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新媒体概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216014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与新媒体概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类社会的四次革命:(多选)文字的发明和使用、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的发明、互联网技术的应用2、四传播革命的意义:(必背)(1)文字的发明和使用: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人类由“野蛮时代”迈向“文明时代”(2)印刷术的发明:扩大了传播范围(3)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长距离即时点对点的传播;(4)互联网的发明:实现了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方式的统一数字化处理3、新传播革命的基本特征:(简答)(1)意见领袖阶层崛起,重塑思想中心;(2)社会关系洗牌,重构行动中心;(3)话语空间拓展,重建舆论中心4、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数字化、交互性、超时空5、新媒体的主要类型:一、按硬件设备终端来分

2、:(1)以计算机为终端;(2)以手机和便携式电子设备为终端;(3)以数字电视机为终端二、按应用(软件)属性来分:(1)时代:技术手段,表现形式是门户网站,使用者叫受众(2)时代:互动增多,表现形式是社交媒体,使用者叫用户(3)时代:大数据、智能化、语义网三、按经营性质来分:(1)营利性新媒体; (2)非营利性新媒体四、按应用功能来分6、新技术的发展趋势:(问答)(1)数据化:数字技术走向大数据时代+解释(2)智能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从到+解释(3)移动化:移动通信技术从1G到3G+解释7、互联网的功能与应用:(必背)一、 信息传播的通道:(1)电子公告板系统(2)超级链接(3)搜索引擎二、 知识

3、生产的平台:(1)信息聚合(RSS)(2)网络百科(Wiki)(3)社会化书签(Tag)三、 人际交往的平台:(1)电子邮件(2)即时通信(3)IP电话(4)社交网络四、娱乐新天地:(1)对等网络下载(2)交互式网络电视(3)视频分享(4)图片分享五、商务活动的平台六、意见自由市场:(1)博客(2)微博(3)微信8、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1)平面媒体发行量大跌(2)电视、广播也不同程度面临衰退(3)传统媒体广告收入下滑(4)传统媒体的衰退是世界性的9、国内第一家上网发行的日报:中国贸易报10、技术融合的三大诱因:(了解)(1)技术诱因 (2)经济诱因(3)市场诱因11、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

4、(1)内容融合 (2)网络融合(3)终端融合12、生产场域:即无形的手,新闻生产的场域是在新闻生产过程中,新闻生产者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客观关系,是社会各种力量博弈的场所。13、新闻生产场域的三个决定性因素:(了解)(1)政府、社会与媒体(2)资本、公众与传媒(3)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14、新闻生产的新模式:(1)UGC模式:即“用户生产内容”,指受众通过互联网或移动网络,以文字、图片、影像等形式制作发布资讯和观点等内容(2)众包新闻模式:众包指的是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大众网络的做法(3)“迭代新闻”模式:21世纪新闻生产的一种新旧媒体相结合的比

5、较理想的模式(4)融合新闻模式:是新旧媒体进行跨平台合作向目标受众进行新闻传播的一种创新性的新闻报道模式15、网络与“四权”建设:(了解)网络与知情权 网络与参与权网络与表达权网络与监督权16、网络问政:一系列以互联网为媒介的政治参与模式的统称17、网络舆论的三大时期:萌芽期(1999-2002)、 成长期(2003-2008)、 爆发期(2009-2013)18、网络舆论的成因:(1)权利意识觉醒推动公众表达(2)社会转型重塑社会心、理厂(3)网络传播催生虚拟表达群体19、网络舆论的特点:(了解)(1)网络舆论形成的突发性(2)网络舆论鲜明的指向性(3)网络舆论传播的符号化(4)网络中意见领

6、袖的作用显着(5)网络舆论依托新老媒体互动得以发酵(6)网络舆论的“马太效应”:即“先入为主”(7)网络舆论的次生效应:在网络事件中衍生现象的指称20、新意见领袖的分类:(1)文体明星 (2)以知识分子为主 (3)草根领袖21、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产物,形成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基础之上。22、网络社会思潮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网络社会思潮的传播者趋于多元化、大众化其次,传播更为便捷、迅速、互动性强再次,虚拟空间和现实场域的相互结合又增加了对其把握的难度23、网络流行文化的独特样式:(1)网络语言 (2)网络文化 (3)网络恶搞 (4)网络模仿24、微信营销:微信营销是伴随微信这一手机应用

7、程序而生的全新营销模式,商家可以应用微信,成为消费者所关注的“朋友”,由此向受众推送产品信息25、我国当前新闻媒体网站盈利主要依靠以下四种模式:(必背)(1)信息出售盈利模式(2)网络广告盈利模式(3)电子商务盈利模式(4)增值服务模式26、网络侵权现象:侵犯着作权、侵犯隐私权、侵犯名誉权、侵犯肖像权27、施行实名制的理由(实名制的好处 判断题):(1)培养网民责任意识,减少不良信息传播(2)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网络健康环境(3)有利于对青少年的保护以下都为了解内容:1、亚文化的几种表现形式:同性恋(由性别取向区分)、魔兽世界(由年龄段分)摄影发烧友(由兴趣爱好所区分)、汉服运动(基于阶层和

8、种族、民族等)2、区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3、区分网络恶搞和网络模仿网络恶搞:采用非常规的形式完成诙谐、幽默、或是荒诞的作品,用背离传统的思 维方式和审美方式质疑社会的权威,充分体现出颠覆经典、解构传统、 张扬个性、讽刺社会的反叛精神网络模仿:即通过网络平台、用户发布模仿名人形象、流行音乐作品、着名电视节 目等的行为4、区分新自由主义、新左派思想、民族主义思潮、民粹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新消费主义思潮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认为私有制是自由最重要的保障;在全球贸易领域,主张全球化,支持世界贸易组织, 在政治领域,主张明主宪政新左派思潮:当下中国的新左派思潮关注

9、社会公正,否定资本主义,批判资本,反 对市场经济,反对和质疑全球化和跨国公司,批判世贸组织民族主义思潮: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排他性的情感力量和思想意识民粹主义思潮:具体话语表达和行为则主要表现为仇官、仇警、仇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又称新保守主义、文化守成主义、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 要表现为对儒学文化传统的重视与认同,是对自“五四”以来 中国主流知识分子中激进的反传统主义的反向运动新消费主义思潮:消费的目的并不在于满足实际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 被刺激起来的欲望,炫耀性、时尚型和挥霍性是消费主义的基本特 征。案例分析题:1、互联网用户的结构:(1)性别结构 (2)年龄结构 (3)学历要求(4)职业结构 (5)收入结构 (6)应用结构2、当前受众和以前的差距:(从受众到用户)一、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 (1)搜索引擎;(2)协同过滤;二、从接收信息到传播信息三、从销售商品到生产内容四、从匿名群体到真实个体五、从受众反馈到用户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