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肺系疾病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61091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肺系疾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肺系疾病(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第一章 肺系疾病第一节 感冒的护理一、感冒的定义、病因感冒是指感受风邪,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 等症状。多由于六淫之邪、时行病毒侵袭人体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等可参考本病护理。二、感冒的常见辩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1. 风寒感冒 倦怠乏力、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喷嚏、鼻塞流清涕、 咳嗽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治以辛温解表。2. 风热感冒 恶风发热、头胀痛、鼻塞流黄涕、咽痛咽肿、声音嘶哑、咳嗽 痰黄。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辛凉解表。3. 暑湿感冒 见于夏秋季节, 周身酸困乏力、 身热、无汗或少汗、 头昏胀重、 鼻塞流涕、胸闷泛恶。舌红

2、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暑袪湿解表。4. 气虚感冒 恶寒发热、自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倦怠乏力。舌淡苔白, 脉浮无力。治以益气解表。5. 阴虚感冒 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微汗、头痛咽痛、干咳少痰、手足心 热心烦。舌红,脉细数。治以滋阴解表。三、感冒的病情观察要点1. 外感症状 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周身不适等。(1)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2)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鼻塞流涕黄稠,咽痛或红肿。(3)咽部肿痛与否常为风寒、风热的观察辩证要点。2. 汗出(1)发热、汗出、恶风者属表虚证。(2)发热、无汗、恶寒、身痛者属表实证。3. 咳嗽、咳痰 咳嗽的程度、时间与

3、规律;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是否易 咳出。4. 胃肠道反应 有无纳呆、恶心呕吐、腹泻。5.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若服药后出现大汗淋漓、体温骤降、面色苍白、冷汗 出为虚脱,立即通知医生。四、感冒的症状护理1. 风寒、气虚者室温可偏高; 风热阴虚者室温宜偏凉爽; 暑湿感冒者室内避 免潮湿。2. 咳嗽咽痒者,应远离厨房、公路、工地等烟尘较多的场所,病室内禁止吸 烟。3. 耳穴埋豆改善感冒症状 : 主穴:肺、气管、肾上腺等;配穴:内鼻、耳尖、 咽喉等穴。4. 穴位按摩和灸法改善感冒症状:主穴:大椎、曲池、足三里等、配穴:风 寒型加外关、风池;风热型加印堂、合谷、少商。5. 刮痧疗法治疗感冒:主穴:风池、

4、合谷、百会、曲池、列缺。配穴:鼻塞 不通者配迎香穴;咽痛配尺泽穴;热甚配十宣穴;头痛甚配百会、太阳(双) 、 印堂。6. 拔罐法治疗感冒: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每穴留罐510min,每日一次。五、感冒的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稀软易于消化为主,多饮水,少食多餐。忌辛辣、油腻厚味、荤 腥食物。1. 风寒感冒 宜食发汗解表之品, 如葱姜蒜调味等调味的食物, 或予生姜红 糖水热饮。食疗方:姜葱粥、紫苏粥。2. 风热感冒 宜食清淡凉润、以助清热之品,如秋梨、琵琶、藕、甘蔗、鲜 芦根煎水代茶饮等。食疗方:黄豆香菜汤、银翘粥(双花、连翘、芦根水煎去渣 取汁与粳米同煮)等。3. 暑湿感冒 宜食

5、清热解表、祛暑利湿之品,如冬瓜、萝卜、鲜藿香或佩兰 代茶饮等。食疗方:荷叶粥、绿豆粥等。4. 气虚感冒 宜食红枣、牛奶等温补、易消化之品,食疗方:山药粥、黄芪 粥。5. 阴虚感冒 宜食甲鱼、银耳、海参等清补之品。食疗方:百合粥、银耳粥 等。六、感冒的中药使用的护理1. 口服中药 中西药之间间隔 30min 左右(1)中药汤剂:汤药不宜久煎、风寒感冒宜热服,服药后盖被安卧;风热 感冒、暑湿感冒宜凉服。(2)感冒清热冲剂: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清热解毒口服液:风寒感冒者不适用。(4)感冒软胶囊:服药期间如出现新的严重症状如胸闷、心悸等症状,立 即停药。(5)蓝苓口服液:不宜在服药

