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2159341 上传时间:2024-01-20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56.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汇路拓宽改造QC成果范本(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高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平整度陕建十一建集团咸阳文汇路拓宽改造项目QC小组2016年1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二、小组简介三、课题选择四、现在调查五、目标及设定依据六、原因分析七、要因分析八、制定对策九、对策实施十、效果检查十一、标准化及巩固措施十二、总结和今后打算一、工程概况 文汇路中段,是咸阳市老城区东西主干路。工程总造价1150万元,道路全长1030米。设计时速40km/h。红线宽度33米,双向4车道,采用机非分离的交通组织方式,面层沥青厚10cm。新建雨污水管网位于车行道下方,沥青路面上检查井56座,检查井周边质量控制是路面施工的难点,也是影响整个道路使用功能的关键。陕建十一建集团咸阳文汇

2、路拓宽改造项目QC小组成立时间2015.4提高沥青路面检查井周边平整度课题类型现场型2015年4月11日-2015年8月11日活动次数20SJ11-QC-2015-04课题注册号SJ11-KT-2015-04QC培训时间48小时姓名性别学历职务组内职务程建峰男本科集团质量部部长技术顾问杨宏伟男本科公司总工技术指导何宝儒男本科公司质量部部长技术指导雍涛男本科项目经理组长王铁省男大专项目副经理副组长赵苗女本科技术负责人组员范卜男大专总工长组员白川男本科质检员组员杜伟男大专测量员组员齐博男本科施工员组员李丹妮女大专试验员组员二、小组简介三、课题选择我们QC小组从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减少返

3、修率,建群众满意市政公用工程3个方面进行选题,确定课题为“提高路沥青面检查井周边平整度”。四、现状调查 我们对咸阳市附近5条正在使用道路的路面进行现场调查,常见破坏形式如下 对调查结果做了统计分析,通过排列图分析可以看出,影响路面平整度质量问题有6个因素,其中检查井周边不平问题格外突出。五、目标设定及依据 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施工完成后检查井与路面平顺,高差小于5mm。交付使用后长期通车不沉陷。 现状情况 目标效果六、原因分析七、要因确认 要因确认计划表要因确认1:末端因数:测量仪器不准确【确认方法】:送西安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中心检测【确认标准】:检验报告

4、合格【实测】:项目测量所用设备有杜伟送至陕西仪器校准检测中心,经检测符合标准要求,仪器准确。结论:测量仪器不准确不是要因要因确认2:末端因数:测量员责任心不够【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检查工作 测量记录【确认标准】:出勤次数足够,测量记录齐全【实测】:通过查考勤表,询问项目员工,检查测量工作记录发现该员工积极上进,工作记录齐全。结论:测量员责任心不够不是要因要因确认3:末端因数:井周回填料不合格【确认方法】:现场取样送检,【确认标准】:井周50cm用10%灰土回填,拌合均匀。【实测】:现场取样检查,送实验室,检查报告显示灰土比例合格。结论:井周回填材料不合格不是要因要因确认4:末端因数:井周压实

5、施工工艺不当【确认方法】:现场调查,取样检查【确认标准】:压实度达到96%【实测】:现场调查发现,检查井砌筑完毕后,压路机不能压到检查井边缘,用人工夯实,打夯机也无法到达检查边缘5cm范围,造成检查井周围由松散灰土,压实度不达标。结论:井周压实工艺不当是要因。要因确认5:末端因数:沥青材料不合格【确认方法】:取样检查【确认标准】:检验报告符合要求【实测】:现场在监理监督下取样送检,经咸阳秦盛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中心检验,沥青材料合格。结论:沥青材料不合格不是要因。要因确认6:末端因数:沥青压实无序,设备不稳定【确认方法】:现场调查,检查技术交底,设备检验报告【确认标准】:按规范和技术交底要求压实,

6、摊铺。压实设备运行平稳,检验合格【实测】:将现场检查,沥青验收按照技术规范及交底内容进行,设备性能稳定,检验合格有效。结论:沥青压实无序,设备不稳定为非要因要因确认7:末端因素:砌筑材料不合格【确认方法】:现场取样送检【确认标准】:检验报告符合要求【实测】:现场在监理监督下取样送检,经咸阳秦盛市政工程质量检查中心检验,沥青材料合格。结论:砌筑材料不合格非要因。要因确认8:末端因素:砌筑交底未落实【确认方法】:现场调查【确认标准】:检查交底记录【实测】:现场交底完整准确,对交底内容紧跟检查,发现工人严格安装交底要求施工。结论:砌筑交底未落实不是要因。要因确认9:末端因数:井盖选取不当【确认方法】

