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2159630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吊桥(悬索桥)施工总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巫溪县城市连接路人行吊桥施工总结1 施工基本情况 1.1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巫溪县城市连接路人行吊桥,是城市道路与山地公路连接的重要通道。本桥单跨32m柔性主梁钢悬索桥,桥面净宽2m,全桥长48m。设计荷载:3.5kn/m2桥面宽度:净-2m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设计洪水频率:1/50设计风速3.2m/s,风压3.5kN/m21.2 施工准备情况 1.2.1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进场后,在业主单位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按照合同要求,迅速组建了项经部,项经部领导班子、主要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 10 日内全部到场并保持稳定不变。合理划分工区,保持全线作业空间基本均衡。组织了基础作业队进场,保证了桥

2、梁工程开工,迅速打开了全线工作局面。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生产机构,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质量、安全保障组织网络。 1.2.2 加大机械投入,严把材料检验关 按照合同条款和指挥部文件要求,根据地形特点和工程量配备了相适应的拌合机 、挖机、砼搅拌运输斗车等设备,主要机械设备均满足施工要求的功率、吨位等技术要求,落实构造物施工所需的模板;落实小型构造物施工机械设备,确保按要求到位。在指挥部的统一安排下,与合格材料供应商签好供货合同,建立完善的材料供应和质量检验体系,保证材料供应量和质量,严把材料进场的试验、检验关,避免出现砂石料取材上的混乱,切实保证用料质量。 1.2.3 技术准备工作 对水准点、导

3、线进行复测,对有疑问的地方积极与设计、监理部门联系,解决好有关技术问题;对原始地面线进行复测,复核工程量并做好各级砼配合比。对施工组织设计进一步细化,制定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实施方案,使之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抓紧完成生活营地和生产场地的建设,并对某桥的拌合场和料场硬化,施工便道做到全线贯通,确保晴雨无阻。 1.3 承包单位情况及各主要分部工程完工起止时间 施工单位为巫溪县裕宁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开竣工日期 2009年10月30日,竣工日期2009年12月25日。1.4 工程主要内容和技术难点 本桥两桥台采用扩大基础形式,下部构造为基础、基身、基座。主要技术难点:扩大基础施工,主缆、

4、索夹、吊杆、纵横梁架设与安装。 1.4.4 工程完成情况 巫溪县城市连接路人行吊桥基础施工开始进度较慢,经过调整管理人员后,施工进展一直较顺利,质量、安全生产控制较好;后期桥梁架设速度较慢。但经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与我们积极合作,保证了在合同工期内完成了巫溪县城市连接路人行吊桥所有的工程量。2 施工计划管理 2.2 进度完成情况分析 该工程工期要求75历天完工,工程开竣工日期 2009年10月30日,竣工日期2009年12月25日。在合同工期内完工。2.2 计划管理方面的经验及教训 通过对比我项目进度计划与完成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山区桥梁施工要搞好进度管理,首先要科学合理安排计划,按照总体施工计

5、划、季度生产计划和工程进展情况倒排工期,按季、月、旬定期编制施工计划,明确形象进度,按计划施工;计划中要突出重点,优先安排小型构造物,抢抓有利季节,将整个计划管理贯彻施工全过程;其次,必须发扬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要具有打破常规、超前运作的意识和克服困难、勇于强行推进施工的勇气,单位领导要身先士卒,坚守工地,现场指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怠工现象。第三,要完善各种激励机制,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广大建设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今后,制定计划时一定要结合当时实际施工能力和条件,精心制定施工组织计划,作到用计划指导施工。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从自身出发,加强

6、项目内部进度管理力度,将计划落实到每一天,坚持天天召开碰头会,每月召开生产例会,每次生产周例会都要对前一阶段的施工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项目部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配置管理人员与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以日进度保周进度,以周进度保月进度,并最终确保季度以及总工期的进度,真正做到计划指导生产,生产服务计划。 3 质量与安全管理 3.1 工程质量综合情况、自我评价 本工程质量总体情况良好。质检部严格按规范和标准要求对各工序进行检查和验收,严把质量关,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试验室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各项材料现场检验试验,其中砂自检、石自检、水泥自检、钢筋自检、砼自检结果均为合格。测量组严

7、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对各细部点进行详细的放样和检测,结果均符合要求,操作层中的各班组质检员对各工序进行了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验工作,有力地控制了各工序的质量。现场技术员对各工序的施工进行技术指导,并进行了监督和控制。全体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较强,没有发生重大质量事故,使本标段的质量安全管理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内业资料组按总监办下发的内业资料整理建档目录表进行收集整理,并设专人、专柜、专盒归档,其内容填写规范、齐全、完整。 3.2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手段及其运行情况 3.2.1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手段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和以项目技术负责的工程技术、质检、试验、测量四位

8、一体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同时为质检、试验、测量体系配备职业道德良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和技术水平高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人员素质上确保工程质量。 在技术管理上实行总工程师负责制,总工办是总工程师具体技术政策的贯彻执行机构,下设设计组、现场技术组、质检组、试验室、测量组。制订了项目质量、安全管理章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能,建立健全各项管理体制,各项制度均上墙,资料成册,职责明确,并有章可循地进行施工组织和各项管理。明确奖惩办法,形成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的抓管机制。严格按照规范、合同文件和本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和检测,严把质量关,严格用数据说话。 设计组:1人,根据已