6、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脾虚大便溏者慎 用。(6)藿香正气水(软胶囊):过敏体质者慎用,服药期间忌烟、酒及辛辣生 冷食物。2.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须前后用生理 盐水做间隔液。(1)双黄连注射液:首次静脉滴注过程中的前 30min 应缓慢,忌与氨基糖 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硫酸妥布霉素、硫酸奈替米星、硫酸依替 米星)及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吉他霉素)、诺氟沙星葡萄糖、氯化钙、维生素 C、氨茶碱、穿琥宁、刺五加、丹参、川芎嗪等配伍时宜产生浑浊或沉淀,过敏 体质者慎用。(2)柴胡注射剂:只用肌肉注射方式给药,严禁静脉滴注或混合其他药物 一起肌注;月经期、

7、体虚者慎用,无发热者不宜使用。3. 外用中药 注意局部皮肤反应。(1)贴敷药:取穴 : 大椎、神阙、风热感冒加涌泉(双) ;风寒感冒加合谷 (双),早晚各一次。(2)药浴法:药浴的水位宜在胸部以下,药浴温度3840C,药浴时间10min 为宜。饥饿或过饱时不宜全身药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建议药浴; 60 岁以 上患者药浴时须有家属陪伴;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药浴时出现任何不 适,立即停止浸浴并报告医师。泡洗中、后要适量饮水。(3)药枕:一般选用透气性良好的棉布或纱布做成枕芯,药物不可潮湿, 否则失效,每日使用6小时以上,连续使用23周。七、感冒的健康宣教1. 用药 服药期间不宜同时

8、服用滋补性中药; 服用发汗药后, 注意观察出汗 量,防止大汗虚脱,避免汗出当风。2. 饮食 多饮温开水,饮食有节,忌烟酒、生冷、辛辣、油腻的食物。3. 运动 感冒期间宜避免过劳,痊愈后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4. 生活起居 慎起居,避风寒,天暑地热之时,切忌坐卧湿地;坚持每日凉 水洗脸,冷敷鼻部,增强耐寒能力;流行季节,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防 止交叉感染,外出带好口罩。5. 情志 保持心情舒畅, 与人聊天、 选择听音乐, 伴有头痛者可听贝多芬的 A 大调抒情小乐曲;消除疲劳者可听矫健的步伐 、水上音乐;增进食欲 可听餐桌音乐等。6. 定期复诊 遵医嘱定时复诊, 若出现服解热药后体温骤降、 面

9、色苍白、出 冷汗或服药后无汗、体温继续升高、咳嗽、胸痛、咯血、或热盛动风抽搐时及时 就医。第二节 咳嗽的护理一、咳嗽的定义、病因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证。有 声无痰称为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咳嗽的病因有外感、内伤 两大类。外感咳嗽为六淫外邪犯肺,内伤咳嗽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而致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为咳嗽。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 扩张等可参照本病护理。二、咳嗽的常见辩证分型、主要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1. 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咳嗽声重,痰清稀色白,气急咽痒,鼻塞流清涕,恶寒, 发热,无汗,全身酸软。舌苔薄白,脉浮紧

10、。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2)风热犯肺:咳嗽频剧,咳痰不爽,痰黄粘稠,鼻流黄涕,头痛身热, 恶风汗出。舌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3)风燥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粘稠,或痰中带有血丝,咳引胸痛,恶 风发热,鼻干咽燥,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治以疏风清肺,润燥止咳。2.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咳嗽痰多,咳声重浊,痰白而粘,每于晨间咳痰尤甚,痰 出咳风燥伤肺缓,胸闷,纳差、腹胀。舌苔白腻,脉濡滑。治以燥湿化痰,理气 止咳。(2)痰热郁肺:咳嗽,痰多色稠黄,咯吐不爽,甚或痰中带血,胸闷,口 干,口苦,咽痛。舌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化痰,粛肺止咳。(3)肝火犯肺:气逆作咳阵作,咳时

11、面赤,咳引胸痛,可随情绪波动增减, 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量少质粘或如絮条。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治以清 肺泻肝,化痰止咳。(4)肺阴亏耗: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痰中夹血,或午后潮热, 盗汗,日渐消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以养阴清热,润肺止咳。三、咳嗽的病情观察要点1. 咳嗽的性质(1)干咳或刺激性咳嗽:急性或慢性咽喉炎、喉癌、急性支气管炎初期、 胸膜病变等。(2)咳嗽伴咳痰: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2. 咳嗽的时间与规律(1)突发性咳嗽: 吸入刺激性气体、 淋巴结或肿瘤压迫气管或支气管分叉(2)发作性咳嗽:支气管内膜结核。(3)慢性咳嗽:咳嗽变异型哮喘、嗜酸性粒细胞支气

