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我想每一个渴望得到真知和成功的人,是一定能体会勤的深刻含义的。 点评:此文是典型的分项列举式模式:一中心,三分论,位置醒目观点明,典型事例加议论,中心词语贯全文。最适宜议论文在考场上快速完篇。 作文六 牵 挂 牵挂很抽象,也很具体。 灯下,双鬓斑白的母亲,读着远在异国的儿子的来信,心中的爱怜和疼痛同时涌起。知道儿子自己去买床单,她希望帮他去买并整理干净;知道儿子自己去买米买菜,她希望帮他买来再为地做一桌可口的饭菜;知道他生病,她希望陪他上医院并守在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