9、确定的施工方案和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进行详细的技术设计,绘制方案设计图,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 现场技术组:负责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单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工艺要求等跟班作业,进行现场技术把关、控制,随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相关问题。 质检组:为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经理部安排 1 名技术员担任内部监理工程师,分别负责XX吊桥以及上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并且在各作业队(班组)配备现场技术员和专职质检员,由内部监理工程师、现场技术员、专职质检员共同组成了质量检查体系,实行分级质量管理,对每一道工序从质量上层层把关,遇到关键工序、关键数据则进行复核与旁站监督,每道工序都必须经过作业班组质检员自

10、检,班组间质检员互检,质检工程师专检,在自检、互检、专检的基础上,交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证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施工。项经部为质检员、质检工程师配备与其职责相匹配的质检仪器、设备工具和书籍,为其履行职责提供充分的硬件条件。 3.2.2 质量运行情况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开展质量检查工作。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每月组织一次质量检查和评比活动,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分析会;作业班组实行上、下工序交接检查制度,并对主 要项目、关键工序实行跟踪检查,做到预防为主,把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经项经部检评,本标段质量评为合格工程。 3.3 质量事故的分析与处理 本桥未出现大的质量

11、事故。 3.4 质量方面的经验和教训 施工过程是桥涵工程产品形成的阶段,工程质量的好坏,就取决于这一阶段的工作质量。因此,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从工序质量入手,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环节,确保万无一失。 施工过程千头万绪,质量控制从何入手呢,我们认为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4.1 打有准备之战 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所担负的工程心中有数,知道干什么,怎么办,质量标准是什么;主要环节在哪里;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怎么预防。等等。这就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吃透设计文件,领会设计意图,熟悉施工方法,掌握工艺流程,在此基础上,要向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大家心中有数,并共同

12、商量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否则,将是盲目蛮干,打乱仗。在高速公路施工中,普遍地要求对新开项目先搞试验段,这确实是个好方法,应认真进行。通过试验段的实际操作,可以熟悉施工过程,取得经验或教训,为大面积施工获得可靠的数据,完善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对指导生产有重大意义。 3.4.2 严肃纪律、遵规操作 要提高工程质量,必须有严明的工作纪律,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施工工艺组织施工,杜绝各自为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坏作风。公路施工中时有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都是违规操作造成的。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等都是总结实践形成的规范性的东西,都是有科学依据和道理的,作为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当然并不能排除对规范的、

13、规程的完善和改进,但应通过实践确定。 各种生产配合比都是经过实践和试验确定的,在施工中应严格执行,做到计量准确、配料均匀。一般情况下应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禁止用体积法比代替重量计量。因为体积法人为的因素很多,经常造成配料时多时少,好配的料多(如砂子),难配的少(如石),尤其是砂石材料干湿不均更易造成较大的偏差。在施工中造成砼强度不足、变异系数大的问题大部分都是配料不准确造成的。另外,生产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应随材料的情况进行调整,如砂石料的级配、含水量发生变化都有应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调整都应由有经验的人主持进行,不是毫无根据的乱调。否则,情况可能更糟。在施工中还应坚决杜绝的是偷工减料现象。在建

14、筑行业普遍实行的是承包经营责任制,部分承包人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管理精打细算降低成本上,而是想通过偷工减料来赚取经济效益。这样作,势必造成工程质量低劣或留下质量隐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材料的节约主要是靠严格管理,降低场外运输、场内操作损耗率,其效益是相当可观的,尤其是结构物材料费用占总造价的 60%以上,放松一点就造成大的浪费。在节约材料上还应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优化配合比设计,在符合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尽量节约原材料。如在砼配合比设计上,要保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并有一定的富余系数。而如果将富余系数留得很大,一是没必要,二是必然造成水泥用量增加,造成浪费。通过优化配合比就可达到既满足设计,又降

15、低消耗,创造了效益。 3.4.3 重视施工中的检查和质量检验 施工中的检查和质量检验是控制工序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检查可以随时发现问题纠正不足之处,应高度重视。它包括工序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也包括内部质检人员和现场监理的检查,群专结合来进行,检查应做到眼到、手到、尺到。眼到主要是从感官上检查,看有没有不足之处或遗露的细节;手到主要是检查支撑、联接是否牢固可靠;尺到主要是检查各部尺寸是否符合设计,平面位置、高程、坡度、垂直度等是否正确。施工中的质量检验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试验检测,应按要求及时取样检查和制备试件,对指导施工有重要意义。如在砼施工中及时取样检查沙石材料含水量,调整水的用量;在石灰稳

16、定土施工中取样检查石灰计量,及时纠正偏差等。制备试件是质量检验的依据,要实事求是,操作要规范,养护要精心,来不得半点马虎。在施工中常发生工程实体砼检验合格,而试件质量达不到规范要求的,为此而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教训是深刻的。在施工过程中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质量检查,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可以专业检查为主,吸收各工作面的技术负责人参加,通过检查使大家了解整个项目的质量状况,发现质量通病与质量缺陷,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好机会,对提高整体质量水平大有好处。必要时还可以召开质量现场会重点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4.4 注重外观质量,多创优良工程 随着大型桥梁的建设,人们对外观质量越来越重视。建设单位把外观质量作为重要的方面对施工单位进行考核。作为施工单位要在保证内在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搞好外观质量,两者缺一不可。好的工程外观质量,是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