7、:现场调查,分析研究【确认标准】:检查井井盖选取符合受力要求,新型安全。【实测】:现场调查发现,采用普通球墨铸铁井盖,井盖直接压在井筒上,在行车动荷载作用,井盖上部的荷载全部传递给井筒,并且直接和井筒刚性挤压。通过开会讨论,研究分析,小组成员一致人为:井筒是烧结普通砖,强度不如球墨铸铁,也不如检查井周边的二灰层沥青层,长期作用下去,容易造成井筒破坏,井盖下沉,导致路面不平。结论:井盖选取不当是要因要因确认10末端因数:车辆超载 说明: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社会反映,车辆超载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不可抗力,可控制性查,但确实会造成路面检查井周边不平整,但是这里不作为要因。结论:非要因七、制定对策针对发

8、现的主要原因,小组成员进行了综合论证分析,制定了以下对策、措施。 实施1、先回填压实,后砌检查井 管顶50cm以上素土回填及路结构层施工时,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检查井、收水井采用先碾压完成后,再挖出井筒位置进行砌井,井筒四周空用细石混凝土填充密实,对做好的井筒用钢板覆盖保护,然后在进行下一层施工,同样先回填压实后砌井,直至二灰层完成。二灰层摊铺完成以后,挖出井筒位置,砌筑检查井至路面标高下19cm,等待安装井盖,铺设沥青。先压实后砌筑分解图(请看PPT动画模拟)实施1现场检查对素土层、灰土层、二灰层检查井周边取样检测。结论:各层压实度符合要求,井体强度符合要求,稳定不沉降,达到了对策目标。实施

9、2、防沉降球墨铸铁井盖安装在砌筑好且以稳固的井筒上安装混凝土垫圈,放好沉降井盖插入垫圈内。摊铺沥青时,跟随摊铺进度,提起井盖高出沥青摊铺面0.5cm,法拉盘下面填实沥青混凝土,与沥青面一起压实,随时调节井盖高度并碾压,直至与路面平齐。施工中采用,采用可调式防沉降井盖,支座法兰面将荷载传递给路面结构,施加在井盖上的车轮荷载通过法兰面将车轮荷载逐一传递与路面基层各结构层中,扩大受力面积,减少检查井基底基础应力,同时法兰面对周围沥青有效保护,与路面紧密结合,不宜积水渗水,减少对井体的破坏。(请看PPT动画模拟)实施2现场检查:紧跟沥青摊铺、用塞尺检测井盖与路面平整度差异。结论:路面与井盖平整度均小于

10、5mm,符合要求,达到对策目标。十、效果检查目标检查 施工完毕、效果 长期通车后效果 社会效益:检查井周边路面平整度得到良好的控制,提高了城市道路的质量、美化市容。有效减少行车绕井及汽车沉井等事件发生,给市民出行及行车安全带来便利。同时大大减少了检查井周路面返修施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经济效益:回填压实及检查井砌筑过程中,传统方法和先压实后挖出砌井费用相当。主要差异在于检查井井圈及井盖安装上。由上表对比,新型防沉降井盖安装比传统井盖成本节约35元/个。节约工程直接费 35元*156个井=5460元新型不需要制作钢筋混凝土井圈,1可节约工期6天左右。工期节约费用 6天*5000元/天=3000

11、0万元 本小组活动经费2880元。施工过程共节约费用:30000+5460-2880=32580元 不仅如此,采用新型井盖后,检查井周边返修率极低,维修时费用很低,对交通影响较小,而传统井盖需要破除钢筋混凝土外运垃圾,然后重新制作,修好一个费用至少1600元上,维修一个每次至少可节约成本130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十一、标准和巩固措施利用“标准化”进行巩固与推广:总结此次施工的经验,进行工程施工技术资料整理,编制作业指导书,在公司今后类似工程施工中继续执行和完善,并向兄弟单位推广。小组再次对后续施工的检查井进行了跟踪调查,严格依据本次活动的成果进行施工,路面检查井下沉的情况明显得到改善,施工

12、精细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十二、 总结和今后打算1、 专业技术方面 本次QC活动,小组成员对路面平整度控制,质量管理知识、路面施工规范方面的能力大幅提高,尤其是在检查井周边路面平整度控制难点问题上总结了丰富经验。2、管理方面遵循QC小组活动程序,小组成员学会用恰当使用工具方法,科学的管理项目。对质量管理知识有全面系统的掌握,懂得用PDCA循环对后续项目进行质量控制。3、小组综合素质通过这次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成员的质量意思的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逗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小组自我评价表 雷达图4、今后打算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准备继续围绕健全制度、提高质量、创造效益为核心开展QC活动。目前我QC小组已对透水砖平整度质量控制的问题开展新一轮研究,故下一个QC小组活动课题为:降低透水砖松动现象。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