12、管炎。(4)夜间咳嗽:左心衰竭和肺结核患者。3. 咳嗽的声音(1)声音嘶哑:声带炎症或肿瘤压迫喉返神经。(2)金属音: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或癌肿直接压迫气管所致。(3)声音低微或无力:严重肺气肿、声带麻痹或极度衰弱者。4. 痰的颜色、性质、量、是否易咳出。1)粘液性痰: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2)浆液性痰:肺水肿。(3)脓性痰:化脓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5. 伴随症状: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咯血。6. 年老久病,痰不易咯出,出现体温骤降、 汗出、尿少、头昏、心悸、嗜睡、 四肢不温等脱证时,立即报告医师,配合处理。四、咳嗽的症状护理1. 剧烈咳嗽,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 告知患者有效咳嗽及

13、咯痰的方法及 注意事项。2. 频繁咳嗽引起胸痛时, 可以手按住胸部痛处, 减轻胸廓活动度, 减轻胸痛。3. 痰液粘稠难咳时, 可遵医嘱给予药物雾化吸入, 雾化后用空掌心自下向上 轻叩患者背部协助排痰。4. 咳痰多、呼吸有浊气,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5. 耳穴埋豆:主穴:肺、气管、平喘;配穴:交感、神门、大肠。6. 拔罐治疗:主穴:大椎、膻中。痰多者加丰隆穴;咽痒咳嗽甚者加天突穴 温和灸1015mi n;食欲不振者加足三里穴。7. 穴位按揉:重按风门、肺俞、中府、膻中等穴位 35min。外感风热加按 风池、大椎、 合谷等;燥热咳嗽者, 加按脾俞、 肾俞等; 痰多者加按脾俞、 胃俞、 天突、

14、足三里、丰隆等。8. 艾灸法:取穴:大椎、肺俞、风门穴。风寒咳嗽加天突、合谷穴;痰湿咳 嗽加天突、 至阳穴; 脾虚者加脾俞; 喘甚者加定喘; 每日灸一次, 每次灸 20min五、咳嗽的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多饮水。忌辛辣、油腻厚味、荤腥、刺激性食物。1. 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宜食葱白、生姜、蒜等辛温、清淡、宣肺止咳之品。食疗 方:姜汁冲白蜜。(2)风热犯肺:宜食梨、枇杷、萝卜、海蜇、荸荠等清凉润肺之品,如咳 嗽不止,用银花、杷叶泡水代茶饮。食疗方:丝瓜汤、川贝炖冰糖。(3)风燥伤肺:宜食梨、荸荠等清凉润肺食之品,也可用川贝、桑叶、冰 糖研末开水冲服;如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可用梨炖白蜜。

15、食疗方:冰糖梨粥、玉竹粥、藕粥。2. 内伤咳嗽(1)痰湿蕴肺:宜食山药、赤小豆、糖菊饼、饮橘汁等健脾化痰之品。食 疗方:苡米粥、橘红粥。(2)痰热郁肺:宜食梨、白萝卜、柚子、马蹄、冬瓜、丝瓜、苦瓜、川贝 等清热化痰之品。食疗方:枇杷粥。(3)肝火犯肺:宜食菊花茶、梨、柑橘、萝卜、海蜇、芹菜等清凉疏利之 品。食疗方:麦冬芍药粥。(4)肺阴亏耗:宜食桑椹、黑芝麻、甲鱼、海蛤、银耳、罗汉果、蜂蜜等 滋补肺阴、富有营养之品。如干咳无痰或痰中带血,可用梨炖白蜜。食疗方:沙 参山药粥、糯米阿胶粥等。六、咳嗽的中药使用护理1. 口服中药 中西药间隔 30min 左右。(1)中药汤剂:风寒袭肺宜热服,服药后加盖衣被;风热犯肺宜轻煎温服; 风燥伤肺宜轻煎,少量频服;痰湿蕴肺宜饭后服用;痰热郁肺宜饭后稍凉服用; 肺阴亏虚宜饭前稍凉服用。(2)急支糖浆: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服药期间忌烟、酒 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3)复方鲜竹沥液:风寒咳嗽者不适用;服药期间,若发热体温超过38.5 C, 或出现喘促气急、咳嗽加重、痰量明显增多者及时就医。( 4)复方甘草片:不宜长时间服用,胃炎及胃溃疡患者慎用。2. 中药注射剂 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 与西药注射剂合用时须前后用生理 盐水做间隔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