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2159745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2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期末考试重点资料(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要点(2012)第一章 概 论2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2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3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3第二章 燃料与大气污染4第一节:燃料的性质4第二节:燃料燃烧过程5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P46P496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7第四章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7第七节 烟囱高度的设计P117P1207第八节 厂址选择 P1208第五章 颗粒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8第一节:颗粒的粒径及粒径分布8第二节:粉尘的物理性质8第三节:净化装置的性能9第六章 除尘装置10第一节:机械除尘器10第二节:电除尘器10第三节:

2、湿式除尘器10第四节:过滤式除尘器101.重力沉降室的结构和原理111. 惯性除尘器分为:12旋风除尘器124.电除尘器13电晕放电:13粉尘荷电143. 袋式除尘15湿式除尘器16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19第一节:硫循环及硫排放19第二节:燃烧前燃料脱硫19第三节:流化床燃烧脱硫20第五节:低浓度二氧化硫烟气脱硫20第九章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21第二节: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形成机理21第三节:低氮氧化物燃烧技术21第四节:烟气脱硝技术21第一章 概 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 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杂质。2.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

3、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P3(名词解释/选择)3. 按照大气污染范围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4. 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P3(填空)5.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P3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 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气体状态污染物。P42. 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

4、粒子或它们在气体介质中的悬浮体系。P43. 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粉尘: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的小固体颗粒,受重力作用能发生沉降,但在一段时间内能保持悬浮状态。烟:烟一般指由冶金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的气溶胶。飞灰: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的较细的灰分。黑烟:由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霾(灰霾):大气中悬浮的大量微小尘粒使空气浑浊,能见度降低到10km以下的天气现象。雾: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4. 总悬浮颗粒物(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的颗粒物。P55.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的颗粒物。P56. 气体状态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

5、、碳氧化物、有机化合物、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7. 对于气体污染物,有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P58. 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P59. 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P610. 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 悬浮颗粒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大得多。P711. 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

6、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P712. 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P713. 人为污染源有各种分类方法。按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P714. 人为源: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运输污染源15. 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的主要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硫氧化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

7、、有机化合物2.对植物的伤害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1.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实质上就是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P192.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P19(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为了控制城市和工业区的大气污染,必须在进行区域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同时,做好全面环境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2)严格环境管理从环境管理的概念可知,环境管理是对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管理,通过对

8、污染物的排放、传输承受三个环节的调控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3)控制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实施清洁生产 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 建立综合性工业基地(4)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 保证必要的环境保护投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增加 实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5)控制污染的产业政策1鼓励类2限制类3淘汰类(5)绿化造林绿化造林是区域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造林不仅能美化化境,调节空气温湿度或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防治风沙,而且在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有害气体、颗粒物、杀菌)和降低噪声方面皆会起到显著作用。(6)安装废气净化装置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是控制环境空气质量的基础,也是实行环境规划

9、与管理等项综合防治措施的前提。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一、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的种类和作用P22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2.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污染源)3. 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4. 警报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车间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P2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任何一个排气筒必须同时遵守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任何1小时浓度平均值)和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任何1小时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两项超标,超过其中任何一项均为超标排放。P24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按照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的原则,仍继续执行行业性标准(优先使用行业标准)。P25五、空气污染指数及报

10、告: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API)的项目定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P25 2.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只保留整数,小数点后的数值全部进位。P27(例:污染指数的计算结果为100.1,则API值为101【进位】)3.各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则该种污染物即为该区域或城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API1。P416. 空燃比(AF):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质量,它可由燃烧方程直接求得。P42(空燃比为无量纲)7. 发热量:单位燃料完全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

11、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通常为298K和1atm)的热量变化,称为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kJ/kg(固体、液体燃料)或kJ/m3(气体燃料)。燃料的发热量有: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P448. 燃料设备的热损失:(1)排烟热损失(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3)炉体散热损失第三节:烟气体积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P46P491. 理论烟气体积: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体积,以Vfg0表示。烟气成分主要是CO2、SO2、N2和水蒸气。P46理论烟气体积:等于干烟气体积和水蒸气体积之和。P46干烟气:除水蒸气以外的成分称为干烟气;湿烟气: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Vfg0=V

12、干烟气+V水蒸气;V理论水蒸气=V燃料中氢燃烧后的水蒸气+V燃料中水+V理论空气量带入的实际烟气体积 Vfg0 Vfg = Vfg0 + (a-1)Va02. 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燃烧产生的烟气其T、P总高于标态(273K、1atm)故需换算成标态。大多数烟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故可应用理想气体方程。设观测状态下(Ts、Ps下):烟气的体积为Vs,密度为s。标态下(TN、PN下): 烟气的体积为VN,密度为N。标态下体积为:标态下密度为:3. 过剩空气较正因为实际燃烧过程是有过剩空气的,所以燃烧过程中的实际烟气体积应为理论烟气体积与过剩空气量之和。用奥氏烟气分析仪测定烟气中的CO2、O2和CO的含量,可以确定燃烧设备在运行中烟气成分和空气过剩系数。空气过剩系数为:a= M过剩空气中O2的过剩系数设燃烧是完全燃烧,过剩空气中的氧只以O2形式存在,燃烧产物用下标P表示,假设空气只有O2、N2,分别为20.9%、79.1%,则空气中总氧量为 理论需氧量:0.264N2P-O2P 所以(燃烧完全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