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烟云—天镇查灯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2161549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烟云—天镇查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同烟云—天镇查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同烟云—天镇查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烟云—天镇查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镇“查灯”流传在天镇县境内的“查灯”,是一种传统的地方色彩浓郁的小型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群众喜闻乐见。解放后,随着现代文化形式的发展,“查灯”受到冷落。但在一些村庄,仍然在传承着这一活动,表现了她顽强的生命力。查灯,是正月十五闹元宵的一种民间活动,查的是元宵节的灯。查灯要素构成,一般有执事(引路入户收集酬谢品的)、灯手(队前打灯笼的)、驭手(拢大畜笼头的)、灯倌(指挥队伍,并说灯诀的)、守护(在大牲畜左右,预防踩踏或踢尥观众的)、鼓手(打鼓、敲锣、钹镲等)和秧歌队抑或跷子队,杂差(背鼓的、专门响炮的等),总约20人至30人,小村庄则10人上下,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表演实体。乐队乐器有锣、鼓、

2、镲、唢呐,甚至笙,以锣、鼓、镲最为基本,道具无成规,因村而宜。“查灯”成员化装无定格,一般灯倌、灯姆和秧歌队员均化装。灯倌化装,平川一般本色脸,只在衣着上变换;灯姆,只有水桶寺等部分村庄有此脚色,头匝头巾或“头帕”,耳上系红尖辣椒或手工假耳环等,上身穿花衣或妇女对襟衫等,为丑角类扮相;秧歌队或高跷队开脸谱,多扮故事人物,道八仙中的“何仙姑”“铁拐李”“曹国舅”,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蛇传中的白娘子、小青、许仙,日常的“秀才”“财东”等。“查灯”表演,因是在农历正月十五这个极富民族传统特色的节日里进行,有着特殊意义。表演时间,十五晚天黑认灯后展开。村子大,则正月十四至正月十六三天,

3、或组织两班人马,同一天晚上进行。四五百户的大村查灯,二三十户的小村也查灯;平川区查,山村也查。因大因小、因山因川,又因灯倌和村庄地形气候、习俗等因素,队伍大小,灯倌扮相,乐器、道具采用等不一定相同,而“干说硬喊”的主韵不变。查灯前,村内各户都有准备,大门口、家门口要挂一两盏红灯,大门口还要点一堆旺火。查灯队来到后,一般户院较小,则在大门外活动。灯倌骑骡子上,把扇子一挥,鼓乐随即停止,灯倌则开始说吉祥、吉庆的顺口溜(叫灯诀)。灯倌每喊一句,查灯的其他队员和观看的人们,就在句末尾呼应一声“吭”!一人喊,十多人甚至几十人一齐响应,“吭”这么一声,有男有女,有大有小,有细小的,有奶气的、苍老的,有浑厚

4、的,众人众声,众口众韵汇成一个“吭”声,十分地雄壮和有气势。这样,一户接一户地查灯,一户接一户地欢乐。最后,全村查完,两队人马碰头,汇合后,要进行下马的结束仪式,即灯倌各说“下马诀”后,相互礼让下马。之后响大炮三声,附以小鞭炮等,向村人通告,查灯结束。查灯每进一户,灯倌都要尽情发挥,将美好的祝福和希望从口中说出,说得主家喜洋洋,说得观众乐陶陶。如进“二六娃”家,知道他攒了钱,买了彩电,准备娶媳妇,出口便说:“二六娃,钱太多,少说也拉二火车,一次买了二个数字锅,今年要娶哪个俊老婆!”道出了村民纯朴的发财致富心情和憨实的以娶妻为成家立业志向的表白,同时也显示了村民夸张的智慧。即使查灯队在两队接头、下马不查时,两位灯倌都要说灯诀。诸如:“鞭炮三起锣鼓响,感谢乡亲来捧场,现在查罢要下岗,明年有缘再登场!”灯诀,有时也对被查户的缺点加以善意巧妙的针砭。这村“二瑞英”爱喝酒,有时过量,灯倌到他家则说:“人缘好,性子帅,二斤白酒喝不醉;二婶性情真不赖,子弟个人有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